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Odaily經授權轉載。
區塊律動BlockBeats(ID:BlockBeats)
Ripple 的前身:RipplePay
,Odaily經授權轉載。
即便提前對外公佈自己收到了SEC 起訴函,Ripple 也沒能擋住恐慌的投資者砸盤離場。
除了暴跌的幣價,監管機構正面「狙擊」XRP 帶來的負面影響,仍在發酵。與Telegram 和Kik 不同,SEC 在這次針對Ripple 的訴訟中直接點名Ripple 兩大核心人物:CEO 布拉德·加林豪斯(Brad Garlinghouse) 和聯合創始人克里斯· 拉森(Chris Larsen),直指兩人未經註冊發行代幣籌集資金,並通過坐莊的方式操控XRP 幣價獲利超6 億美元。
而在SEC 公開的71 頁起訴文件中,並沒有提及傑德·麥卡勒布(Jed McCaleb) 的名字,在過去幾年時間裡,這位拿到95 億枚XRP 的聯合創始人,已經向市場拋售了數十億枚XRP,而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恆星幣(Stellar)的聯合創始人。
圖片描述
200 億XRP 分配給了三位團隊成員,極少數人掌握了大量籌碼,當年Ripple 發生了什麼?
Ripple 的前身:RipplePay
Ripple 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04 年,由開發者瑞安·富格(Ryan Fugger)創建的項目「RipplePay」,核心是建立一個能夠取代銀行金融體系的點對點支付網絡,聽起來跟比特幣非常類似。
圖片描述
2011 年,比特幣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RipplePay 似乎也遇到了瓶頸,因為信任鏈條中的每個環節不總是可信的。同年5 月,比特幣早期開發者傑德·麥卡勒布加入公司,可能就是為了解決項目存在的「缺陷」。
麥卡勒布是一個有故事的人。他曾在2010 年創立Mt.Gox,第二年3 月把平台賣給了馬克·開普勒斯(Mark Karpeles),研究者後來對Mt.Gox 潰敗原因進行的分析,門頭溝在被麥卡勒佈出售時已經出現流動性問題,缺口高達8 萬枚比特幣。
因為身體抱恙,富格漸漸將公司掌控權交給麥卡勒布。 2012 年,麥卡勒布聘請P2P 借貸平台E-Loan 的前任董事長兼CEO 克里斯· 拉森作為公司CEO。而拉森的到來也標誌著Ripple 開啟了新時期。
圖片描述
早期的RipplePay(上) 與後來的Ripple(下)
在他的帶領下,Ripple 趕上區塊鏈項目發幣的浪潮,順利完成了商業化。當時,比特幣已成為點對點轉賬的代表,社區意識到點對點結構似乎不起作用,普通用戶不願意充分信任交易對手。為解決問題,公司決定組建網關(Ripple Gateway),這可以說是一種妥協,將傳統金融機構與點對點網絡進行了融合。
2012 年9 月,Kraken 創始人兼CEO 傑西· 鮑威爾(Jesse Powell) 和另一個投資人參加了瑞波的首輪投資,投資額大概是20 萬美元。
三人瓜分200 億XRP
按照代幣分配方案,XRP 總量為1000 億,其中800 億枚分配給公司,200 億給三位創始人,其中拉森和麥卡勒布分別獲得95 億枚,另一位神秘、從沒露過面,一度被認為不存在的創始人Arthur Britto 則拿走了10 億枚。
由於理念分歧,加上善於資本運作的拉森當時獲得了新的投資機構的支持,麥卡勒布「被迫」離開了Ripple,比特幣早期關注者斯蒂芬·托馬斯(Stefan Thomas) 接任了技術總監一職。為不影響代幣發行,直到一年後的2014 年5 月,Ripple 才對外披露麥卡勒布離開的消息。
創始人間的糾紛只是冰山一角,就連早期投資人對Ripple 也非常不滿。 2014 年5 月,Kraken 創始人兼CEO 傑西· 鮑威爾發文稱自己沒有獲得應得的回報。
「在麥卡勒布離開之前,我曾要求創始人將代幣還給公司,麥卡勒布是同意的,但拉森拒絕了。」幾人多次協商,只有拉森一直不同意,後來,麥卡勒佈為能有一定的籌碼說法拉森,最終也沒有歸還,這才有了後續一系列糾紛。
圖片描述
外界對不合理代幣分配方案的質疑一直圍繞著Ripple。
麥卡勒布離開時,人們擔心他會將持有的近100 億枚XRP 砸入市場,使價格崩盤。為安穩人心,麥卡勒布跟Ripple 達成協議,規定了之後幾年可以套現的額度。
後來的訴訟文件披露,麥卡勒布的親戚將9600 萬枚XRP 以100 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Ripple,收到幣的Ripple,轉身要求Bitstamp 凍結對方的賬戶,反手指控其違反了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