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大本營(ID:blockchain_camp)
區塊鏈大本營(ID:blockchain_camp),作者:James Surowiecki,譯者:火火醬,Odaily經授權轉載。2010年5月22日,一位名為拉斯洛·漢耶茨(Laszlo Hanyecz)的比特幣開發者買了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貴的一頓飯,他花了1萬枚比特幣請人幫自己從Papa John's(棒!約翰)取了兩個披薩。從目前1枚比特幣的價值超過3萬美元的情況來看,這兩個披薩的價格,現在看來,約高達3億美元。當然,現在不會再有人這麼莽撞地用比特幣去買披薩這樣普通的東西了,否則未來不知道要損失多少錢了。在漢耶茨揮霍這麼多比特幣之後的幾年裡,比特幣已經從一個有趣的去中心化金融實驗一躍成為十年來表現最好的資產。自2010年以來,比特幣價格漲幅超過1000000%,僅去年一年就暴漲了220%。所有的金融網站都會花大篇幅介紹比特幣行情。保羅·圖多爾-瓊斯(Paul Tudor-Jones)、斯坦利·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和比爾·米勒(Bill Miller)等傳奇投資人也都十分看好比特幣的發展前景,Square和MicroStrategy等公司也紛紛將企業資金投入到比特幣中。儘管比特幣具有極高的風險和波動性(僅上週五到本週一下午這段時間裡,比特幣就下跌了25%),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已經成為金融俱樂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現在更是被許多人視為黃金等資產的潛在競爭對手。但與此同時,我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比特幣完全喪失了其存在的初衷。畢竟,比特幣最初並不是作為一種投機資產而設計的。其設計初衷是成為一種貨幣、一種新的交易媒介,人們可以並且將會使用它來進行日常的交易(這也是我們將其稱為加密貨幣的原因)。當比特幣在2008年的一份白皮書中首次問世時,其神秘的創造者(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將其形容為“一種純粹的點對點的電子現金,可以協助在線支付從一方直接發送到另一方,中間不需要經手任何金融機構”。他將比特幣稱為“一種基於加密證明(而非信任)的電子支付系統,允許任意自願雙方間進行直接交易,而無需信任第三方(比如銀行或信用卡公司)”。而這也正是漢耶茨在2010年的那一天所做的事情:在沒有任何第三方參與的情況下,直接從自己賬戶向另一個人賬戶支付費用。或許,他確實毫無遠見地做了一個極為失敗的投資決定,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使用比特幣的方式完全符合其設計初衷。雖然大家現在似乎已經淡忘了,但是最初,比特幣的初心是要成為一種新型貨幣。借助其獨特的不可追踪性,人們可以廉價且匿名地進行商業活動。因此,它可以挑戰所謂的法定貨幣霸權,如美元(由政府發行)。同時,由於比特幣設計數量固定(截至2140年,將共有2100萬枚比特幣,且數量不再增加),因此,人們在使用時不必擔心通貨膨脹會導致其貶值。這種賽博朋克式幻想令很多人都深深著迷。就在2018年,Twitter首席執行官兼Square創始人傑克·多爾西(Jack Dorsey)表示:“世界最終將實現單一貨幣,我個人認為這一重任將會落在比特幣身上”。即使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有很多專家在大肆宣傳比特幣革命性的可能,並以“PayPal計劃在2021年協助其商戶實現以加密貨幣進行交易”等事例作為正在發生變革發生的證據。囤積比特幣,並將其視為投機資產的人的越多,比特幣作為貨幣的吸引力就越小。然而現實是,比特幣從未真正發揮過貨幣的作用。從一開始,比特幣交易中就只有一小部分是用於實際商品和服務的——而在這小部分交易中,又有許多商品和服務都是非法的,比如毒品和在線賭博業務。大多數比特幣交易都僅僅是單純的交易而已:人們只是單純地購買或出售比特幣。例如,區塊鏈分析公司Chainalysis發現,在2019年的前4個月,只有1.3%的交易涉及到具體商家。而隨著比特幣價值的飆升,這一趨勢只會愈演愈烈。但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圍繞比特幣的投機熱情高漲,但在過去的兩年裡,其交易總量僅是略有上升。與電子銀行和信用卡交易的總量相比,比特幣的交易總量幾乎不值一提。現在平均每天會進行約32.5萬筆比特幣交易,而信用卡交易量約為每天10億筆。比特幣未能實現其作為一種貨幣的初衷,這與其實際工作方式有關,最明顯的是,比特幣的設計導致其處理交易的速度非常慢。例如,Visa一秒鐘可以處理約6000筆交易,且有額外能力處理數倍於此的交易。但是比特幣僅能處理七筆。因此,比特幣交易通常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如果你想在當地便利店使用比特幣,甚至是在網上買東西的話,就有點力不從心了。此外,在不同時期,比特幣的交易費用也高得驚人。在上一次比特幣熱潮期間,也就是2017年,每筆交易費用竟高達55美元,雖然此後費用曾大幅下降,但就在去年5月,用比特幣購買東西的費用成本也超過了6美元。如果你是要做投資的話,這或許也沒什麼問題;但如果你僅僅是想買個披薩的話,就大可不必了。然而,比特幣要想作為一種貨幣,更根本的問題在於——比特幣的供應是受控且有限的。由於供給是有限的,所以當對比特幣的需求上升時(比如說,人們都想要通過購買比特幣來迅速致富),比特幣的價值也會上升。因此,如果你相信自己手中的比特幣會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越來越值錢的話,那麼把它花在披薩上是十分愚蠢的;你應該把它儲存起來,然後在價格上漲時再賣掉。而如果你不用消費比特幣也能過得很好的話,就更沒有非花它不可的原因了。這樣一來,囤積比特幣,並將其視為投機資產的人的越多,比特幣作為貨幣的吸引力就越小。和黃金一樣,比特幣的價值在於人們認為它有價值:你買它是因為你認為將來會有人花更多錢來買它。比特幣以加密貨幣作為起點,卻在加密資產的路上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