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經授權轉載。
最近,經常可以聽到主流媒體“需要流動性來拯救我們”的訴訟呼籲。
以信仰為基礎的混凝土開始顯示出時間的考驗和官僚主義的無能。平心而論,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法幣能夠經受住時間的真正考驗。英鎊是存在時間最長的法定貨幣,經歷了325年的風雨。但在這一過程中,它成功地流失了99.99%的購買力。二級標題
與英鎊不同的是,美元似乎仍處於輝煌時期,由於其“低波動性”和悠久的歷史,經常被金融精英們宣稱為可靠的價值存儲。它的總市值超過100萬億美元,包括各種層次的貨幣和債務工具,所以,它一定很安全,對嗎?乍一看,它似乎是安全的,而且如果它沒有壞,也就不用去修,對嗎?錯,這對大壩來說,並不是如此。雖然我很相信Bitcoiner的一句右銘“不要相信,要驗證”(don't trust, verify),但讓我們接受Pysh的建議,並將放大鏡依次指向美元大壩的這些潛在弱點吧。二級標題
首先,美元在1971年出現了黃金債務違約,被稱為“尼克松衝擊”。從那天起,美元的背後只有國王的法令,也就是貨幣的定義。需要注意的是,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會議後,整個全球貨幣體係都是以美元為支撐的,而美元大概是以黃金為支撐的。這就意味著尼克松衝擊不僅把美國扔到了法幣本位上,而且對整個全球都是如此。這意味著,不僅美元有了掛鉤,而且整個全球貨幣體係也是如此。而這可能是整個全球都負債累累,高達250萬億美元以上的原因。從上面的數字可以看出,美國政府每年的支出是6.65萬億美元,其中有3.2萬億美元因為收入不足而需重新印製。如果這是一個企業的數據,那麼這將被定義為大出血的資本。幸運的是,美國政府不玩自由市場的遊戲,只玩高度操縱和道德破產的遊戲。在這個遊戲場上,有效地利用資本是不受歡迎的,而且我們未來的親屬也不允許有任何債務限制。要想了解這到底是“從COVID-19開始”的曇花一現,還是一個持續性問題,最好還是看看美國債務佔GDP比例的長期趨勢。此外,還有一些美國政府已經接受了但目前沒有資金來支付的負債,俗稱“無資金負債”。美國債務時鐘顯示,從1960年到1980年,債務與GDP之比實際上有所改善。但在此後的40年裡,它絕對是爆炸式的增長。 2008年是大大加速問題的黑天鵝,而COVID-19自發的經濟窒息則是債務佔GDP比例永遠無法恢復的喪鐘。其次,看看美國的無資金負債,我們能否找到一些希望,讓這個預算難題得以解決。原來,政客們已經承諾為美國人大約158.9萬億美元的福利買單,但他們並沒有預留出這筆錢,因為很明顯,在美國政治中,你總是可以把問題拖到未來。可以說,在可預見的未來,美國政府的支出將超過其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