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加密藝術是時代的產物,將美好實現永生
X-Order
2021-03-18 06:51
本文约6122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4分钟
​伸手摘星星,即使是一無所獲,也不至於滿手泥土。

NFTs(Non-fungible token) ,也就是非同質化代幣是當前基於代幣,區塊鏈上獨一無二的數字資產。在2017年之前,大家交易的都是Fungible Token,也就是FT(同質化代幣),例如比特幣以太坊。

在2017年,一位來自溫哥華的程序員麥克·弗拉維爾創造了ERC-721的標準,這就是NFT的起源。這個標準標誌了每一個物品獨一無二的身份,讓物品具有了真正的所有權,它們可以是藝術、數字收藏品、遊戲、甚至是現實世界物品的代表,包羅萬象。本文內容僅重點圍繞加密藝術品展開討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簡述

二級標題

圖片

圖片

二級標題

數字藝術的“去物性”,興起與傳承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

Gucci Ghost Yellow Aqua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NFT 交易平台OpenSea 上拍賣的梗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NFT是對現實藝術經濟的改進版

“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貢布里希《藝術的故事》

貢布里希認為藝術具體到藝術品上是藝術家觀念感受的自我表達,放大到每個時代總有自己的藝術特徵,這些特徵所表達的就是彼一時代的大藝術家。難以想像沒有莎士比亞、達芬奇的文藝復興;沒有莫奈、雷諾阿的印象派;沒有馬蒂斯、畢加索的現代藝術。與其說透過畫面看到的是時代的精神肖像,不如說看到的是藝術家用畫筆在自己身上克服了整個時代。

很多藝術家,像梵高、舒伯特等人生前窮困潦倒,不為人們所認同,直到他們死後,作品的藝術價值才被承認。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梵高&《雛菊與罌粟花》

藝術收藏品是一種不會稀釋與變質的“假憑條”,NFTs實現了顛覆性的優化傳遞。

畫家總是死後成名,其實也是一個經濟學問題。死去畫家的畫作,則無法複製、無法增加。貨幣的本質是一張“假憑條”,比如華誼兄弟創始人王中軍熱愛收藏名人字畫,除去源於他對藝術的喜好之外,用錢買畫,是他將以【國家貨幣】形式存在的財富兌換成了以【畫作形式】存在的財富。王中軍曾以約3.77億元人民幣拍得梵高油畫《雛菊與罌粟花》,這張“憑證”,不會因為美元的量化寬鬆而貶值,也不會因為人民幣的加印而貶值,更不會因為時間和地域的變遷而貶值,相反,越是通貨膨脹,這張憑證的價值越是增加。同時,梵高的畫作還具備金融屬性,可以進行典當抵押。在這個方面,梵高的畫成為了類似“假憑條”的金融品。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Beeple 《上鍊》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屬性,讓每個藝術家可以自己在鏈上出售作品,繞開傳統中介,在不需要被人代理的情況下就把作品賣出去,藝術家的聲量在社區中被放大了,而藏家也可以直接面對面地跟藝術家進行交流。

Belsky 認為,加密藝術有很多好處:它無法被偽造,透明稀缺,具有便攜性,並提供藝術機會。來自The Verge 的Clark 也贊同這種觀點。 NFTs很可能是100 多年來藝術家最大程度被解放的機會。這不是現實世界藝術經濟的次優版或邊緣版,而是一個巨大的改進版,NFTs 為數字媒體提供了一個新的貨幣化渠道,而不會因為將內容置於付費牆後而限制發展。它還振興了過去在印刷時代有利可圖、但在數字時代失落的商業模式。

加密藝術是科技發展與疫情的特殊環境下,新世代產生的吶喊。

我們最常談論一個事物是否有價值,往往討論的是外在的物質價值(馬克思主義的延續),其實價值是無形的。回到價值的起源,其實是人類價值觀的引申,「價值」是真的,因為這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這是一個由集體共有的社會階層所維持的虛構之物。

物理學里人們常常提到的“第一性原理”(其實就是“解耦合”(decoupling)),即將事物縮減至期根本本質,那麼我們應該去思考一下,價值根本是服務於人的,也許加密藝術與傳統藝術相比,無法去觸摸“實物”,也無法像傳統的藝術品一樣成為身邊的裝飾品。但NFT的價值本並不是來自基礎材料,而是來自於稀有度、審美和創作者。人類所珍視的資產,是由我們的價值觀決定的,我們金融資產的市場價值來源於我們所遵循的道德觀念所創造的價值,集體信仰或許也有勝過「基本面」的可能性,變化已經到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以太坊創造了無限的不同文化

