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我們為什麼要重點關注Layer 2?
之所以全力關注Layer 2,是因為現在的以太坊幾乎到了不擴容就有可能被幹掉的境地,但是被社區寄予厚望的ETH2.0,還需要好幾年才能真正落地應用,但畢竟遠水解不了近渴。總的來看,我們關注Layer 2由以下幾個原因組成。
1)ETH的競爭項目發展迅速
當下以太坊正面臨兩個現狀:
首先,波卡平行鏈即將於三月份上線,屆時,像Plasm這樣可以兼容以太坊的波卡平行鏈,極有可能成為以太坊的直接競爭對手。
其次,以太坊上面不少重量級項目,計劃或者正在往交易所公鏈遷移,這對於以太坊來說是最直接的威脅。
2)但是,我們要有一個基本判斷:雖然其他競爭鏈發展神速,但我堅信以太坊最終還會贏得這場戰爭,這是前提。
因為任何人都不能忽視以太坊的網絡效應,一旦Layer2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這些項目就會重新回到以太坊上。例如,最為知名的頭部DeFi項目Synthetix、Uniswap、Bancor、Augur等開始支持以太坊Layer 2。
在這場直播中,V神預計,“大約在一個月左右”,將推出完全兼容以太坊虛擬機(EVM)的Rollup。 V神還表示,以太坊網絡即將擴展100倍,並預測Optimism將在未來幾週內發布其第二層解決方案。事實上,早在2月25日消息,以太坊擴容方案Optimism官方宣布將於3月推出主網。看這篇詳細報導:https://t.co/IKdf64rTPh?amp=1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當下重點Layer2技術的介紹
1)首先我們來關註一下Layer 2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技術。
以太坊Layer2相對於Layer1(以太坊本身)而言的,是運行在以太坊主鏈之外的區塊鍊網絡,同時與以太坊保持鏈接與交互,在Layer2之上,可以運行各類DeFi與DApp應用。
Layer2技術主要分為四類:狀態通道、側鏈、Plasma和Rollup。目前前三者已經逐漸凋零,唯有Rollup技術一枝獨秀,成為解決以太坊擁堵現狀的關鍵。 Rollup技術又可分為Optimistic Rollup與ZK Rollup兩種。
Optimistic Rollup由Consensys研究人員John Adler在2019年7月的以太坊基金會研究論壇上提出,能夠將Tps提升至3000,以太坊Layer 1能夠較好地兼容基於Optimistic Rollup的DeFi應用。 Optimistic寓意“樂觀”,基於Optimistic Rollup的區塊鏈,傾向於相信節點不會作惡,因此Optimistic Rollup技術的信任成本較高,資產從Layer 2返回至Layer 1時,需要2週時間(ZK Rollup只需要數分鐘)。
目前致力於Optimistic Rollup的團隊包括Optimism(前Plasma Group),Fuel Labs,Arbitrum等。
ZK Rollup最初由以太坊基金會高級研究員Barry WhiteHat於2018年提出,使用零知識證明確保節點驗證的安全性,其安全性幾乎與Layer1(以太坊)相同,可以在一分鐘內生產區塊並將吞吐量提高至2000Tps,缺點在於目前Layer 1現有智能合約系統對ZK Rollup的支持度很低,使用ZK Rollup技術的DeFi應用開發者,需要開發初專門的智能合約來與Layer 1匹配,而且不同DeFi團隊開發的ZK Rollup智能合約不具有通用性。
ZK Rollup實現的項目包括Matter Labs和Starkware等。
2)其次,來關註一下目前Layer 2技術最有實力的團隊。
專注ZK Rollup的團隊:
Optimism:採用OVM方案開發OR;Offchain Labs:採用Arbitrum Rollup方案開發OR。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Layer 2存在哪些問題
那麼Layer2出現就能解決擁堵問題?並不是的,Layer 2有Layer 2本身的問題,如果ETH執意要ETH2.0方向發展,那麼Layer 2只能算是以太坊的過度方案。此外,在我看來,Layer 2本身的技術存在下面三個難題。
1)OR平台互操作性與可組合性問題
由於Optimistic Rollup技術本身採用欺詐證明機制,因此可信任程度相較於零知識證明要低得多,當資產從OR平台回歸至以太坊時,需要1-2週,而ZR只需要幾分鐘時間,因此在交互性上,OR遠遠低於ZR。
就會造成這樣的窘境:基於不同OR平台的應用之間很難進行互操作與組合。而且,互操作性分為消息傳遞與價值轉移,價值傳遞可以通過流動性提供商來實現,但不同OR平台之間很難做到即時可用的消息傳遞。
2)多個Layer 2網絡對錢包不友好
我們知道,不同的錢包開發商在開發不同錢包應用時,一定要考慮到兼容性,就像imToken即要兼容ETH,又要兼容Polkadot、Bitcoin等網絡。如果在未來的以太坊生態格局中,存在多個Layer 2網絡,基於OR的有數個網絡,基於ZR的也有數個網絡,那就意味著會存在大量的網絡標準,錢包團隊就需要針對這些網絡開發出不同的標準錢包,目前的解決辦法較少,可以通過把ETH2.0中的BLS簽名引入到ETH1.X,這樣就能大大降低錢包的工作量。
3)ZR與OR各自存在的問題
ZR:採用零知識證明,與L1有良好的交互能力,但通用智能合約開發難度很大,對項目方技術能力要求太高。
未來,等待更具有兼容性的ZR上線,或許能夠解決兼容性問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哪些Layer 2項目值得重點佈局?
哪些Layer 2項目值得重點關注?我的觀點是,一定要重點關註一些通用型的Layer 2平台,而不是某一個Layer 2的項目。這裡面,來自海外團隊的Optimism與Arbitrum就屬於這類Layer 2平台類項目值得重點關注。
1)Optimism:Optimistic Rollup,賬戶模型,兼容ETH EVM,可以部署Dapp,相對熱門,三月上主網,較多DeFi項目可能陸續部署重點關注。
實際上,早在1月15日,Optimism團隊的Optimistic Rollup擴容方案就開啟了Optimistic Ethereum主網的試運行網絡,此後一個月時間,Synthetix在Optimistic Ethereum網絡中質押的SNX代幣數量最高已超過662萬個,價值超過1.5億美金,目前回落至413萬個。
2月25日,以太坊擴容方案Optimism官方宣布,主網將於3月向公眾開放。屆時將於主網部署任意合約,而不是公開測試網。該項目值得重點關注。
2)Arbitrum:由Offchain Labs團隊建立,以釋放智能合約的全部潛力。 Arbitrum運行在以太坊上,並與原生的以太坊合約與通證實現便捷的互操作性。與以太坊不同,無論合約使用多少代碼、存儲或計算,成本都是固定的。合約參與者以外的任何人,都不能看到其代碼或其內部狀態。只有合約的公共行為,才能被世界看到。開發者與用戶通過鏈路解決方案的簡單與安全性,獲得了鏈下解決方案的隱私和低成本。
關於Arbitrum的最新進展,今年2月19日,V 神在社區中表示,第一批支持EVM的Rollup或將於3月上線,上線之後將降低99%的交易費用。同時,V神還表示,Optimism和Arbitrum處於領先位置。
Arbitrum最初是在普林斯頓大學的一個學術項目,並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支持下獲得專利。 3月4日,Arbitrum表示,考慮到項目進入社區成熟階段,將放棄專利,目前正在等待普林斯頓大學的同意。另外,Arbitrum 即將上線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