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升溫背後的供應價值邏輯| 烤仔星選
话说区块链
2021-01-19 02:43
本文约181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7分钟
如果將互聯網升級為廣泛採用的全球網絡效應正在類似地推動比特幣向全球所有權發展,那麼我們完全可以開始使用比特幣還為時不晚。實際上,我們可能還很早。

目前我們看到比特幣價格上漲,感覺就像是錯過了暴富的機會。但是,許多個人和機構都認為比特幣才剛剛開始升溫。那麼,是什麼促使比特幣的價格如此之高,又如何能夠繼續上漲到這些水平之上呢?或許我們可以從比特幣經濟學的主幹:供求關係來理解。

供需關係

預測未來價格的問題源於預測供求的關係對比。比特幣的獨特之處在於其供應時間是已知的。它嵌入在任何人或組織都無法更改的軟件代碼中。在這一規則規定中,比特幣的新供應量每四年減少一半。第一次挖礦減半發生在2012年,當時挖礦量減少了一半,大約每10分鐘釋放25個硬幣。 2016年,它又被切成兩半,每10分鐘產生12.5個新硬幣。 2020年5月,發生了最近的減半,這意味著現在每10分鐘僅創建6.25個新硬幣。簡而言之,隨著時間的流逝,新來的比特幣供應變得越來越稀缺。

我們可以將比特幣的機制與汽車價格進行比較。如果對汽車的需求大量增加,最初將出現短缺,價格將飆升。但是,汽車生產商可以通過製造更多的汽車做出回應。一旦有了新的汽車供應,價格就會回落。

現在,想像一下如果嚴格限制新車供應會發生什麼:每年只能生產1000輛新車。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汽車可行駛,因此價格會上漲(而不是回落)。如果我們走得更遠,將新車的年供應量減少一半,從而每年只能生產500輛新車,該怎麼辦?隨著人們開始意識到擁有汽車變得越來越困難,這可能導致汽車價格狂躁。

這種價格上漲的狂熱實際上是比特幣在2012年至2013年,2016年至2017年以及迄今為止在2020年至2021年所發生的事情。比特幣的供應在四年期間保持不變。然後,突然將其減半。起初影響很小,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比特幣,越來越多的買家追逐越來越少的新供應。

比特幣價格的指數增長可能有點難以把握,所以讓我們看看圖表的樣子。以下是2010年至2014年的比特幣,指數增長階段以紅色圈出:

這是另一個圖表,顯示了2010年至2018年比特幣的價格。請注意,2013年以來的指數價格上漲(紅色圓圈)現在看起來微不足道了。 2017指數增長階段以藍色圈出:

最後這張圖表,可讓我們了解到當今的價格水平。當前的指數價格上漲以綠色圈出,而2013年和2017年的價格上漲分別以紅色和藍色圈出。請注意,第一次上升只是雷達上的亮點,而第二次上升也開始顯得微不足道:

吻合吻合花旗銀行古根海姆古根海姆摩根大摩根大通則聲稱14.6萬美元,目前上升趨勢還在繼續。

這難道不是真的嗎?

比特幣可能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因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幾乎所有的新技術都首先在富人和人脈相通的地方提供給其他人。電視,汽車和計算機最初是由超級富豪擁有的,後來才由群眾擁有。同樣,幾乎所有新投資都首先可用於前1%。大多數公司首先是由風險資本家和合格投資者私人投資的,後來才通過股票市場公開上市。

比特幣扭轉了這一趨勢。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的任何人獲取。在某些方面,普通人比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更容易將其財富存儲在比特幣中。雖然普通人可以簡單地下載應用程序併購買比特幣,但貝索斯可能需要與大型比特幣交易所建立直接關係,並需要一項複雜的計劃來保護價值數億美元的比特幣。儘管不是全人類都可以使用(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連接互聯網),但比特幣是我們一生乃至現代歷史上使用最廣泛的早期技術。

當然,比特幣並不能保證成功。在早期,互聯網不是保證,印刷機也不是保證。但是,比特幣的全球分散性質使其很難被殺死。它沒有領導要攻擊或賄賂。這不是一家可以過度利用和倒閉的公司。它不依賴於幾個主要客戶,也不能僅僅因為世界領導者不喜歡它而被解散。比特幣之所以繼續存在,是因為全球各地的人們和公司都在使用它並在365年7月24日進行工作。

儘管全球比特幣的採用尚不確定,但無論在價格還是用戶數量上,它都以指數級的速度持續增長。互聯網在早期也遵循類似的路徑。在某一時刻,全世界只有不到5%的人可以使用互聯網。由於所有權級別較低,因此互聯網比今天慢並且用處不大。當前,約60%的全球人口是活躍的互聯網用戶。目前,全球比特幣所有權僅佔全球人口的不到5%。如果將互聯網升級為廣泛採用的全球網絡效應正在類似地推動比特幣向全球所有權發展,那麼我們完全可以開始使用比特幣還為時不晚。實際上,我們可能還很早。

话说区块链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