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碳鏈價值(ID:cc-value)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原文作者:Olga Kharif和Edward Robinson,Odaily經授權轉載。
比特幣很瘋狂,真的。特斯拉創始人Elon Musk只是把推特賬戶個人簽名改成「#bitcoin」,立刻刺激這個「加密貨幣之王」價格暴漲20%。
實際上,從2020年末開始,比特幣價格幾乎翻兩番,這一漲勢彷彿讓人重回三年前加密貨幣市場鼎盛時期。但是,2017年,比特幣價格在飆升至近20,000美元之後出現暴跌,價值更是縮水三分之二以上,當時幾乎沒有人認為比特幣會演變成對大多數交易有用的貨幣形式。然而,隨著最新一波過山車般動蕩之後,越來越多機構投資者開始猜測比特幣接受度會進一步提升,而且還能比黃金更好地對沖通脹,甚至可能動搖整個傳統金融世界。
1.為什麼比特幣會捲土重來?
2020年,由於新冠病毒疫情,全球金融市場出現劇烈震盪,“刺激”比特幣朝著主流邁出了很大一步。 2020年10月,全球支付巨頭PayPal Holdings Ltd.宣布允許客戶使用比特幣來購買商品和服務,一些大型金融機構也開始將資金投入到加密貨幣上,使旗下投資者更容易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添加比特幣。同時,全球許多國家開始向金融體系中註入大量流動性來刺激經濟快速復蘇,但這種做法也引發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爭論,結果越來越多人開始購買稀有資產黃金和比特幣,以避免資產縮水。
2.比特幣會是另一個泡沫嗎?
實際上,每次價格上漲都像是在考驗市場上真正的比特幣信徒,並引起公眾關注——2021年1月7日,加密貨幣總市值首次突破1萬億美元。如今,Robinhood和Revolut等炙手可熱的金融技術初創公司已經將加密貨幣作為日常交易的關鍵組成部分。儘管如此,投資加密貨幣仍然充滿很大風險,由於大部分加密貨幣投資工具還沒有受到監管,因此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許多加密貨幣市場價格很容易受到市場動盪影響。 2021年初,比特幣價格飆升速度之快令人瞠目,以至於使過去50年中幾乎所有金融資產繁榮週期都相形見絀。
3.誰在購買和使用比特幣?
像Mike Novogratz和Alan Howard這樣的知名基金經理已經在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上投資了數億美元。根據富達投資於2020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36%的機構受訪者已經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持有加密貨幣,60%的受訪者表示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感興趣(這一指標在2019年還不到50%)。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仍然是一個比較“清淡”的交易市場,那些控制大量代幣的“巨鯨”在加密候補市場上舉足輕重。根據研究人員Flipside Crypto的說法,根據數字貨幣分佈式賬本中追踪的匿名賬戶中,不到2%的“巨鯨”控制著95%的可用代幣總供應量,一旦“巨鯨”退出市場,很可能會在整個生態系統內引發漣漪效應。比特幣不僅是信徒們堅守的“共識理念”,但同時這一領域裡也有許多務實的金融操盤手們,所以一切都有可能發生。
4.比特幣對投資者到底有什麼吸引力?
簡而言之,貪婪和恐懼。比特幣的支持者認為,隨著機構投資者的加入,說明比特幣已經成為一種成熟資產。但也有人質疑,比特幣最近的漲勢究竟能否與傳統金融資產增長有相似之處?傳統資產(例如政府債券)收益率幾乎為零,有的甚至達到了負收益率,因此許多對沖基金開始尋找替代投資方案,此時他們發現比特幣價格不斷攀升,越來越多人擔心會錯過這一新興資產。儘管一些加密貨幣反對者不斷提醒比特幣將不可避免地再次崩潰,但許多人最近已經改變想法——似乎有足夠多的人開始相信比特幣。此外,市場上也展開更多討論,希望將比特幣納入為為對沖通脹風險和美元疲軟的合法對沖工具。
5.為什麼比特幣會黃金作比較?
