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Odaily
編輯| 郝方舟
出品| Odaily
出品| Odaily編輯| 郝方舟)
出品| Odaily3月2日下午,「算力黃金時代---算力經緯雲端峰會」正式召開。本次峰會由Odaily聯合RRMine共同舉辦,集結了礦機廠商、礦場、礦池、礦工、金融服務商等礦業半壁江山,一同共話算力之美。 (。
點擊鏈接,回看精彩內容
第三場圓桌論壇,邀請到了三位嘉賓共同探討礦業結構變化,他們分別是:
星火礦池商務負責人邱曉棟、幣安礦池商務負責人吳迪、熊貓礦機COO 楊笑
吳迪在談及金融工具時表示,比特幣已經突破很多礦工的心理價位,但大家依然惜售。比特幣漲破1.5 萬美元之後,很多礦工認為幣價進入一個相對高點後紛紛套保;隨後幣價迎頭直上,特別是到了2 萬美元之後,很多人拍斷大腿,然後心理也開始轉為相對激進的看好;直到5萬美元的時候,會有一部分礦工小小的套現去交未來的電費,但可能80% 的資產還是保留著的,雖然5 萬美元已經大大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預期。礦工對幣價的預期也變高了,到這個價位很多礦工還是不捨得賣的。
在談及「現在是不是入場挖礦的好時機」時,楊笑表示入場挖礦,大家主要考慮的就是收益和成本,這倆都離不開幣價。
行情上,現在大盤處於中期的上下波動,屬於慢牛,這期間去挖礦也是個不錯的窗口。再說成本,礦機是隨著幣價波動的,目前確實是相對高位,但只要礦機的漲幅慢於幣價增幅,都是可以考慮入手的。至於未來的收益,除了上面說的幣價的預期長期是樂觀的以外,全網算力的有限增長也是個有利因素。無論是從比特幣還是以太坊,產能都處於收緊狀態。再來說挖什麼好,以太坊是非常香,在主流幣種裡收益最高,外加擴容、以太坊2.0的長期紅利,還是一個比較好的投資品種。
星火礦池商務負責人邱曉棟在回應「反對EIP-1559提案」時表示,反對提案並不等於分叉以太坊。他表示,星火反對該提案,不僅僅是出於挖礦的利益,還包括對該提案的評估。 「我們覺得這個提案可能並沒有並沒有給交易彈性帶來很大的提升,以及是不是真的能達到通縮的目的,還包括這樣一些考量。」以下為演講實錄,由Odaily整理,enjoy~
Odaily:首先請各位嘉賓進行自我介紹。邱曉棟:
大家好,我是星火礦池的商務負責人邱曉棟,我們礦池是專注於做GPU 挖礦的礦池,目前以太坊礦池是我們主要的主營業務,我們現在也是全球最大的以太坊礦池。對於挖礦,我們有一些長久的耕耘和積累,所以可以給大家分享一些信息。吳迪:
大家好,我是幣安礦池商務負責人吳迪。我們是交易所旗下的礦池,更多是圍繞交易所生態來做佈局,包括算力幣。幣安礦池發展時間尚短,去年4 月份才成立的。之前我們主做BTC 業務,最近也開了以太坊礦池。礦池排名上,我們在BTC 礦池中排名第三,以太坊目前大概是第十一。
楊笑:大家好,我是熊貓礦機楊笑。熊貓礦機成立於2014 年,是全球最早一批數字貨幣礦機。過去六年多的時間,我們一直在做礦業全產業鏈佈局,包括礦場、礦機硬件、礦業服務、生態拓展,目前服務全球礦工群體。我們旗下的牛比特,應該算是全球最老的算力平台之一,成立於2014 年,背靠本身我們的礦場和礦機相關資源,同時依靠雄厚的互聯網團隊的運營能力,目前在給全球50 多個國家和地區和用戶提供服務。
Odaily:如今隨著幣價上升,算力飛漲,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挖礦難度也接連創新新高,算力、礦機價格隨之大漲,想請教各位嘉賓一個永恆的話題,現在還適合投資礦業、進行挖礦嗎?各位嘉賓認為現在處於牛市的什麼階段?如果要入局,選擇哪些幣種的收益更高?
