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萌眼財經(ID:Meng-eyes),Odaily經授權轉載。
概要
,Odaily經授權轉載。
,Odaily經授權轉載。
對於一些人來說,加密貨幣的概念與非法活動是緊密相連成的。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巨鯨們與此關係不大。比特幣在2017年之前最大的推動力可能是關於非法市場絲綢之路的新聞。一旦世界發現了一個可以發送無法追踪的資金來購買毒品和武器的線上場所,它將永不回頭。比特幣吸引了大批新的追隨者,但好的和壞的都有。不幸的是,這種爆炸性的公眾意識為比特幣創造了很多負面的含義。在2016年之前,大家對比特幣聽得最多的就是價格經常波動,而且常常被用來資助非法活動。二級標題
2019年,Foley等人的一篇論文發現,高達26%的比特幣用戶和高達46%的比特幣交易與非法活動有關。這些類型的交易在2017年佔了相當於70億美元的比特幣和760億美元的交易量。一些實體甚至專門為這種目的出售其服務。反洗錢公司(AML)AMLBot就利用其算法追踪哪些地址和比特幣交易參與了非法活動。事實上,這種工具已經表明,加密領域的監管趨勢很可能會減少“黑”加密地址的數量。 AMLBot告訴BeInCrypto:“我們認為,由於監管的深化,以及各大交易所嚴格的反洗錢/KYC政策,黑地址的數量會在2%左右波動。無論交易所外發生什麼,在交易所內BTC地址都在淨化。”AMLBot的犯罪查詢方法會給與犯罪相關的比特幣打上標籤,包括非法市場,勒索軟件攻擊,被盜幣等。該技術標記出了非法比特幣的風險。
洗錢很難,但犯罪分子總會找到辦法。 AMLBot給BeInCrypto舉了一些例子:“鑽洗錢的漏洞還是很多的,比如點對點交易所、DEX、反洗錢/KYC政策薄弱的交易所等。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幣打折出售。”在2019年Foley的研究中,“臟”比特幣的定性需要通過一種類似算法,即Union-Find算法。這種流行的追踪資金的方法會比較交易和地址,以自動估計標記資金的來源和目的地。因此,即使這70億美元的非法比特幣今天仍在流通,也會被如今近7000億美元的更大的比特幣市值稀釋(將該非法比特幣的比例降到約1%)。事實上人們發現,有關比特幣的犯罪率正在逐年大幅下降。截至10月,2020年的加密犯罪已經降至18億美元,而上一年的犯罪金額高達45億美元。怎樣才算是“臟”比特幣?
這樣做的結果是,許多合法和無辜的用戶最終將得到被標記為“臟”的比特幣。可以這麼說,與此類活動有關的犯罪活動從此將會銷聲匿跡。這些巨額數字的另一個問題是,要怎樣將錢包定性為“骯髒”的。例如,AMLbot就會對與不使用或使用不良KYC標準的市場相關的錢包進行標記。同樣,一些場外交易或P2P服務,如Local Bitcoins(最近宣布將關閉幾個州的業務)也可以使一個地址符合被標記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