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政治的投資邏輯
加密乌托邦
2021-03-12 02:25
本文约2057字,阅读全文需要约8分钟
區塊鏈不只是民眾的盛宴或者屠宰場,更是政治從業者必須考慮的關鍵議題。

本文的投資邏輯與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分析師的投資邏輯不同,因為本文提到的標的,幾乎不涉及經濟模型的深究和技術實力的闡述,而是從政治角度出發,所以叫作“比特政治”。

備註:內容一點也不敏感,各位編輯放心發。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特幣:一場硬件和金融的對抗與融合

比特幣的算力更多掌握在某製造業大國手裡,幣是否也在製造業大國手裡不好說,普遍的觀點是更多的幣在美國人手裡。誰比誰多的問題真的不好說,只是某製造業大國必須掌控51%以上算力,但是又不能太高,比如80%甚至90%算力都在一個國家。這樣會過於中心化,如果早期過於中心化,這個遊戲就沒有辦法繼續了。這就是政策導向,一會兒緊一會兒鬆的可能原因——就像放風箏一樣,放線收線,線不離手。

美國更多是把比特幣當做金融工具,本身這個幣的產生就有很多猜想,中本聰是誰一定有人知道,至少中本聰自己(或他們)知道。又是美國的金融邏輯,所以比特幣價格越來越高,背後的推手當然不是散戶,而是機構。大戶機構早就入場(去查比特幣有多長時間多久沒有動過),只是近一年浮出水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公鏈博弈

看起來似乎所有大的公鏈團隊,都是美國的(比特幣是特殊公鏈,不在這個範圍內)。但是,你去查一查市值前二十的幣種所在的公鏈,就知道哪些和華人、或者我國有關係。你可以自行查一下以太坊這個公鏈誰是早期投資者(機構),誰又是最重要的推手,推手的背後又出現了怎樣不同的聯繫,就知道以太坊如同比特幣一樣,整體的崛起並不是技術、社區那麼簡單。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穩定幣博弈

為什麼我寫文章闡述Curve的通證治理設計?為什麼講它的平台數據怎麼看這麼細緻?為什麼Curve的幣價也就是一般般漲幅,不說別的就這麼細細地說它?比如2021年兩個多月以來,其他多個幣種都是十倍以上的漲幅,這個幣看起來並不突出。因為幣價波動對於中遠期佈局來說不是關鍵要素。

我請問各位一個問題,目前就“貨幣”屬性而言,加密資產什麼幣最有用?比特幣?以太坊?

因為比特幣可以買特斯拉可以買windows操作系統,或者去暗網交易什麼東西?就貨幣屬性而言,目前重要的和未來重要的都是穩定幣。

總結

總結

總結

本文闡述了項目分析的另一種角度,也在說明加密世界(或者說整個世界)是沒有真的烏托邦的,不要迷信某一種分析方法,不要覺得去中心化就比中心化偉大。

能夠長久存在的事物一定是達到了某種平衡。我們所有對新生事物(如區塊鏈、加密資產)的關注、熱愛、激情、沮喪、憤怒、投資、炒作等等活動與情緒都是因為這種平衡沒有完成,多年之後,平衡慢慢達成,可能只有回首往事才會有少年時候的悸動。

加密乌托邦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