邱曉棟:
對於以太坊顯卡挖礦來說,ETH 在2020 年的後半年發力非常明顯,熱度非常高,這半年中我也認識了非常多的以前不認識的挖礦公司,他們現在還是保持「一卡難求」。
這也導致,很多遊戲玩家對礦工非常痛恨,甚至英偉達也被迫推出專門礦工用的顯卡,這個事情以前是沒有的。如今,全網算力突破歷史新高,2017年最瘋狂的時候是192 T,現在是400+ T,可以說是翻倍的漲幅。但總的來說,買到礦機的用戶都“真香”了。
雖然現在顯卡很貴,但是跟幣價的漲幅相比,顯卡並沒有漲得那麼誇張。去年七八月份到現在,顯卡價格漲了兩三倍,但溢價不是這樣,顯卡沒有出現3 倍的溢價。
總的來說,顯卡有全球流通的渠道,要真正照顧到顯卡使用者的體驗,不是真正為礦工服務的,所以顯卡的漲幅也是有限的。
現在的顯卡雖然特別貴,也很難買到,但也有一個現象:買貨量大的顯卡反倒更貴,買零零散散的十張二十張的反而便宜,這就是供需不平衡導致的。
假設你現在能買到顯卡,按照現在的幣價,回本週期大概在200 天左右,這還是比較誇張的。那麼應該挖什麼幣呢?以太坊是肯定的。目前來看不管是N 卡還是A 卡,以太坊的收益最高。前幾天CFX 挖礦也不錯,也是用N 卡去挖的。
所以,顯卡可選擇的機會還是特別多的。同時,顯卡也適合作為投資的產品,N 卡可以挖很多代幣。我們現在每天新增上千號用戶,都是一兩張顯卡的用戶,甚至我身邊一些打遊戲的朋友,也在了解怎麼使用顯卡去挖以太坊。市場正在進入瘋狂的階段,我們目前的諮詢壓力也很大。
吳迪:
關於挖礦,這個事情要分成三個邏輯來看,一是該不該幹,二是怎麼幹,三是乾什麼。
第一,該不該幹?這個問題還要再分兩個層面,一是以什麼角度來幹,如果是幣本位,就像曉棟說的,任何時候挖礦的價格一定是比現貨價格要低的。如果現在說挖出一個幣成本高,大家都去買幣不去挖礦。
二是隨著幣價不斷變高,是不是有這個風險?肯定有,幹任何生意都有風險。隨著幣價越來越低,回本週期越來越長,導致風險增高。舉個例子,2017 年年末入手S9,3 萬塊錢,幣價持續3 個月就可以回本,關鍵是幣價沒有維持3 個月。
因此,如何規避這個風險才是關鍵,比如你可能把一部分成本套出來。法幣回本週期是確定的,200 天后回本。只要邊際成本或生產成本能覆蓋電費或固定成本,那我就可以繼續挖,這個生意一定是個好生意。站在幣本位的角度,今天挖幣的幣價是3 萬7,挖礦3 萬,那我就是賺的。不能說既要幣的收益又要法幣的收益,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從任何角度來說挖礦是好生意,關鍵是你怎麼幹。
第二,怎麼幹?無論是A 卡挖礦還是N 卡挖礦,最大的問題在於,今天挖礦的難度已經不是四年前、八年前了。八年前隨便找個屋子挖就可以了,四年前有專業的礦場,今天大家看到的都是集團化的、上市公司財團在挖礦,顯卡的影響不是很大。挖礦變化的原因是,大量資金湧入帶來的專業化和精細化,這是散戶所不具備的。
因此,我的建議是,大家最好想清楚選擇路徑,該找到什麼樣的礦場和什麼樣的一幫人幫我做這個事情,而不是自己去幹。否則你的挖礦效率比別人效率低20%,電費比別人多20%,加起來50% 的成本就沒有了。一旦行情轉熊或新機器上架,你的邊際利潤會變薄。
挖礦生意就像高考,不是絕對值遊戲,是相對值,需要你跑得比別人快。挖礦是我的效率比別人高、成本比別人低。即使幣價不動,新的礦機產生的一定會把原來的超額利潤補平,關鍵是找到對的人、對的地方來做對的事情,這就是怎麼幹。
第三,幹什麼?我們今天選擇挖以太坊還是挖比特幣?比特幣回本週期比較長,大的財團找到正確的位置,做充分的調研,現在是可以做的。以太坊現在更多是顯卡挖礦,一張、兩張、十張都在挖,以太也有非常大的財團在挖,對於整個運維的要求反而更高。
