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萌眼財經(ID:Meng-eyes),Odaily經授權轉載。
,Odaily經授權轉載。
我們的專欄作家說,如果美國在穩定幣交易中重新控制假名(似乎是有可能的),那麼可能會對加密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想像一下下面的場景:在2021年的某一天,金融監管機構宣布,所有穩定幣持有者必須經過驗證。那麼,加密貨幣生態系統會發生什麼呢?
目前,穩定幣的使用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假名的。也就是說,你或我都可以在一個沒有託管的錢包裡(即不在交易所)持有價值2萬美元的tether或USDC穩定幣,而不需要向這些穩定幣平台的管理者Tether或Circle提供身份驗證。我們可以把這2萬美元一起發送給其他用戶,然後由他們將幣轉到鏈上,且該鏈上的所有人都不需要揭示自己的身份。

穩定幣用戶唯一需要提交Tether或Circle KYC流程的點是,將穩定幣直接兌換成傳統銀行美元。或者反之,將美元存入Tether或Circle,獲得剛鑄造的穩定幣。在PayPal、Chase和Zelle等傳統的非區塊鏈型金融機構將所有支付鏈接到姓名和地址的世界裡,穩定幣網絡已經成為數字支付隱私難得的護城河。這也使得穩定幣出現了一些相當奇特的用途。CoinDesk的Anna Baydakova寫道,在莫斯科,一些中國灰色市場的服裝商販會用現金兌換成Tether來匯回利潤。從土耳其進口的烏克蘭公司則會使用Tether來規避外匯管制。此外,一個價值數百萬的龐氏騙局也是依靠Paxos標準(PAX)進行支付的。與此同時,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世界裡,不明身份的計算機程序正在使用USDC和其他穩定幣進行數十億美元的不受監管的金融交易。但監管機構會允許這種隱私護城河繼續存在嗎?如果此時此刻,美國財政部的洗錢監管機構金融犯罪執法網絡(FinCEN)的官員正在策劃如何控制穩定幣的假名呢?FinCEN可能會規定,從今以後,如果想獲得tether、USDC或任何其他官方穩定幣(TrueUSD、Paxos standard、Gemini dollar、Binance USD、HUSD),都需要申請一個經過驗證的穩定幣賬戶。那麼,這意味著要向Tether、Circle或其他發行商提供身份證照片、地址證明和其他信息。這對許多現有的穩定幣持有者來說,不會是一個大問題。因為使用穩定幣將價值從一個中心化交易所轉移到另一個中心化交易所的專業套利者可能已經進行了KYC。而把穩定幣放在幣安這樣的交易所的散戶也不會看到任何變化,因為交易所無論如何都已驗證了他們的身份。但考慮到每一次交易都需要有名字和地址的關聯,所以這肯定會對莫斯科的中國商人等灰色市場造成影響。此外,發行商本身也會感到不便。建設基礎設施以收集和核實所有用戶的身份,且不僅僅是兌換或存款的少數用戶的身份,成本很高。為了收回成本,像Tether和Circle這樣的發行商就可能會考慮引入費用。而所有這些都可能會使那些只想用穩定幣進行隨意匯款的人更難獲得穩定幣。而在DeFi的世界裡,則最能感受到這一影響的餘波。持有穩定幣的真人很容易被識別。但在DeFi中,穩定幣通常被存入由自主代碼控制的賬戶,或者智能合約,它們沒有任何底層所有者。所以目前還不清楚穩定幣發行商要如何在智能合約上進行KYC。Maker是最受歡迎的去中心化工具之一,市面上大約有著3.5億美元的USDC穩定幣。這些囤積的穩定幣是Maker的去中心化穩定幣Dai的抵押支持。此外,另有1.3億美元的USDC被存放在Maker的peg穩定模塊智能合約中。如果必須確定所有穩定幣所有者的身份,那麼這1.3億美元的穩定幣需要接受KYC檢查的實體是誰或什麼實體仍不明顯。Compound是另一個受歡迎的DeFi工具,目前有著16億美元的USDC和3.5億美元的Tether。出借人可以將穩定幣存入Compound智能合約,並向從合約中提取的借款人收取利息。流動性池是支撐Uniswap和Curve等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智能合約,同時也持有著大量的穩定幣。 Curve的流動性池目前包含價值12.5億美元的USDC和價值4.5億美元的Tether。

在最嚴格的情況下,穩定幣發行商可能會被要求切斷任何無法提供核實姓名或地址的實體。而這就意味著Curve、Maker和Compound智能合約都將被阻止接收穩定幣。鑑於生態系統對穩定幣的依賴,這將是對它的巨大打擊。 Compound、Curve和Uniswap可能會嘗試適應,用去中心化的穩定幣(比如像Maker的Dai穩定幣)來取代符合FinCEN的穩定幣,比如USDC。因為去中心化的穩定幣不依賴傳統銀行,所以它們也不太受FinCEN的支配。但請記住,Maker依靠USDC抵押來賦予Dai的穩定性。如果Maker像Compound和Curve一樣,不能再持有USDC,那麼Dai本身就會變得不穩定。所以Compound和其他依賴Dai的協議的可用性也會受到影響。想像一個更平和的場景,即FinCEN可能會允許智能合約的豁免。只要穩定幣是在智能合約中持有,而不是在外部控制的賬戶中持有,那麼FinCEN將允許穩定幣發行商為智能合約提供金融服務。這樣,大部分的DeF會像以前一樣繼續進行。不過這個選項也為不良分子提供了一個相當大的漏洞。要求平台驗證賬戶的全部原因是為了防止他們轉移非法資金。如果智能合約中持有的穩定幣可以免除KYC義務,那麼有進取心的個人就會將穩定幣轉移到智能合約層,從而刺激FinCEN的控制。一個中庸的方案是,FinCEN免除智能合約對穩定幣KYC的限制,但前提是智能合約本身要驗證所有與合約交互的地址的身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Curve如果想要獲得使用穩定幣的資格,就必須建立一個客戶盡職調查計劃。 Maker則必須對所有資金庫的所有者進行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