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加密貨幣和區塊鏈的基礎知識:加密貨幣的運行原理。我們將分析加密貨幣如何在2009年第一次問世,十幾年間該領域的最大發展,以及加密貨幣投資的主要風險。
關鍵術語
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y):所有具有價值的幣和代幣
加密(Crypto):代指加密貨幣或整個加密體系(倆個意思可互換)
硬幣或貨幣(Coins):諸如比特幣這樣的區塊鏈原生加密貨幣
*Coins多指Altcoins,俗稱山寨幣,指比特幣成功發行後其他加密貨幣
代幣或通證(Token):不是區塊鏈原生貨幣的加密貨幣
區塊鏈(Blockchain):支持加密貨幣運行的技術
礦工(Miners):在計算機上運行和管理區塊鏈的人
提示,加密、加密貨幣、硬幣和代幣在使用中常常被搞混,或互相代替。
自2009年1月3日全球首個加密貨幣——比特幣問世以來,整個加密市場的價值已升至1.7萬億美元,與加拿大的GDP相當。如今,全球最大的公司和資產管理者也在入場加密貨幣市場,開始購買、出售和交易加密貨幣,甚至接受其作為付款方式。那麼,到底什麼是加密貨幣?使用加密貨幣又會帶來什麼風險呢?
比特幣和區塊鏈的誕生
大概許多人都會記得,2009年是見證歷史上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一年,一次由全球最大的銀行帶來的危機。這些銀行是政府緊急救援和貨幣寬鬆計劃(亦稱印鈔或量化寬鬆措施)的受益者,也從根本上改變了大多數發達市場的金融體系。
有趣的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加密貨幣,比特幣(BTC)的創造者很大程度上預見了這場金融變革。他在2008年發布了比特幣的白皮書,概述了基於一種新的技術形式的全新的、革命性的貨幣系統:區塊鏈。
從本質上講,區塊鍊是加密貨幣運行的“傳送帶”。就像一本巨大的數字分類賬簿,記錄管理著發生在其中的所有加密貨幣交易。但是與傳統的分類賬簿不同,區塊鍊是完全透明的,並且可以100%防止篡改。
在區塊鏈上,任何人都可以檢查交易何時發生。該透明分類賬簿被存儲在數千台計算機中並不斷更新,從而使區塊鏈不受篡改;任何非法更改都會被這個前後參照的巨大網絡立即發現。
礦工和加密貨幣使這條“鏈”不斷運轉
區塊鏈的安全性和不變性使加密貨幣成為可能。任何人都無法在不被注意到的情況下更改區塊鏈中的值,因此無法偽造或複制位於區塊鏈上的加密貨幣。這一切都讓區塊鏈成為鑄造可信任的“錢”的理想環境。
比特幣(BTC)及其加密貨幣對應物是數字形式的貨幣,與“真實世界”中的其他事物或法幣不同,無法仿冒也無法造假。這讓加密貨幣對一種人極具吸引力,他們致力於搭建各自的區塊鍊和生態系統——區塊鏈礦工。
每個區塊鏈都在大量礦工的幫助下存在,讓整個區塊鏈在萬千個計算機上運行。為了確保區塊鏈安全運行,賺取加密貨幣是這些礦工使用其算力和精力來驗證和更新區塊鏈的動力。
進入以太坊時代,無限的加密貨幣
比特幣和比特幣區塊鍊是同時被發明的,一個安全的系統,產出安全的貨幣,促使人們保持系統的安全。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也是同類幣中的第一個;只是,比特幣的設計和編碼方式限制了比特幣區塊鏈的使用方式。
比特幣區塊鏈不是可編程的:它只能容納比特幣。這一局限性催生瞭如今世界第二大區塊鏈的誕生:以太坊。以太坊被稱為“世界計算機”,因為它是一個完全可編程的區塊鏈,其安全性和開源編碼為創新項目的開發提供了平台,以及之後可以運行的鏈。
與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也鑄造了自己的加密貨幣:Ether(ETH),被用作支付鏈上所有交易的付款形式(也稱為“Gas費”,礦工費)。此外,在以太坊上運行的項目還可以發行自己的加密貨幣,稱為ERC-20 代幣。基於以太坊項目可以獨立鑄造代幣,然後在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中進行交易。
事實證明,下一代區塊鏈將更加開放,動態更強,且有更多用例。無數富有靈感和創造力的業界人才都在夢想著區塊鏈技術的無數可能性。新的區塊鏈一直湧現,已有的的區塊鏈也在不斷運行,並且每個區塊鏈都有自己的幣,編程設計和無限可能性。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自公開交易以來的比特幣的價值變化)
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所有“錢”都是概念性的,它的價值僅僅是市場決定的產物,無論是美元匯率還是微軟的股價。這一切都是由包括中央銀行及投資者在內的不同參與者設定參數,然後產生買賣行為,最終資產價值由該活動決定。加密貨幣亦是如此。
像任何其他資產一樣,每種加密貨幣都有其自身的驅動因素會影響價值。對於比特幣來說,這個驅動力是稀缺性——最多只能鑄造2100萬個。因為它的有限性,讓它像黃金一樣有價值。對於以太幣來說,作為以太坊的原生代幣,它的價值就在於它是整個加密貨幣世界的引擎。
最終,任何一種加密貨幣的價值都將取決於買賣它的人數,這通常是由多變的情緒所驅動的,就像股票市場上的股票一樣。而且與股票一樣,也不總是有意義。
與加密相關的風險
談到加密貨幣,人們都很關注與其相關的風險,這並非沒有道理。作為一塊“不受管制”的區域,加密貨幣世界沒有任何保證。如果您將錢放入錢包或在區塊鏈上交易,安全性將由創建它的公司和/或開發人員確定並監督。而且作為一種新興技術,區塊鍊和加密貨幣很容易受到攻擊和欺詐。
其中包括一些加密貨幣市場早期的盜竊行為,最知名的當屬2014年Mt.Gox讓用戶損失了4.6億美元,且永遠無法退還。 2018年的首次代幣發行(ICO)熱潮也使許多投資者被開發者欺騙,那些新項目和代幣完全是虛假的(這也導致了美國當局完全禁止了ICO)。
除此之外,眾所周知“易變性”是加密貨幣的屬性之一,比特幣經常受到日常波動的影響。雖然20%的暴跌是傳統金融全面衰退的技術指標,但對於比特幣來說,僅僅是日復一日的正常波動,而對於某些較新的,更特別的加密貨幣而言,幾乎不算什麼
傳統金融的陷阱
但是,在傳統金融世界中,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事件往往並非這些騙局。這就要考慮我們現在所處的時代。在大多數發達市場中,傳統銀行曾經提供的堅實而安全的儲蓄機會幾乎不復存在,在大多數發達市場中,印鈔已導致利率跌至最低點;這意味著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現金儲蓄者實際上每年都在承受虧損。
的確十多年以來,唯一能產生真實資本回報的方法就是將其投資於股票市場。但是在股票市場,投資風險可能與加密貨幣一樣高,無論有沒有被監管。
反觀現在,那些對傳統加密貨幣波動性有顧慮的人也可以使用與“現實世界”中法幣掛鉤的穩定幣,可以在一些加密貨幣資產管理平台進行投資,以實現高達20%的年收益率( APY)。
對於許多人來說,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僅僅是全球驅動的向更高程度數字化的延伸,那將是一個所有人對線上生活依賴程度越來越高的世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種基於透明的、不受外界影響數字鏈的貨幣,確實比互不關聯的銀行所持有的各種紛繁複雜的分類賬本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