作為一種稀缺資源,黃金一直以來都是抵禦通貨膨脹的有效對沖工具,而且在2020年8月時一度飆升至歷史高位。為了應對新冠病毒疫情,許多國家加快國庫印鈔速度,從而造成本國貨幣貶值,但礦工無法向市場注入黃金。比特幣之所以吸引人,部分原因在於它不受政府或其貨幣政策控制,而且供應量固定——比特幣在供應量方面受到的限制甚至比黃金還要嚴格。隨著各國政府和中央銀行展開實施“刺激措施”,也引發了許多人對通貨膨脹的擔憂,人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關注作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市場策略師稱,如果比特幣吸引的資金能夠達到目前投資於黃金的資金,那麼從長期來看,理論上,比特幣未來價格可能會超過146,000美元。
6.比特幣現在合法嗎?
對於那些具有市場直覺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可能更願意涉足比特幣,這是因為比特幣有更好的保護措施。當然,如果你忘記或丟失了密碼,那麼也會存在損失數百萬美元的風險。在過去的幾年中,比特幣還開發了更強大的金融基礎設施,有(帶有適當許可和憑證的)託管服務和交易服務,因此吸引了不少受監管的大型投資者。舉個例子,美國財政部已經提議要求銀行和其他中介機構保持加密貨幣交易記錄並提交報告,以驗證某些加密貨幣交易的客戶身份。此外,包括美聯儲和歐洲中央銀行在內的許多中央銀行已經開始研究如何將主權貨幣數字化,即開發央行數字貨幣。不過,美國財政部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認為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仍然與詐騙、洗錢、逃稅、網絡盜竊等活動有關聯。
7.到底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因2008年金融危機而生,是一種非凡的貨幣形式:比特幣不是一種您可以持有的貨幣,也不是由國家政府發行或支持的貨幣。比特幣及其模仿者的核心是一組軟件協議,用於生成數字代幣,比特幣難以偽造和重複使用,交易也是可追踪的。不過,比特幣僅在其共識範圍內才具有價值。
8.比特幣系統從何而來?
比特幣概念是在2008年由一個人或一群人使用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這個名字編寫的白皮書中提出,到目前為止,中本聰的身份仍然未知。實際上,在比特幣出現之前,許多線上游戲已經在使用虛擬貨幣了,但讓比特幣與眾不同的是其背後關鍵思想:區塊鏈。區塊鏈一種公開可見的、很大程度上能保持匿名的線上分類賬本,能被用於記錄比特幣交易。 2017年,狂熱席捲了加密貨幣市場,當時比特幣從789美元飆升至19,000美元,成千上萬人在“初始代幣發行(ICO)”中兜售代幣,但隨著熊市到來讓許多人虧損。
9.什麼是區塊鏈?
想像一下,如果您使用銀行進行在線上轉帳會發生什麼情況?他們首先會驗證您是否有足夠的資金,然後從由銀行自助維護的帳戶減去相應的資金數量,接著你的賬戶餘額會在一個巨型數據庫中發生變化,然後會被貸記到另一個數據庫中。即便您登錄到所謂的、自己的帳戶,但交易其實完全受銀行控制,你只是到交易結果而已。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您相信銀行可以取出適當的金額,並且相信銀行不會再花費這筆錢。區塊鍊是執行這一系列交易跟踪功能的數據庫,唯一不同的是,整個過程沒有銀行或任何其他中心化機構參與。
10.誰在執行比特幣銀行功能?
比特幣交易都是在去中心化網絡上達成共識而完成的,人們可以通過提供電子“錢包”服務的站點進行比特幣交易,這些站點將數據上傳到區塊鍊網絡,新交易會被捆綁在一起,然後廣播到整個網絡,以供所謂的比特幣礦工進行驗證。 2020年,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也就是比特幣網絡分發給礦工用於驗證交易的新比特幣數量減少一半,許多人認為這是比特幣價格復甦上漲的原因之一。比特幣區塊獎勵減半每三到四年發生一次,旨在減緩新比特幣的開採速度,如果全部2100萬枚比特幣被全部挖出之後,挖礦生產將完全停止,但整個過程估計要到2140年才能實現。到2020年底,市場上已挖出的比特幣總數超過1850萬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