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PeckShield(ID:PeckShield),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2021 年3 月19 日,最高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懲治虛擬貨幣洗錢犯罪典型案例。案例顯示,杭州的陳某某明知上游資金源自金融詐騙犯罪所得,仍以銀行轉賬、兌換比特幣等方式將集資詐騙款轉移匯往境外,其行為構成洗錢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處罰金20 萬元。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陳海波在未取得國家有關部門許可的情況下,通過網絡公開宣傳,承諾固定收益或虛構高額預期收益,吸引不特定社會公眾投資「馬六甲比特幣基金」和「玩家網」 ,並通過虛構交易、篡改數據、限制提現提幣等方式涉嫌非法獲取投資資金。
2018 年10 月下旬至同年11 月上旬,被告人陳某某明知其前夫陳海波因涉嫌集資詐騙犯罪被公安機關調查並出逃香港,陳某某將涉嫌犯罪取得的贓款人民幣300 萬元轉賬給陳海波;並將陳海波用贓款購買的車輛低價出售得款人民幣90 餘萬元後,全部轉賬給比特幣「礦工」換取比特幣密鑰,並將密鑰發送給陳海波,供其在境外兌換使用。
據PeckShield 「派盾」旗下的反欺詐態勢感知系統CoinHolmes 觀察發現,此案件顯現出購買比特幣「礦工」密鑰進行洗錢的新型手段。 比特幣挖礦就是記賬的過程,即將一段時間內比特幣系統中發生的交易確認,並記錄在區塊鏈上的過程,挖礦的人叫做「礦工」。挖礦需要大量的算力,作為獎勵,成功搶到記賬權的礦工,會獲得比特幣獎勵。 礦工挖礦會獲得兩種獎勵,一部分為區塊獎勵,在比特幣協議規定中,每產生一個新的比特幣區塊,比特幣網絡就會產生N 個比特幣,作為維護比特幣網絡的獎勵支付給創建這個區塊的礦工。其中,N 的數值在比特幣誕生時為50,此後大約每四年減半一次,目前為6.25,比特幣網絡以這種減半的方式來控制比特幣的總量。區塊獎勵是每個區塊記錄的第一筆交易。 另外一部分是交易手續費,是當前區塊中所有交易的手續費總和。在挖礦獎勵中,出塊獎勵交易的輸出地址就是礦工的直接收款地址,默認稱之為礦工錢包。為了獲取更高的算力和出塊獎勵,多個礦工可以組成礦池,以增強自己的算力。礦池會向礦工發放獎勵。礦池發放獎勵時,會先將所得挖礦獎勵全部按照某種數量或者其他規則轉賬給下一級的整理錢包的地址,然後在通過各個不同的整理錢包進行獎勵的下發。如下圖所示: 據CoinHolmes 觀察,隨著「反洗錢法」和「斷卡行動」的生效,傳統洗錢渠道遭遇沉重打擊,具有匿名性、跨國性、難以追踪的虛擬貨幣已經成為洗錢重要渠道。在各國執法機構的施壓下,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也升級了反洗錢風控策略,以應有關執法部門的要求。 據CoinHolmes 反欺詐專家介紹,此前,有很多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反洗錢風控系統較寬鬆,比如可能只知道對方是北京的一個實名賬號、綁定一個支付寶賬號,連接一張工商銀行卡,但並不知道它是用於跑分、洗錢等灰色產業。賣家賣虛擬貨幣的目的是把資金洗白,但對於買家來說,只是覺得這是炒幣,因此整頓的關鍵點就在於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加強反洗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