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小白跟投基金策略,去中心化平台「庫克協議」怎麼玩?
黄雪姣
2021-03-17 10:24
本文约4848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9分钟
又一個小白友好型投資渠道。

投資本是很專業的事情,但很多小白往往在沒認清風險和做好足夠調研的情況,可能便貿然交易。

加密圈不差資產,差在一個可參與的方式、足夠低的門檻和足夠高的信任。

去中心化基金平台的出現也許能解決這個問題。

COOK庫克協議是其中的先行者。團隊兼具技術、金融及加密行業背景,對做這件事的認知頗為深刻。

COOK協議的首席戰略官Kun在做客Odaily 超話社區時點出,這個平台會面向兩類群體,一個是基金經理,一個是投資人。

「基金經理可以自由地創建自己的基金,使用交易工具進行資產配置。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理念選擇契合的基金進行跟投。整個庫克協議平台都會通過智能合約來實現,確保資金的安全以及利潤和風險數據的透明。」

執行思路也十分清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創意和定位

OdailyQ:在剛進群的時候需要您做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

Kun:大家好,我是COOK協議的首席戰略官Kun。畢業於斯坦福大學,在全球百強公司聯合技術集團有8年的技術產品經理經驗。熟練掌握6門語言,按流利程度,依次是中文,西班牙語,英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和法語。 17年左右進入的區塊鏈行業。

OdailyQ1:可以請您給我們講一下,COOK協議設計的初衷、想要解決的問題嗎?

Kun:簡單來說,庫克協議是一個跨鏈的去中心化資產管理服務協議,或者也可以稱為一個去中心化的基金市場協議。

在這個平台上,主要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基金經理,一個是投資人。基金經理可以自由地創建自己的基金,使用交易工具進行資產配置。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理念選擇契合的基金進行跟投。整個庫克協議平台都會通過智能合約來實現,確保資金的安全以及利潤和風險數據的透明。

它的意義在於,普通投資者可以在上面跟投基金策略,實現更高的投資回報。專業投資者,可以在上面貢獻策略,把自己的投資經驗和能力轉化為更大的價值。

有很多人問為什麼取名庫克協議,有沒有什麼寓意。其實庫克協議這個名字來源於庫克船長,是發現了澳大利亞和太平洋諸島嶼的著名英國航海家。

現代金融系統起源於歐洲的地理大發現,大航海時代。因為遠洋航行需要巨大的資金量,所以西歐各國船長都過公開募資的形式向市民融資,如果出海遠洋成功,那麼會帶來歐洲匱乏的香料,絲綢,瓷器,黃金,白銀,從而賺取巨額財富。而初始投資的市民也往往能分到成百上千倍的回報。

這種募資形式逐漸制度化,規範化以後就形成了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世界第一所股票交易所,這也是現代傳統金融體系的起點。

在庫克協議中,每個基金經理可以比作一個船長,每個投資人相當於當年阿姆斯特丹街頭投資的市民,通過庫克協議,我們希望船長在DeFi的海洋遨遊,探險,貿易,獲得豐厚的收益並回報給投資者。我們也堅信DeFi會像當年的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一樣從一個市民私募的形式迅猛的發展成未來新的一種金融體系。

OdailyQ2:聽起來有點像收益聚合型的產品,那我們和YFI這樣的平台有什麼區別呢?

Kun:目前主要有兩類DeFi項目,一類是底層金融基礎設施,比如Uniswap,Compound,AAVE。另一類是基於這些基礎設施之上構建的更高層次的金融協議,比如收益聚合器YFI。

相比於底層金融基礎設施,庫克協議屬於頂層的DeFi樂高,是基於這些基礎設施之上進行構建的一個資產管理服務協議。

而相比於收益聚合器,庫克協議主要有以下幾點差異:

庫克協議是一個跨鏈的資產管理平台,除了以太坊,還將部署在HECO,BSC,Polkadot等公鏈上,幫助大家在不同公鏈上進行資產管理。

庫克協議將支持接入更多底層基礎設施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貸,挖礦,衍生品,以及保險平台,讓基金管理人有更多資產配置選擇。

另外,收益聚合器一般都是執行提前定義好的開源被動策略,庫克協議不僅支持被動策略,同時允許基金經理主動進行交易,比如根據認知提前埋伏有潛力的代幣或者搶頭礦等。

DeFi是黑客攻擊重點照顧對象,我們將會支持給基金上保險,在極端情況下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OdailyQ3:還有一類叫智能投顧的平台,也是幫助投資者進行綜合投資的,我們和他們有什麼不同嘛?

Kun:智能投顧主要目的是根據算法和數據搭建模型,為客戶提供理財建議。具有低成本、無情緒化、規模化的一些特點。

但同時,智能投顧也只能作為一個投資顧問而不是一個決策者的身份,因為他的數據和算法有相當大的局限性,只能給出一些比較狹隘的建議。

比如智能投顧就很難預測出3.12行情,因為他很難判斷出數據之外,卻對市場有著重要影響的一些重大事件,比如全球疫情的大爆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產品玩法

OdailyQ4:其實從您的介紹中我們也大概理解了,那我們平台的一個開發進度和上線規劃是怎樣的?

Kun:目前平台的開發十分順利,首先流動性挖礦的智能合約已經完成開發並且通過了全球知名審計機構Certik的安全審計,庫克協議的示範網站也已經接近完成開發。

而我們的第一個產品:指數型基金產品Cook Index也已經完成開發,正在進行智能合約代碼的審計。

我們3月底4月初將會上Uniswap並於以太坊上進行流動性挖礦,4月會將Cook Index上線以太鍊及火幣Heco鏈。第一階段會以庫克官方開發的策略為主要目標。

第二階段會開始著重開發生態,搭建基金管理人需要使用的投資工具,以組合出更高級的優質投資策略供投資者跟投。

OdailyQ5:接下來能直接提供給大家投資的基金您能給我們介紹下嘛?

