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出品| Odaily(ID:o-daily)
過去幾個月,比特幣價格持續攀升,不斷刷新歷史新高,目前在27000 美元附近震盪。三個月增持10 萬枚比特幣的灰度給仍在觀望的投資者上了一課。
在2020 年疫情肆虐,美聯儲不斷印錢,不投資=手裡錢變少的大背景下,各類主流金融資產在過去一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拉升表現,但作為眾人心中避險聖物的黃金年初至今的漲幅僅為23%,比特幣漲幅則達到275%,同時,比特幣的流通市值超過7300 億美元,躋身全球前十名的資產。
於是,不少曾經唱衰比特幣,認為“全都是泡沫”的華爾街巨鱷陸續“醒悟”,佈局的積極性更勝以往,摩根大通分析師就表示,不少家族理財辦公室等基金正在出售其持有的黃金ETF,轉而投資比特幣,11 月基金減持了93 噸黃金,價值約50 億美元,有趣的是。查詢發現,同期灰度的比特幣信託資產則是增長了近40 億美元。
當然,並不是所有專業機構都如此後知後覺,聰明的錢總會提前佈局。無論是機構投資者還是一般投資者,如果要選擇數字資產,都一定希望將手裡的錢放到安全可信賴、專業背景強、同時深耕垂直行業、了解原生加密金融產品的平台裡。
這樣的機構在這個垂直行業裡確實不多,Amber Group 則是其中的佼佼者。
站在2020 年的尾巴,2021 年的伊始,Odaily有幸採訪到了Amber Group 聯合創始人兼CEO Michael Wu,他對行業起伏中Amber Group 業務保持快速而穩定增長的背後原因做出了解讀,並從專業視角對明年和未來的行業發展趨勢、潛在機遇、投資機會做出了判斷。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Amber Group 從2017 年的創始團隊起步,到如今成為在全球有接近200 人的團隊、提供超2300 億美金交易量、數十億美金月均交易量、超3 億美金管理規模的全球化加密金融智能服務提供商,從開始創業的AI 算法切入交易,到提供資管理財、交易、衍生品、借貸、流動性等方面的綜合服務,經歷了行業完整的周期,一直保持著競爭力和產品的迭代能力。這在創業易、守業難的加密行業非常難得,Amber Group 是如何做到的呢?
提供專業服務+適應原生創新
有意思的是,Amber Group 的前身起源於一群同事朋友間的兼職創業項目。 Amber Group 的6 位創始人都是在歐美名校留學的華人,畢業之後加入了高盛、摩根斯坦利等華爾街投行或是彭博這樣的金融科技公司。
2014 年底,他們開始探索嘗試包括機器學習、神經網絡之類的前沿算法如何應用於金融交易,後在2017 年底辭職,全心投入加密金融業務,成立了Amber Group。
17 年左右,加密行業的從業者相對專業背景都比較薄弱,Amber Group 很快就通過提供專業交易服務獲得了競爭優勢,不過其實同期也有一些來自華爾街對沖基金的團隊入場,卻鮮少有在加密市場長期如魚得水的,不少已經主動或被動離開了行業,很少有像Amber Group 這樣能夠堅持到今天的。
對此,Michael 表示,加密市場還是非常年輕,很多基礎設施就是在過往兩三年搭建起來的,這個行業有自己的獨特性。加密金融相對傳統金融,是一個迭代速度更快、更開放、創新的環境。所以儘管專業背景是優勢之一,但長期來看,必須要適應和學習這個行業獨有的創新模式。
許多的傳統金融產品的模式是無法完全被照搬到加密金融的,因為加密市場天生的全球化屬性,同時7 天24 小時無休,它是一個特殊的市場。即使是複制傳統金融的模式,也需要再創新,Michael 舉例說到,期貨到加密金融之中就能衍生出各種各樣不同的期貨deliverable/undeliverable,甚至像perpetual swap 這樣的一些產品,期權也一樣。
Amber Group 一直處在探索前沿趨勢,從18 年就開始參與DeFi生態,是最早涉獵期權結構性產品等衍生品的服務商,Compound 剛剛上線的時候就找到了Amber Group,Amber 也很快成為了他們的流動性提供商,Michael 表示:Amber Group 的團隊一直都很注重這個行業科技金融的發展,和原生的創新。如果有傳統用戶想參與DeFi 應用,Amber Group 也會在保持風控的同時,提供定制服務。
