
看到近期Filecoin的上漲勢頭帶動了許多用戶的FOMO情緒,有些散戶甚至有種拍斷大腿的感覺,截止發文前,最高216美元的FIL,這一個月內漲幅達608%,增進了散戶對於Filecoin的信心。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對於Filecoin這個項目我是持反對意見的,原因很簡單,Filecoin必須選擇IPFS,而IPFS未必要選擇Filecoin,雖然都出自協議實驗室,但他們兩個之間一個是概念,一個是項目,不可相提並論。
IPFS的願景是好的,為現有的存儲體系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利用分佈式存儲可以解決一台服務器出現異常時而出現的大規模宕機問題,即便是大廠也是避免不了這個問題的,我為大家列舉幾個大規模宕機事件:
1、2019年6月2日,Google Cloud Platform發生了嚴重的網絡中斷,影響了美國西部、美國東部和美國中部地區的託管服務。
2、2019年7月4日,連接到Apple網站及其部分服務(例如Apple Pay)的用戶經歷了長達90多分鐘的嚴重丟包。這個問題導致許多用戶無法成功連接到Apple。
3、2020年5月13日,特斯拉手機APP宕機,導致手機與車機無法連接,賬號也無法登陸。
諸如此類的事件還有很多,深刻讓我們體會到了多方協同的必要性,在中心化完全管控的現在,如果能夠多點管控,可以抵禦很多的攻擊行為,並且可以有效解決當下存儲空間浪費的問題。
IPFS技術對於世界來說絕對是創新的,但Filecoin並不是,它只是一個Token,如果一個企業在使用IPFS技術還要考慮FIL的價格,未免太過荒謬。
我經常使用的Brave瀏覽器就是IPFS應用場景的一種。在地址欄輸入IPFS時,Brave會發出提示,詢問是否願意使用公共IPFS網關解析,信任誰,以及選擇是否在計算機上運行對等軟件,都將由用戶自己決定,運行自己的節點,或將完整性驗證委託給信任的網關。
這便是IPFS所帶來的真正利好,並不是買一台礦機每天去挖礦這就叫做IPFS了,代幣只是一個激勵工具,並不能說明它與技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讓我們再從Filecoin的經濟模型來講,大家都知道Filecoin挖礦需要前置質押,但前期所釋放的量是非常小的,如何獲得更多的FIL代幣來質押呢?答案就是購買礦機挖礦和不斷地在二級市場上購買FIL,這其實就很有意思了,花錢買礦機、買FIL最後產出的還是FIL,而且是線性釋放,利益在哪呢?
答案就是FIL代幣的幣價拉升,正如現在這樣,一些散戶很開心因價格拉升而賺到了,但對於早期參與FIL的人,他們的心情一定不會是這樣的。
經濟模型分為兩塊:
1、礦工。礦工賺取的75%區塊獎勵在180天內線性解鎖,而25%的獎勵會立即提供給礦工。
2、早期投資者(SAFT)。所有SAFT持有者收到的FIL均受6個月、1年、2年和3年線性鎖定條款的限制,從網絡啟動開始。大多數購買的SAFT代幣在3年內線性解鎖。
4月15日是第一波解鎖,同時出塊減半,這對於礦工肯定不是什麼利好,要知道任何需要購買礦機的數字貨幣都是長期行為,而當礦工利益受損的時候,短期的幣價拉升又有什麼用呢?
等到幣價下跌或者市場大量拋售的時候,現在這些所謂的“長期信仰者”又會做何感受呢?而且它不過是個國人炒作的遊戲罷了,真正用到IPFS技術的企業會是不會考慮激勵層的。
所以IPFS是時代發展趨勢,Filecoin不過是眾多激勵層中的一個而已,並不是非它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