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小吒閒談(ID:xiaonazha88),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穩定幣的玩家,從機構到交易所,再到項目方,然後到算法穩定幣把所有用戶捲入,在穩定幣的大市場中廝殺。
編者按:本文來自
小吒閒談(ID:xiaonazha88)
穩定幣的玩家,從機構到交易所,再到項目方,然後到算法穩定幣把所有用戶捲入,在穩定幣的大市場中廝殺。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穩定幣的玩家,從機構到交易所,再到項目方,然後到算法穩定幣把所有用戶捲入,在穩定幣的大市場中廝殺。
穩定幣是幣圈繞不開的話題,也是繞不開的東西。
二級標題
起初沒有穩定幣啥事情,因為那會法幣出入很方便,交易直接用法幣作為交易對。然而一切從2017年9月4日開始,事情發生了轉變,穩定幣的玩家也越來越多。
穩定幣的玩家,從機構到交易所,再到項目方,然後到算法穩定幣把所有用戶捲入,在穩定幣的大市場中廝殺。
一、法幣通道受阻,成了穩定幣機遇
二級標題
2017年9月4日,央行等7部委出手正式叫停ICO融資。七部門通知指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簡稱94事件。
法幣渠道被叫停,沒有了法幣渠道,加上幣圈波動這麼大,穩定幣的需求一下擴大。於是USDT開始被推上舞台,1USDT背後錨定1美金的穩定幣,即解決了用戶在加密貨幣下跌時的避風港,又解決了入金渠道的問題。
USDT的市值也一步步擴大,當然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
二級標題
根據目前市場上的穩定幣發行和實踐情況,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中心化穩定幣
2、超額抵押穩定幣
4、rebase彈性穩定幣
二級標題
從穩定幣的發展看,也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思路:
1、從大機構交易所通過中心化的方式發行穩定幣,項目方MakerDao 發行超額抵押穩定幣DAI;
3、在抵押物上,從有抵押物的穩定幣到無抵押物的算法穩定幣;
二級標題
4、從參與者看,從機構到項目方再到普通大眾參與到穩定幣的發行中。
有句話說,得屌絲者得天下,雖然不喜歡這句話,但這個理也無法反駁。
算法穩定幣AMPL就一個能讓所有持有者能參與其中的穩定幣,在這個角度上我更傾向於AMPL 能成功。
二級標題
三、四種穩定幣,發展歷程
1、中心化穩定幣
目前機構發行的穩定幣以USDT為首,但市場一直對USDT是否有足夠的美元存疑。
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快速發展,很多機構盯上了穩定幣這塊蛋糕,比較發行穩定幣就相當於印鈔機,加上USDT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的穩定幣紛紛登場。
目前由機構發行,並且發行量較大的幾種穩定幣,有USDT(Tether),USDC(Coinbase),HUSD(火幣&STCOINS),BUSD(Binance&PAX)。可見大交易所都在搶奪穩定幣市場。"2、超額抵押穩定幣
在DeFi 誕生以後,相對於機構發行的穩定幣,由產生了一種可驗證性非常強的穩定幣,即超額抵押穩定幣。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MakerDAO發行的DAI。
為什麼叫超額抵押穩定幣呢?抵押率超過100%的這種抵押方式叫做超額抵押。在MakerDAO中生產DAI,用戶需要將資產超額抵押到協議中,還根據不同幣種的穩定性將給出最低的抵押率。
因此,每個DAI背後都有超過1美金的資產作為支撐,且不需要任何中心化公司的審計報告,所有的抵押數據都在鏈上公開透明,可驗證。
3、合成一籃子穩定幣
這是一種合成資產,通過集成多個穩定幣來構成一個更加可靠的穩定幣組合,當其中某個穩定幣價值出現問題的時候,有其他穩定幣作為填充,代表產品USD++,mUSD。
這種方式是一種降低風險的選擇,但不是完全避開風險,它有更好的市場兼容性,不會破壞現有的穩定幣市場結構,這是一種更“柔和”的方式,而非“革命性”的方式。
4、Rebase 彈性穩定幣
Rebase 彈性穩定幣可謂是DeFi 世界的一種創新型穩定幣,原理很簡單:通過算法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價格穩定。就像和麵,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總能拌勻了。
……
但Rebase 穩定幣是沒有抵押,也沒有任何價值支撐,就是通過彈性調節代幣的供應量來維持幣價錨定某個價值附近波動。
ReBase幣的鼻祖是AMPL,AMPL錨定2019年1美元的價格,高於1.05就通脹,低於0.96就通縮。簡單直接,所有用戶手中的幣數量同比例變化。
AMPL 經過市場的洗禮,經歷了大通脹的歡樂時光,也經歷了所謂的”死亡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