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的進程加速,特別是後疫情時代,數據在全球經濟運轉中的價值日益凸顯。 2020年3月底,數據被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中央文件中,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經典生產要素並列;4月,區塊鏈首次被納入“新基建”範疇,進一步凸顯了在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下,區塊鏈助力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
近期,微眾銀行發布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技術探索:破解數據隱私保護與治理難題
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基石在於“多方信任”, 區塊鏈作為傳遞信任的機器,能夠為數據可信流通和安全使用提供全新的信任連接方式。微眾銀行自2015年佈局聯盟鏈以來,構建了面向數據要素市場的全棧技術架構,並在此基礎上提供數據的安全存儲、可信傳輸、協同生產等一系列數字化基礎設施,釋放數據生產力。
2020年,微眾銀行發布了WeDPR數據隱私保護白皮書,並圍繞公開可驗證密文賬本、選擇性認證披露等隱私保護核心業務場景,開源WeDPR核心算法組件與全平台SDK,以推動降低隱私保護技術使用門檻,快速滿足金融、供應鍊等對數據安全有嚴格要求的行業,在數據驗真、數據融合方面的業務需求。
此外,微眾銀行在2020年也正式開源跨鏈數據協作平台WeCross,實現不同區塊鏈之間的安全連接與可信協作,並圍繞跨行業、跨機構、跨地域等不同應用場景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有效促進不同區塊鏈之間的信任傳遞和商業合作。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產業應用:落地案例覆蓋國計民生,推進全行業融合發展
目前,微眾銀行已在智慧政務、監管科技、版權保護、社會治理等關乎國計民生的業務場景中,落地區塊鏈技術的具體應用,推動可信數據的流通、融合。
2019年12月,微眾銀行攜FISCO BCOS入駐國家信息中心頂層設計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推動FISCO BCOS成為BSN中首個國產聯盟鏈底層框架,促進各行業創新應用加速落地,適配工作已於2020年4月完成。目前,FISCO BCOS生態內9個項目入選BSN官方指定應用。
2020年5月,澳門特區政府和廣東省啟動的粵澳健康碼跨境互認系統,基於FISCO BCOS研發,並採用微眾銀行區塊鏈開源的實體身份標識及可信數據交換解決方案WeIdentity,首次實現了粵澳防疫數據互信互認。這種由用戶自行驅動的數據提交和核驗機制,有效促進數據要素在用戶知情、授權和主導下的跨地區流通。截至2020年12月,持粵康碼通關憑證通關累計服務3810萬人次。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生態共建:打造最大最活躍國產開源聯盟鏈生態圈
作為FISCO BCOS開源社區重要的發起者和推動者,微眾銀行積極參與區塊鏈生態共建。目前,FISCO BCOS開源社區已匯聚超2000企業及機構、逾4萬名社區成員共建,發展成最大最活躍的國產開源聯盟鏈生態圈。社區內數百個應用基於FISCO BCOS研發,其中,超120個在生產環境中穩定運行,覆蓋政務、金融、公益、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
同時,微眾銀行積極圍繞FISCO BCOS構建區塊鏈人才培育體系,入選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重點領域人才評價支撐機構名單”,與其共同打造以人才研究、人才培訓、人才評價、人才服務為核心的區塊鏈產業人才創新培養體系,並參與製定全國首份區塊鏈崗位能力要求權威標準——《區塊鏈產業人才崗位能力要求》。通過與全球20餘所知名院校開展課題研究和課程合作,微眾銀行已培育超2000人次的FISCO BCOS 專業人才。
近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受權發布了參與1+X證書製度試點的第四批職業教育培訓評價組織及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名單,由騰訊雲聯合微眾銀行區塊鏈打造的《區塊鏈應用軟件開發與運維》證書入選第四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
在標準建設方面,微眾銀行積極參與到ISO、IEEE等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區塊鏈標準制定工作中,從整體上助力我國提昇在國際區塊鏈標準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並持續協助國內政府及監管機構制定國內的技術標準。 2020年12月,微眾銀行參與編寫的IEEE 2418.2-2020《IEEE Standard for Data Format for Blockchain Systems》正式發布實施;同年,參與製定的金融行業標準《金融分佈式賬本技術安全規範》(JR/T 0184—2020)、《 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JR/T 0193—2020)、《多方安全計算金融應用技術規範》(JR/T 0196—2020)由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由微眾銀行牽頭編寫的《區塊鏈隱私保護規範》也被工信部列入2020年“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