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去中心化基金吸引小白,「Cook Protocol」會比聚合器更好用嗎?
黄雪姣
2021-03-18 08:08
本文约489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0分钟
獲OKEx旗下投資機構Block Dream Fund以及數字資產孵化器DuckDAO投資。

加密貨幣持有者可能有上千萬人,但真正玩DeFi不足百萬人。這種不到10%的滲透率該如何提升呢?

Cook Protocol(庫克協議),一個團隊成員脫胎於Google、富達等公司的初創項目,想到了用人們熟悉的基金形式,為小白玩家解決DeFi玩不轉、新項目研究門檻高的問題,方案就是為其提供多樣的基金。

這些基金管理人來自哪兒?可能是一個同時在玩幾十個平台的「科學家(DeFi高玩)」,也可能是專業交易員,甚至是信仰價值投資的資深投資人。

3月10日,

3月10日,Cook Protocol宣布獲得DuckDAO投資。 3月17日,Cook再獲OKEx旗下投資機構Block Dream Fund戰略投資,並成為其生態系統成員。據了解,融資資金將用於加快產品開發。 Odaily獲悉,該項目將於近期在DuckDAO和Poolz上進行IDO,並開啟流動性挖礦。如果你想參與,不妨跟著我們了解一下這個項目。

01 Cook Protocol想要解決的痛點

區塊鏈技術率先應用在金融領域,相較於傳統金融,這項技術帶來的是一種徹底的範式轉移,由去中心化的開放式的金融逐漸替代中心化金融。

這種替代已經在人機交易、借貸、抵押債券等方面真實地發生了。在更多領域,還有一些有志者在努力開拓一個和傳統金融完全不同的解決方案。比如今天我們要聊到的去中心化基金平台Cook Protocol庫克協議。

據Cook CSO Kun介紹,Cook的名字源於18世界英國知名的航海家Captian Cook(庫克船長),當時,新大陸漸次被聯通,遠洋商貿方興未艾,以Cook為代表的航海家則受英國皇家、財團等僱傭,開展遠航航運、鯡魚捕撈、捕鯨和殖民貿易等活動。

而香料貿易的高風險性和高回報率,讓政府和財團開始放開投資,由此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家有股權融資、實行股份制的企業——東印度公司,並揭開了金融革命的序章。

至今,發展了400餘年的金融系統已經成熟,但卻也頗為龐大繁瑣且低效、難以普惠。

下面這個機械裝置經常被人用來類比金融設施,意即冗雜低效。

隨著人類邁入信息革命,金融也在發生著深刻變革。在移動互聯網初興的2013-2014年,很多人想像不到現金從我們生活中消失,但一兩年後世界就變了一樣。現在,DeFi帶來的開放式金融的解決方案,很有可能為我們帶來更大的革新。

「對於Cook來說,我們會像Cook船長們探索開創金融市場之先河一樣,長期願景是為去中心化的基金募資和管理提供一個解決方案。當前傳統金融體係從表面看依然穩如磐石,但滲透的過程會漸進式進行,而我們會是迎接區塊鍊和DeFi的第一批航海家。」Kun相信。

做起。多元化的、去中心化的基金平台做起。

Cook面向兩類人群,小白投資者和專業交易員。

對於小白投資者來說,他們當前面臨的問題是,現在DeFi的操作界面仍然比較「朋克」,沒有足夠傻瓜式的功能封裝,各種交互較為原始。其次在英語國家之外,來自世界其他語言地區(比如大量中國投資者)都面臨語言不通等問題。再者,一筆轉賬交易費動輒400-600元,對“小散”來說也有點難以承受。由此,可想而知,對小白投資者來說,篩選項目、實操門檻是較高的,這也給行業規模化壯大帶來掣肘。

而對於專業的「科學家(DeFi高玩)」 來說,在玩的平台足夠多了之後,他們也需要一個可以一站式實現投資組合的平台。

這就是Cook想要解決的問題——一站式資管,前台對用戶友好,像傳統互聯網產品一樣簡單易懂,後台則用通用的技術架構去鏈接各大DeFi產品,包括交易、借貸和收益等。

有的朋友看到這可能會有疑問,這不就是yearn.finance(YFI)等收益聚合器做的事嗎?