自從2009 年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被開採以來,進入這一新領域的人和資本一直在不斷增長。慢慢地,人們開始遷移至這個新的數字領域,並開始安營扎寨。最早在Crypto 世界定居的社區之一是自由主義的淘金者,他們看到了比特幣蘊藏著的潛力。 Crypto 的每一個不同應用都會吸引自己不同的用戶進行遷移,在極端自由主義的淘金者和早期的密碼朋克之後,出現了更多的一般人群,所有人都對crypto 提供的特定風格感到了興趣。

2020年的夏天,Defi爆發,許多人看見的是暴富的神話,但卻忽視了許多異軍突起的項目都是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沉寂期才走到頂峰。 2018-19 年的熊市見證了crypto 領域的大規模外逃,無論是人或者資本。然而,也有一些社區成功地堅持住了,例如AAVE、SNX 和LINK。

這些社區的資產價值經歷了大幅縮水,然後他們又經歷了兩年的橫盤期,再然後情況開始好轉。 Discord 社區就是他們堅定下來的地方,文化是在這些共同經歷中創造出來的,他們在熊市中製造屬於自己的meme,互相堅持的走到了最後。

資產創造了社區,社區創造了資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Dogecoin引發的meme文化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MEME”給早期參與者空投了一套房與童年

“NFT有可能會令人上頭,而Defi充滿了麼的感情的計算器投資者”——MEME中國區志願者ALEN

(前文提到的MEME是「迷因」,此處提到的是MEME代幣)

ConsenSys DeFi 產品負責人Jordan Lyall 發布了一個惡搞項目「一鍵生成DeFi」 來嘲諷DeFi 項目過熱的現狀。有好事者迅速根據這一笑話創建了MEME 代幣。

初期MEME 代幣的主要邏輯在於:挖積分、提積分、積分換卡片,隨著半年的發展,MEME目前還開了一些藝術家池子與合作的Defi項目池子。值得注意的是,MEME 總量為28000 個,其中26000 個來自於最初的社區無門檻空投,MEME 幣價的漲幅給獲得空投的73 人帶來了惹眼的財富,造富的故事加速了MEME 的傳播。

在暴富神話之外,關於MEME的故事其實更值得一提,比如MEME的社區管理員Auroraxxxx,由於疫情失業在家沒有收入,參與了MEME早期治理之後開始有了收入,並在不久之前將幾個藝術家的繪畫元素整合在一起,創造出了新的畫作"The Meme Mob”,成功拍賣獲得了接近20萬美金的收入。(值得一提的是MEME上每一次的拍賣都會拿出10%用於慈善捐款)

……即使是擁有數十億美元的資本,也無法與一個有靈魂的項目競爭。

——Vitalik Buterin,《2020: Crypto and Beyond》

與MEME合作的一個17歲藝術家FEWOCiOUS ,她來自拉斯維加斯,她對自己的評價是:「超現實主義波普,作品是自我感知的表達」。她在12.29日完成了為MEME的創作,除了是動態的NFT以外,還加入了聲音的元素,繪畫+音樂的模式是完整的視頻NFT,能聽到心臟跳動和哭泣的聲音。

“就個人而言,我覺得這些事我迄今為止最好的作品。我以前從未嘗試加入聲音元素!我很高興發布這些信息。我很高興看到人們的想法。我想我已經打破了這個障礙!”

—Fewocious

這是一種興趣使然的投資運動、特殊的社會現象,也是一次藝術的革新。

當市場熱情高漲時,NFT的價值怎麼看都比較合理,當泡沫破滅後,人們又會重新思考NFT的未來價值,思考NFT是否能夠賦予更多價值屬性,和DEFI一樣,NFT擁有無限光明的未來。對於藏家而言,這是真正的數字所有權時代,通過私鑰掌握你的數字資產。

區塊鏈對藝術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就是創造出了可證明版本唯一性的數字商品。即便泡沫過後許多項目一地雞毛,但萬事萬物客觀發展的規律本就是這樣,任何領域都有糟粕,可NFT傳遞的精神價值與故事,藝術家們的作品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

伸手摘星星,即使是一無所獲,也不至於滿手泥土。

X-Order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