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碳鏈價值(ID:cc-value),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碳鏈價值(ID:cc-value)
碳鏈價值(ID:cc-value)
原文作者:Coinbase前高管、美國貨幣監理署代理署長Brian Brooks
去中心化交易;
碳鏈價值原創團隊編譯
1962年,《大眾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設想未來將會出現自動駕駛汽車——結果,現實比任何人所預期的來得早,對於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者來說,他們還沒來的及適應行業變化,自動駕駛汽車時代就已經到來了。
當前絕大多數汽車法律法規內容都局限在限速、發出信號、酒後駕駛等方面,基本上是為了防止具有潛在危險的駕駛員、而不是潛在危險的汽車而設計。然而自動駕駛汽車帶來了新風險,這些風險在傳統法律規則中從未考慮過。正如知名科技媒體《連線》此前所提出的一個問題:
「誰在監管自動駕駛汽車?基本上,沒有人」。
相似地,銀行業務也在向前發展。由去中心化金融(DeFi)技術驅動的全新業務模式已經出現,但是就像最初交通行業監管者設定道路法律規則只考慮免受駕駛員侵害一樣,目前的銀行監管法律法規主要還是為了防止人為過失。
在美國貨幣監理署辦公室,我們要求每家銀行都必須要設立負責合規安全的管理人員崗位,例如首席風險官和首席審計執行官;我們限制銀行可以給自己高管提供貸款的金額;我們甚至會讓一些銀行員工「輪崗放假」,以便其他人可以坐在辦公桌前查明潛在欺詐行為——雖然我們將這些措施稱為銀行監管,但實際上是在監管銀行。
然而,DeFi扭轉了一切。利用區塊鏈技術,DeFi可以在無需人工幹預情況下提供金融服務。舉個例子,使用基於供求關係算法得出的利率就能創建貨幣市場,但在傳統銀行里,設定利率通常需要由專門的利率委員會來執行。此外,還有許多其他DeFi項目,包括:
去中心化交易;
允許用戶在沒有經紀人的情況下進行交易;
無需信貸員或信貸委員會參與即可執行貸款合約協議。
儘管這些「自動駕駛銀行」誕生時間不長,但規模並不小,此類銀行很可能會在自動駕駛汽車開始風靡之前成為主流。
但是,「自動駕駛銀行」面臨著與自動駕駛汽車相同的挑戰和機遇。
在機遇方面:
通過算法,儲戶可以獲得非常全面的利率信息,因此可以選擇提供最佳利率金融機構;
通過軟件,金融系統可以做出最合理的信貸業務決定,判斷是否可以對某些借款人放款,繼而消除了「人為歧視」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