Kun:就像上個問題提到的,我們目前產品的開發方向主要是指數型基金產品。接下來會推出一些主流貨幣的市值加權指數,以及關於HECO DeFi產品的HECO指數。

還有一個就是yield-optimized index(收益優化指數)。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產品,除了利用指數的特性以抓去整體市場的成長,還能同時進行yield-farming收益挖礦以提高收益,我們非常期待這個產品能為投資者帶來低風險和更高的收益。

OdailyQ6:投資者的資金是如何保管的,去中心化託管嗎?

Kun:是的,在庫克協議上有不同種類的策略,有被動指數類型的(由庫克官方推出),也有主動管理類型的。主動型的基金就是將資金交由基金管理人進行投資操作,透過去中心化託管。另外資金在基金智能合約裡,基金經理只有交易權,沒有提款權限。另外交易的市場和幣種也會受到智能合約限制。這些都會確保基金管理人不會有不良的操作。

OdailyQ7:除此之外,這類投資平台可能遇到的其他風險(比如市場波動導致的虧損、策略失效、操作風險、信用風險等),你們是如何降低的呢?

Kun:我覺得風險的話,主要分兩個方面,一個是代碼層面的,被黑客攻擊的風險。另外一個就是資金安全。

首先關於代碼層面的話,我們有著比較優秀的技術團隊,都是來自於谷歌,YouTube,Dropbox等矽谷大廠,有著紮實的技術實力。我們也大量採用了行業標準的技術框架,比如OpenZeppelin。還有我們做了很多的測試來降低安全風險。我們用的都是業界最頂尖的審計機構來審計我們的代碼。

關於資金層面,我們有幾個方法來確保基金管理人不會有不良的操作。首先,基金管理人創建了基金以後,基金的所有權就歸屬於一個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基金管理人只能通過之前設定的白名單來進行配置資金。而如果基金管理人需要更改權限,比如添加投資白名單,則需要通過鏈上治理的方式來實現。第二,資金管理人在創建策略時必須質押COOK代幣,如果他們作惡,那麼質押的代幣就會被沒收。第三,庫克協議會使用保險類的協議以保障投資人的權益及資金。

二級標題

Kun:二級標題

市場和優勢

OdailyQ9:我們平台代幣COOK的上線計劃和分配、解鎖計劃是怎樣的?

Kun:Cook代幣會於3月底4月初上Uniswap,並打開流通性挖礦(在公佈日期之前請注意我們微信公眾號)。

我們解鎖機制採取了極具創新的時間和價格的解鎖機制。基於時間的解鎖機制會保證每個月至少有1/12的代幣得到解鎖,確保投資人在將在一年內拿到所有代幣。

如果市場需求導致COOK代幣價格提升,那麼基於價格的解鎖機制將會被觸發,釋放更多代幣來滿足市場需求。

同時為了防止極端行情下的價格急劇飆升而導致市場上突然出現過多的COOK代幣,每週最多會釋放5%的代幣來防止價格波動過於劇烈,保證幣價的穩步上漲,塑造共識。

舉個例子,如果第一個月價格沒有任何變動,那麼1/12的代幣將會解鎖。如果第一個月價格漲了3倍,那麼根據價格解鎖機制將會有15%的代幣得到釋放。如果剛上線第一周價格就長了3倍,那麼這週最多會釋放5%的代幣,而不是15%。

OdailyQ10:您覺得我們項目的護城河是什麼?

Kun:一般的項目都是開源代碼的,所以技術壁壘很難形成護城河。而能形成護城河的更多的是流量和關注度帶來的網絡效應,從而帶來更高的收益和流動性。

短期的話,我們做了一些戰略融資,和業界的比較龍頭的項目達成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同時會利用IDO的方式增加項目關注度。上Uniswap之後就可以冷啟動我們的項目,還有通過流動性挖礦快速建立起我們的生態。

長期來看,我們的產品和其所能帶來的用戶群體和流量是一個比較重要的護城河。我們會發展跨鏈平台,在HECO、BSC、OEC,以太上都會有佈局,利用起各大DeFi生態的優勢,以快速形成網絡效應。

我們團隊也是我們的一個護城河。我們團隊有著深厚的技術背景,多是斯坦福,伯克利,卡內基梅隆等名校畢業,有著矽谷大廠的從業背景和加密行業的經驗和人脈,所以我們的創新是可持續的。另外創始團隊在矽谷,和國外DeFi圈密切接觸,緊跟DeFi的最新趨勢潮流。

OdailyQ11:您怎麼看當前的DeFi的走向,很多人認為已經到了中期階段,現在速生速死的項目也不在少數,您覺得DeFi的建造熱潮能延續嗎?

Kun:我覺得短期內DeFi是有泡沫的,因為很多項目做的方向和許下的願景可能現在的技術和基礎架構還實現不了。這就像90年代的互聯網,當時候只能發文字,發個圖片都得等幾分鐘,更別提視頻,智能手機等等了。所以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一些已經落地的應用場景當時都是只可能想像,不可能實現的。比如當時有想實現網上買菜功能的公司webvan,還融了4-5億美金,最後是想法超越了整個時代,卻落得一地雞毛。

而我覺得等這些技術和基礎設施得到了實現,比如以太真正實現了大幅的提速,我估計一兩年之內就可以實現,那麼很有可能DeFi就會真正爆發。而我們所處的加密資產管理賽道尚處於萌芽階段,但屆時會迎來一個高速的發展。可能出現的一個現象就是DeFi與傳統金融還有給傳統金融賦能的金融科技在一段時期內形成兩個平行宇宙。

黄雪姣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