對此,Kun認為,YFI等收益聚合器類產品通常定位明確(如高效機槍池),策略單一。 Cook則是提供製定並執行策略的平台,上面既可以提供YFI類的挖礦產品,也能由社區專業人士自定義策略,並面向所有人為其基金募資。

總結起來就是,Cook會做一個複雜度和靈活性更高的DeFi樂高。在這裡,專業DeFi交易員或是投資小白,都能獲得個性化的投資配置工具或投資標的。

Cook想做的事還讓我想到「智能投顧」這個賽道。對於兩者的區別,Kun表示,很多智能投顧類產品只提供投資建議,或是根據策略運行少數幾個投資組合,相較而言,定位於去中心化基金投資平台的Cook覆蓋面會更廣。

在談及這一新興市場的空間時,Kun認為可類比傳統基金行業來計算,如用股票型基金公司的市場規模除以整個股票行業的市場規模,就能得出股票型基金的佔有率(滲透率)。類似地,Kun認為,去中心化基金管理平台的想像空間等於這些平台的管理規模除以整個加密市場。分子是基金平台,當前還處於基建時刻,還有較大發展空間;而加密貨幣市場當前不過1萬億美元出頭,相較於股票、債券和衍生品市場動輒成百上千萬億的規模,也有很大的擴展空間。

正是看準了市場的缺口、賽道的潛力,Cook自去年下半年正式立項。

02 COOK的產品設計和開發進程

據悉,Cook產品上線已經近在咫尺。

Kun告訴Odaily,Cook接下來的里程碑包括:在以太坊上發行主流貨幣的加密指數衍生代幣,隨後上線Heco鏈,並推出Heco指數(以Heco鏈上資產作為投資標的指數),適配Heco鏈的Cook合約正在審計當中。

Cook選了Heco鏈作為更複雜平台功能的「試驗田」,離不開對「可用性」的考量。

據Kun介紹,當前用戶在以太坊上交易的成本已然不菲,若要執行基於一定策略的投資,成本更是高昂。他還舉了個例子,如果你要在Set Protocol這類衍生品平台中創建一個新的資產,一套流程走下來手續費就要4000-5000美元。

由此,Cook團隊認為,這樣的平台即使在技術上實現了,但因底層平台的問題經濟效益卻大打折扣,並不能很好地達成上文提到的目標。

「像我們常用的DeFi應用和協議,從技術角度來看都非常容易實現。也只有簡單高效的產品才能用以太坊。而像我們這類高階一點的積木,還會要求用戶輸入一些個人信息(如投資喜好),設置地址白名單、黑名單,等等,就需要接收大量信息量,由此合約也變得複雜臃腫,有點很像90年代的互聯網,只能打字,傳個圖片都要幾分鐘。」

於是,Cook決定嘗試Heco這個活躍新生態。

至於為何從指數型產品切入,Kun也做了解答。指數基金又稱被動型基金,通常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說通俗一點就是按照某種算法規則買入或調倉股票,沒有人為因素。投資主流代幣也是一樣道理。

因指數型產品沒有人為因素,操作頻次也不用過於頻繁,比較適合作為平台的試水產品。

據Kun介紹,該產品主要由Cook團隊根據成分代幣的市值加權得出,和市場上其他平台的主流加密貨幣指數有一定差異,但具體如何配置,大家可以等該產品上線時對比一下。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產品概念圖

在運營上,Cook在早期會嚴篩基金管理人,考慮先自己作為基金管理人來發行基金。待到市場具備一定接受度,可開放給基金經理,但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平台也對基金做了一些硬性設定。如某基金經理A在創建某隻基金之初,將基金定義為基於借貸協議的存款生息,那麼其使用資金的權限就已被固定為投資借貸類協議,不能將資金轉投到交易挖礦等等形式。當然,平台上也設置了DAO,A若需要申請新的權限則需發起提案由社區投票決定。

專款專用,不到時間資金無法解鎖、只能與特定地址交互……這種種設定將能給用戶的資金加以保駕護航。

對投資人來說,買基金還涉及到贖回和買賣。 Kun表示,平台的基金贖回可以是實時的,但買賣只會針對比較大的基金,中長尾的基金如果只有幾萬美元的體量,很難建專門的流動性池。