更重要的是,大家可以看到,最近在以太上有很多不確定性,比如新的提案、新的礦機,到底是怎樣的其實不清楚。所以建議大家做更多的功課,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幣種,畢竟錢是自己的不是別人的。最後的結論是:挖礦在任何時候都是好生意,不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幹的話,一定要找到專業的人。幹什麼?一定要做好自己的研判,如果是個人挖以太更合適,大財團挖BTC 更合適。
任何一個人入行之前先想清楚,不要看到就想衝進來,做好調研,任何東西都能賺錢。
楊笑:
先聊聊行情。雖然近期大家看到幣價的波動挺大,但從挖礦這麼多年來看,現在市場熱度情緒一定意義上還是存在的。最近有很多偏傳統的投資人,在跟我們做礦業相關的溝通,我認為這種情緒依然存在。不論是挖礦、炒幣,熱度都存在,個人認知和判斷是一直處在上漲當中。
再聊聊挖礦本身。大家經常會說,熊市挖礦牛市炒幣。挖礦是任何一個時間節點,都可以選擇並進行投入的,核心是用什麼策略進行挖礦風險控制。
從礦工本身來看,慢牛挖礦最舒服,本質上挖礦就在賭一個事情:全網算力增幅慢於幣價上漲增幅,這個前提下會產生相對超額收益。即使目前礦機你認為在相對高位,只要適度加上對應合適的策略,無論在法幣本位還是幣本位上,都可以獲得超額收益。當然在幣本位上,剛才嘉賓的分析更透徹,符合礦工本身看待這個事情的基礎邏輯。
近期,有很多人擔心投資礦機目前會不會抄在高位的山頂上?
其實礦機本身價格的核心因素是兩部分:一是市場行情,二是受制於後端供應鏈部分對應的影響。
行情部分我們的預期肯定是偏好的,但行情本身對於大家來說不能完全預測。從產能來說,顯卡產能處於非常收緊的狀態,無論台積電還是三星,給到數字貨幣礦業留下來的產能部分其實是非常有限的。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貨都已經賣到10 月,非常誇張的遠期期貨也是受制於產能等綜合屬性的影響,這也是市場正常供需變化的影響。
從回本週期來看,以太坊從去年的一年半到兩年,到現在的兩百天左右,比特幣回本週期在三百天左右的區間上下波動,這個收益非常誘人。相信礦場也會進一步想辦法,增加更多的產能投放進來。所以我覺得到Q3 左右,對應的貨會越來越多。當然,買賣方之間的市場博弈,一定意義上會伴隨行情漲跌出現一定意義上的異步情況。
目前應該挖什麼幣種?我們認為以太坊是非常不錯的,目前回本週期算是主流幣種當中最高的,整體紅利算是比較強勁的,包括以太坊今年還有一系列綜合預期的利好。雖然對於長期的POW 會產生一定的風險性影響,但是對於繼續挖礦和囤幣的選擇來看,還是比較好的投入方式。
比特幣是更加成熟的賽道,更多是偏機構的。從我們接觸的情況來看,相關礦場的合作,機構投資者佔比會越來越高,傳統機構投資者入局佔比越來越大,這也是市場趨勢。
除了比特和以太以外,一些小幣種也值得關注。雖然目前能看到的市場反饋,比如gas 居高不上的情況,造成挖礦綜合成本非常高,但我們也能看到近期在社區和礦工推動的基礎下,出現了一些新型技術手段的出台,包括一些提案的推進。另外,目前Filecoin 整體的收益還是上漲,且處於有一定預期的態勢之中。對於這些有潛力的其他挖礦項目,也可以保持更多的關注。剛才曉棟也提到,顯卡也適合小幣種挖礦,這也是當前行情下挖礦的財富密碼。
Odaily:各位嘉賓也是與礦工群體接觸比較多的。我想知道,目前礦工群體對行情的研判是怎樣的?大家進行了哪些操作?