風控、合規、堅持中性策略
當提到加密金融機構時,投資者一般會先想到借貸業務,國內礦工的借貸需求是長期存在的。一方面,在資產端,他們會源源不斷地挖出新的幣,另一方面在負債端,他們需要繳電費、繳運營成本,採購更多礦機等,甚至去通過負債進行投資。
Michael 表示,資產端是加密貨幣,負債端是法幣,這樣的錯配導致礦工一直有基於數字貨幣的借貸的業務需求,這個需求肯定是隨著市場的起伏而不斷變化的,因為這個需求的本質是加槓桿。而通過抵押借貸的方式,等於是說是再加一層槓桿地加重這種錯配。
大家都知道,在市場行情比較好的時候,投資者會有加槓桿,在市場相對走熊、行情比較慘淡的時候,會有去槓桿行為,甚至在市場暴跌的時候會有劇烈的去槓桿行為。所以藉貸業務的核心在於風控,很多人覺得借貸是邏輯簡單的業務,但真正做好的核心在風控。
其實不止借貸業務,加密業務的通性就是這樣,在這樣一個有巨量波動、流動性劇變的市場,能不能完整及時做好風控,是能否長期做好這個業務的基點。
這個行業裡有太多團隊和業務曇花一現,Amber Group 在業務上一直注重的都是長期、穩健、保護客戶。
Michael 告訴Odaily:我們最初就已經理解,Crypto 本身是一個全球現象,一開始就是穿越國界的,這意味著任何人在全球任何地方,只要有網絡,就能獲得加密金融服務。我們今年主要做的,就是把產品化、平台化、規模化的這樣的戰略升級進行落地,讓Amber Group 盡可能多的滿更廣泛用戶的需求。
與行業巨頭共舞創全球合作網絡
Amber Group 的股東包括Paradigm、Pantera、Polychain、Coinbase 等海外頂尖Crypto Fund,國內專注於加密資產和區塊鏈投資的Dragonfly、Fenbushi,也有梅花天使、界石投資等VC,還包括前任香港交易所董事會主席Ronald Arculli 等高淨值個人,其中絕大部分也同時是Amber Group 的客戶。這也讓Amber Group 形成了自己穩定的客戶網絡。
例如Amber Group A輪融資的領投方、矽谷知名加密貨幣基金Paradigm,就一直在使用Amber Group 的交易執行服務和衍生品服務,基於對Amber Group的認可,他們也不斷把自己的portfolio company 推薦過來,這些公司的高管也成為了Amber Group 的客戶。
除了服務於這些全球的機構客戶、頭部基金、項目方,行業外的傳統資管,跨國企業等,Amber Group 也與他們之中的許多公司達成了業務上的合作。
比如Amber Group 極度重視的安全及託管層面,他們與跟Fireblocks(知名加密安全公司)一直是深厚的合作夥伴,在資管層面,Amber Group 與股東Fenbushi 也就是現在的gf.network 一直有業務合作。以及像前文提到的,Amber Group 早在18 年就開始探索DeFi 領域,與Compound 達成了很多合作。
Michael 還透露,另外的很多重磅合作夥伴,因為互相有保密協議的原因,不能透露名字,其中包括一些管理規模上百億美金級別的傳統的資管企業和巨型的跨國企業,Amber Group 很多時候會根據他們的需求探索新的業務模式,並且複制和規模化,因為現在正在有很多傳統機構進入這個新興行業。
Paul 還表示:“我們仍處於加密市場週期的較早期。許多企業仍在解決拓展、流動性獲取等問題。我們即將進入下一階段,在此階段,用戶體驗和開發者工具將使創業者能夠在去中心化技術上構建“殺手級”的應用程序。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展望加密市場未來:潛力無限
對於加密資產的未來,Michael 充滿信心。他向Odaily表示,短期一兩年之內,加密資產的配置需求已經是成立的,而且這個需求必然會更加旺盛,越來越多機構、高淨值個人、家族基金等一定會將加密資產作為一種另類資產配置到他們的投資組合之中。這就給加密資產和圍繞它提供資管服務及相關金融服務的平台,帶來了很大的機會。
中長期來說,加密金融的應用場景十分廣泛,不僅局限於目前的交易、理財、借貸和基本的衍生品。 Michael 認為首先它會下沉到支付層面,會下沉到結合實體的跨國支付、貿易融資這些層面,加密資產的邊界也會不斷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