在這些產品邏輯之外,對一個資管平台來說,風控措施也十分重要。對此,Cook遵循著嚴格審計、購買保險、對基金管理人進行篩選、設置質押和權限等風控原則。

審計流程很漫長但不可缺少,在代碼安全上,則有較強技術背景的團隊成員來作為「品控保證」。

根據官方介紹,團隊成員多來自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卡梅隆大學等高校,以及Google、Fidelity富達、YouTube等公司,還曾在區塊鏈行業有多年經驗。

當然,在多管齊下之下也難保有100%的安全。為了應對這種風險,平台將考慮為基金提供保險。 「基金可以選擇外部的,往後社區活躍了直接在內部開設針對某隻基金的保險池。」

總體而言,Cook對平台的定位和功能設計都較貼合市場以及目標用戶的需求,具體產品體驗如何,我們不妨在4月份其上線後加以體驗。

03 未來的計劃和對自身護城河的理解

Cook的遠期計劃中還會支持多鍊和跨鏈,比如增加對以太坊、BSC和波卡生態的支持,並通過Heco的跨鏈橋實現跨鏈。

「波卡因平行鏈尚未正式上線,但我們已經開始僱一些懂Rust語言的技術人員來研究著,這在互聯網世界、加密世界都不算特別通用的語言,需要專人負責。」Kun告訴Odaily。

跨鏈方面,Kun表示已經在和Heco鏈開發團隊溝通,以獲取技術支持。

了解了這麼產品和路線,下面我們來看看代幣情況

我們在上面提到,Cook日前已經獲得OKEx旗下投資機構Block Dream Fund以及數字資產孵化器DuckDAO的投資,後者除了顧問、財務資源以及營銷幫助之外,還將作為Cook代幣COOK的IDO平台之一,另一發行平台也是近期熱門的資產發行平台Poolz。 IDO之後,COOK將會上線Uniswap並開啟流動性挖礦。關於IDO的最新計劃,Cook官方近期宣布將於3月30日在Poolz上進行IDO

根據官方白皮書,Cook的代幣分配規則如下:

  • 60%用於挖礦獎勵,以激勵更多人參與Cook協議;

  • 10%用於社區建設激勵和空投,以激勵初始社區建設;

  • 10%用於早期社區成員的認籌,這部分是否已經認籌;

  • 10%用於生態發展,這部分代幣將用於營銷與商業合作;

  • 最後10%分配給團隊成員,以激勵創始團隊和未來員工,持續推進項目進展與創新。

同時,Cook提出了一套不太一樣、對持幣者頗為友好的代幣解鎖機制

根據白皮書,為改善COOK代幣的市場供求平衡,早期社區部分的COOK將依據市場價格和時間進行解鎖。具體規則為,基於時間的解鎖機制將每月固定解鎖1/12,確保代幣價格未達到目標時,也能在12個月內解鎖完畢。團隊的部分則在鎖倉90天(3個月)後,按照市場價格進行解鎖,「價格不達目標絕不解鎖。」

談了這麼多,在最後,我問Kun,「你覺得Cook的護城河在哪裡?」

Kun總結了兩點,一是團隊成員背景紮實,曾在大技術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任職,亦有多年的資深加密行業從業者。 「這樣的多元背景和對金融的深度認知,造就了我們的創新是可持續的。」

二來,創始團隊多在矽谷,和國外DeFi圈密切接觸,有助於創意的產生、互相借鑒和進取。事實上,Cook已經和業內的不少知名團隊進行合作。除了上述提及的DuckDAO和Poolz,還有AI增強型公鏈Velas,該公鏈創始人還曾創立擁有超300萬用戶的全球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加密貨幣支付平台CoinPayment。

「這兩週我們還會宣布一個和NFT頭部玩家的合作,可能考慮以基金的形式作為一個人物和寵物,然後將其遊戲化,這樣子NFT背後也有了資產,而DeFi本身也有一條副線可玩。」Kun興致勃勃地談到接下來的計劃。

可能從上面大家都能感受到,Cook是一個定位清晰、有紮實背景和實操能力的團隊。無論實現效果如何,我們都期待更多像這樣的團隊,在DeFi這片新月之地上繼續開疆拓土。

黄雪姣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