邱曉棟:
這波以太坊上漲的時間週期,其實挺短的。去年DeFi 狂熱,ETH 價格上漲到400~500 美元時,很多大客戶礦工就進行了套保操作。從時間週期來看,肯定是套早了。甚至當時有人也想把礦機賣了,因為礦機當時溢價也特別誇張。包括我自己在鎖定收益上,也吃過虧。現在礦工的情緒是:熊市不套保,牛市挖提賣。並且,現在越來越多的礦工已經開始懂得使用一些成熟的工具套保。以前的邏輯是自己進行簡單的操作,礦工不太會研究金融產品;現在有人會去CeFi 借幣套保,有的人去用DeFi 協議做套保。這些變化,主要得益於以太坊生態的完善和融合。
總的來說,目前套保不多,很少有套保需求。
吳迪:我這邊得到的數據不太一樣,在幣安做金融服務的更多一點,並且呈現週期性的變化。
BTC 價格達到1.5 萬美元時,套保需求較多,不少礦工可能把機器或幣賣掉買新的機器,那時候達到高峰;BTC 在2 萬~2.5 萬美元時,大家覺得行情來了,那時候不套保了,此時已經套到的礦工拍斷大腿;BTC 漲到三、四萬美元時,原來套保的人認命了;BTC 漲到五萬時,已經高於很多礦工的心理價位,很多從上一個牛熊週期進來的從業人員,也認為5 萬是一個階段性高點。因此,很多礦工到這個位置時,開始進行部分套保,把未來一年的電費提前鎖定,至少未來一段時間自己是安穩的。解決完基礎需求,剩下85% 的收益是不動的。
楊笑:
剛才吳總說的數據情況,跟我們自己執行的情況差不多。
剛開始我們也沒有套保預期,後來學了相關策略開始套保,結果套在低位,拼命拍大腿。其實我認為,只要達到自己的心理價位,就可以適度做部分的套保。我跟周圍的一些大礦工和小礦工都在說這個觀點:現在的挖礦,必須學會用金融工具(借貸等)對自己資產上一定利益進行提前鎖定。至於到底選擇在什麼位置加槓桿,做套保,取決於你對行情的預判,這個事情沒人能幫你做。 DeFi 也好,CeFi 也罷,金融工具只能給你提供項目選擇,但具體行情的點位判斷還需要你自己來做。千萬不要像以前只囤幣,不操作。另外,做了行情判斷之後,你也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Odaily:今年算力產品家族增加了一個很受矚目的重要成員——算力幣。幣安推出了BTCST,幣印發行了pBTC35A。據我們了解一些其它礦池也將發行算力幣。各位嘉賓認為,算力代幣化發展前景如何,能否打破挖礦行業的“黑匣子”?是否值得投資?
邱曉棟:
星火礦池目前沒有計劃要發行算力幣,但我們也在關注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
去年年底,就有很多人找星火聊過算力幣,也闡述它和DeFi 結合在一起可以產生一些新玩法。我們認為,算力幣,特別是基於以太坊發行的算力幣,去中心化代碼審計公開,這是非常「性感」的事情;把去中心化的雲算力搬到鏈上,投資者可以用買幣的方式,體會到礦工持幣收益的感受,
當然,算力幣有一定的風險。對於我們團隊而言,發幣合規性是首先要考慮的,也要考慮算力的穩定程度。經過這麼多年的挖礦,我個人認為沒有100% 穩定的礦場,不管是電力上,還是各種安全事故上。所以,算力幣如何做到穩定持續給付收益是一個大問題。
另外,用戶對於挖礦穩定收益分配的理解可能較少。大家不知道為什麼今天收益高,明天收益低,lucky 值是什麼東西。這些問題和風險是星火必須考慮的,因此我們也比較謹慎,暫時沒有計劃要發算力幣。
不過,我們也看到一些友商做的算力幣,覺得還挺「性感」的。尤其是幣印做的比特幣算力,還跟DeFi 一些池子合作,加入流動性挖礦,我們覺得挺會玩的。不過,目前算力幣溢價有點過高了,最後還是會回歸到真正的收益上。
吳迪:
首先聲明一下,BTCST 是登陸幣安的一個資產。幣安作為一個平台只是提供服務,打通資產與用戶的藩籬,我們為客戶提供一個選擇。如果包括星火等其他合作夥伴如果在這方面有想法,也歡迎來找我們。
挖礦本質上是系統不斷獎勵礦工,以維持系統安全。幾乎所有的幣種都有這個機制,因為不能信任第三方,只能激勵第三方做這個服務。由於這個激勵,我們要通過一種方式競爭這個激勵,競爭是有利潤的,就是挖礦的本質。
除非手續費完全足以維持自運轉,那麼系統的增發就不會停止。我覺得以太坊在這個方向走得很遠,其他的幣種還沒有看到手續費足以支撐系統的自動運轉,我覺得以太坊目前是做得是最好的。
