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注:Polkastarter IDO 項目二級市場漲幅圖,圖片來自「Coin98Analytics」。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以法幣為基礎通證的區塊鍊網絡
DeFi 的爆發為區塊鏈世界構築了繁榮的鏈上生態,加密貨幣總市值也在近期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不過,與傳統的鏈下商業世界對比,如今的加密市場規模仍然很小,如果將一個個已然成型的區塊鏈生態比作一片群島,那麼傳統商業世界就是一片廣袤無垠的大陸。經歷了十餘年的發展,越多越多的傳統機構已意識到了區塊鏈技術所蘊含的巨大能量,價值從大陸向群島轉移正在形成趨勢。
本文的主角Public Mint 相信,這一趨勢之下必定蘊藏著極大的想像空間。
由於基礎體系截然不同,當前鏈上、鏈下世界的互通並不順暢,波動性帶來的不確定性導致許多傳統企業對使用加密貨幣望之卻步。穩定幣解決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問題,但Public Mint 認為,穩定幣的設計初衷並不是為鏈下商業所服務,因此大多數穩定幣並不能完全填補加密貨幣和法幣世界之間的鴻溝。
圖片描述圖片描述
注:Public Mint 網絡上線近半年,已順利產出逾700 萬個區塊。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資金進出及合規問題
作為公鏈,Public Mint 對所有人完全開放,使用該網絡僅需創建一個Public Mint 地址,用戶可通過Public Mint 的錢包終端來創建地址,上文提到了Public Mint 與以太坊兼容,因此未來任何與以太坊兼容的錢包都將可以在Public Mint 網絡上使用。
Public Mint 業務流程中最關鍵的環節是法幣資產的上鍊與下鏈。目前,Public Mint 已與200 餘家銀行機構達成了合作,這些銀行機構將配合Public Mint 完成資金的上鍊與下鏈,同時也將負責託管鏈下的法幣資金,這些資金均會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全額承保。
為了更直觀地展示其流程,我們來試著模擬一次完整的資金上鍊與下鏈操作。
如果某用戶希望充值資金,首先需要先完成KYC 認證(只有資金進出時才需要,單純的鏈上操作無需KYC),然後再按照操作指引將法幣資金轉移至Public Mint 的合作銀行,待銀行確認資金入賬後會立即向Public Mint 發送指令,該用戶的指定地址中隨即也將生成相應的錨定代幣。由於各家銀行機構針對不同的入金方式(ACH、信用卡、電匯等等)會有不同的確認流程,因此從轉賬到代幣生成會需要一定的時間,具體時長如下圖所示:
資金上鍊後,用戶可使用鏈上的錨定代幣自由轉賬或使用Public Mint 鏈上的各種應用。
當用戶申請提現時,指令將發送給Public Mint 的合作銀行,隨後資金將轉移至用戶指定的銀行賬戶,鏈上地址內的相應錨定幣餘額也將被銷毀。同樣,從申請提現到資金入賬會需要一定的時間,具體時長如下圖所示:
由於Public Mint 的業務勢必會涉及到大量的資金轉賬,合規問題將是該項目的重中之重。根據官方所給出的資料,Public Mint 註冊於美國特拉華州,且已在美國財政部下屬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註冊成為BSA 貨幣服務商(BSA Money Services Business),受該部門的監管約束。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MINT的價值捕獲
前文提到,Public Mint 網絡內的基礎通證是法幣,鏈上交易費用也將全部以法幣形式支付。換句話說,本週二IDO 所釋放的項目原生代幣MINT 並不會成為Public Mint 網絡上的基礎通證,那麼該代幣的價值又體現在哪呢?
綜合來看,MINT 代幣的價值將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治理,MINT 代幣的持有者有權利就Public Mint 網絡的未來發展發起提案或參與投票;
其次是手續費優惠,與以太坊相同,Public Mint 的鏈上操作(質押、轉賬、使用某些應用)也會產生相應的費用,持有MINT 代幣的用戶可享受一定的費用折扣;
最後,持有MINT 的用戶可以在參與Public Mint 即將推出的Earn Program 時拿到更高的收益。這裡需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Earn Program,該計劃旨在簡化用戶參與CeFi 及DeFi 的流程,用戶在將資金存在該計劃後將收到代表著本金+收益的合成法幣(USD+),此後即可獲得由一籃子CeFi 及DeFi 投資組合所產生的收益,就用戶體感而言類似於穩定幣挖礦。持有少量MINT 代幣的用戶將獲得全部收益的70%,剩餘30% 將歸屬Public Mint;持有大量MINT 代幣的用戶則可獲得全部收益的90%。
MINT 代幣的總供應量為2.5 億枚,本次IDO 公募所釋放的代幣數量佔總供應量的1%,共250 萬枚,價格為0.1 美元,沒有鎖倉限制。
二級標題
值得一提的是,二級標題
前景及挑戰
根據Public Mint 官方披露的路線圖,接下來該項目將很快整合USDC,Earn Program 則將於今年Q3 上線,Q4 的重點工作是支持歐元以及英鎊等更多幣種。
Public Mint 的創始人是美國知名科技新聞網站CNET 的創始人Halsey Minor,他也是如今的軟件即服務(SaaS)巨頭SalesForce 的早期投資者。豐富的商業履歷讓Halsey 能夠了解到傳統的商業世界究竟需要什麼,又在顧慮些什麼,透過Public Mint 的業務邏輯,我們能夠大致捕捉到Halsey 的設計思考。
然而,創意往往也伴隨著挑戰,Public Mint 自然也不會例外,簡單提幾點。
其一,Public Mint 宣布脫離以太坊等成熟公鏈,選擇了自行搭建一條新的區塊鍊網絡,其採用的IBFT 2.0 PoA共識機制極大地提高了網絡性能,交易確認時間將以秒為單位計算。但與此同時,脫離以太坊也意味著Public Mint 無法共享前者的安全性,新區塊鏈的安全程度及去中心化程度究竟如何尚需進一步觀察。
其二,區塊鏈的公開透明與傳統商業的隱私要求之間是否存在矛盾也值得進一步討論,Public Mint 網絡內的所有交易均會被永久記錄在鏈,對任何人均公開、可見,如果特定公司的地址被標記,其所有的商業動作也將暴露於公眾視野,這顯然不利於商業競爭。據稱Public Mint 已開始研究zk-SNARKs 隱私技術,但該方案具體何時落地並未被列入路線圖內。
諸多挑戰,仍待Public Mint 逐步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