挖礦其實是從資金到資產的投入。無論是資本還是個人挖礦,無非是把錢給了一個東西,變成另一個資產轉出來了。現在比特幣挖礦個人進去很難,至少要先承受足夠多的失敗才有可能成功。
如何把它標準化?一個行業的標準化,是決定這個行業能不能走得更遠的重要方式。之前云算力的標準化已經做得很好了,但過去做雲算力的群眾基礎、渠道基礎都不夠強,所以更多的還是一個To B 的生意。靠著三三兩兩的人脈,很難讓生意成功。
可以說,算力幣在雲算力的基礎上,往前又邁了一步。算力幣是公開透明的,並且明明白白的就是告訴用戶,我要賺取溢價;至於用戶願不願意承認議價,是用戶的問題;更好的溢價,意味著需要提供更好的資產和產品。當然,如何找到更多的人,提供流動性以及獲得流動性溢價,這不是礦圈最擅長的,而是交易所最擅長的,所以幣安在推動礦業標準化進程。
我們還是要強調,BTCST 不是幣安自有的,幣安也不會發行任何算力幣。我們歡迎大家來找我們合作,只要合適,只要能給我們的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我們的任務是通過我們更標準化的服務,以及更好的流動性平台,把流動性做起來,讓更多的人、資源進到礦業。
楊笑:
其實之前市面上,已經有一些老的算力幣,我們對這塊的態度跟星火類似,相對比較保守。
很多人看好算力幣,更多看的是幣本身的可炒作性,但對背後實體兌付的價值屬性關注得併不多。我們認為算力幣有以下幾個特性:
一是降低挖礦參與整體門檻。對普通用戶來說,目前參與挖礦確實是一個越來越難的事情,但如果通過Token 的方式,能夠更有效地參與到挖礦中,對於整個礦業起到了正向作用。
二是算力幣流動性較好。傳統的礦機和雲算力,雖然有一定的流動性,但是肯定沒有Token 那麼簡單。畢竟幣的買賣行為,更加順暢一些。
但流動性所對應的,也增加了投機性和風險,這也導致目前算力幣的溢價相對偏高。另外,挖礦在整個加密行業裡是相對合規的,這也是挖礦和炒幣的不同點。從這個維度上看,雖然算力幣增加了流動性,但同時也限制了挖礦本身的合規性和穩定性,因此需要權衡。
此外,算力幣抗風險能力較弱。目前的算力幣還是偏高功耗這種類型的產品多一些,加上溢價高,抗風險能力是相對比較差的。在目前的行情看起來,算力幣綜合收益還不錯;但當幣價下跌時,潛在風險會變大。
我們目前也比較期待算力幣能和DeFi 結合,產生一些新玩法,讓收益變得更可觀一些。如果算力幣只是讓大家的參與門檻降低、流通性增強,那在雲算力的維度上就可以適度滿足這些需求。比如,現在雲算力平台也打通小額的法幣支付及相應通道,滿足低門檻的相關屬性;在流動性上,我們也開放了對應的算力交易模塊;去年“312”大跌行情下,高功耗機器出現關機不再有收益的情況,我們也主動幫用戶置換成更低功耗算力,幫助用戶進一步降低投資當中的風險。
Odaily:近期,以太坊提出EIP-1559 提案,主張降低Gas BaseFee 費用,可能會影響礦工收入,幾家礦池也亮出了自己的態度。各位嘉賓如何看待EIP-1559 提案呢?
邱曉棟:
星火礦池肯定是反對的。我們也寫了很多文章分析EIP-1559 的問題,並沒有給網絡帶來彈性的提升,特別是Filecoin 創始人在直播時也說過這個問題。我們現在的用戶量比較大,所以也是代表礦工的發聲。可能以太坊目前生態的成就者是開發者、使用者,是生態為王的一條鏈,但不能忽視礦工的聲音。
當然,我們反對也並不意味著需要分叉以太坊,這個太陰謀論了。我們是不會帶頭做這種事情,吃力不討好,造成社區割裂,很沒必要。我們僅僅只是表達我們對網絡安全和整件事情的擔憂,代表社區生態發個聲,僅此而已。
吳迪:在我們看來,提案也好,各式各樣的方式也好,我們還是會聽取社區聲音。因為我們不僅僅是一家礦池,我們是交易所,有大量的持幣人,很多DeFi 項目在我們這兒也有非常深的應用。在EIP-1559 提案上,幣安沒有特別多的立場,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想听到各方的聲音。
我個人覺得,現在社區的討論還不夠充分。當社區討論更加充分的時候,大家一定會知道哪個東西是更正確的,或者是哪個時間點更正確。
楊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