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鏈之王”波卡被市場期待了三年之後,市值躍至TOP 5,並且生態下的眾多項目也是四處開花。隨著平行鍊等核心功能呼之欲出,波卡將開啟萬鏈互聯時代,產生不可估量的化學反應。 11月5日,火星視頻直播特此開啟波卡生態專訪,探尋波卡生態爆發前夜裡最具潛力的優質項目,波卡生態DeFi 金融中心—— Acala ,講述了最新平行鏈插槽競拍進展以及未來戰略佈局和規劃,以下為直播文字整理稿。
採訪· 實錄
*在不改變原意上略有刪減
Q1:Kusama 先行網和波卡有著一樣的特性,但相比波卡主網出塊速度更快。雖然被定義為波卡的先行網,但目前Kusama 開發進度甚至超過了波卡主網。有聲音說Kusama 才是真波卡,想知道嘉賓對這個問題怎麼看? Kusama 有哪些判斷標準可以作為波卡未來發展的預判趨勢呢?
曹寅:Kusama 出塊時間和波卡是一樣的,只是治理的部署時間比較快。七天治理的決策就可以在鏈上進行相應的部署,而波卡主網是28天。另外,質押解鎖時間上,波卡是28天,Kusama 是7天。但這並不能說波卡主網慢或者有問題。主要是兩者針對的項目,面對用戶不太一樣。 Gavin 一開始就將波卡主網定義為B2B 企業級,對共識安全要求特別高的平行鏈項目提供的主網。 Kusama 則是定位在為創新性企業,初創企業包括社交網絡、遊戲這些共識安全要求沒那麼高的項目使用。這兩個都是主網,只不過對應的方向和要求不同。對波卡主網而言,28天的周期對於企業級,特別是金融企業級的平行鏈開發者和用戶一個比較長的緩衝期。對金融而言,安全第一。一旦在28天大家覺得治理有問題,決議有問題,可以取消治理結果。有28天時間充分討論,能夠讓大家更安心。而Kusama 是針對初創企業,創新型應用。 7天時間可以讓大家快速迭代部署,創造性的嘗試一些新的方向。 Yuzhu:首先Kusama 與波卡都是同一套代碼,網絡功能都差不多,只是在規則上與功能上有些不同,我一直覺的Kusama 與波卡之間,有那麼一點類似國內的經濟特區與整個中國之間的感覺。如同樣的組織架構,同樣的領導班子,但在發展節奏與規則上,每當有些新的政策制定後,總是會在經濟特區先執行,所以這就很像現在的Kusama ,所有波卡網絡的功能都會在Kusama 上先試運行,就拿在插槽拍賣節奏與租賃的時間上,Kusama 的平行鏈插槽競拍會先出來,而且插槽拍賣節奏會比波卡快,插槽租賃時間週期也會短一些。所以Kusama 發展其實對於波卡來說是有非常大的借鑒與調整意義,還能為波卡未來網絡的穩定與不斷向前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Q2:要理解波卡,首先要理解平行鏈。對此Gavin Wood 博士的回答是Kusama 會先於波卡的平行鏈拍賣進行。請嘉賓簡單講解下平行鏈與波卡的關係,什麼是平行鏈?對平行鏈插槽的拍賣現在進行到了什麼階段?
曹寅:平行鏈其實就是分片,大家都很關注以太坊2.0 的進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太坊在信標鏈上的分片。以太坊2.0做分片要到階段1才能完成,現在是階段0,按照以太坊的時間進度,大概要到2021年的年底。波卡平行鏈實際上已經可以用了,就是以太坊現在正在做的分片技術。以太坊就32個分片,而波卡會有100個甚至更多的分片。只要獲得了平行鏈插槽,就可以共享整個主網通信的帶寬。比如有100條平行鏈,每條平行鏈就分享主網1%通信的帶寬。跨分片通信是以最高的安全等級,由中繼鏈確保共識,中繼鏈來出塊。同時通過平行鏈的安排,確保了每一個鏈能夠更專注於自己的垂直領域的專業邏輯。比如Acala 專門做DeFi 就可以在平行鏈上,以“橋”的形式插入波卡的其他的公鏈進行交互。在波卡上幾乎是原子級的交互,橋也是幾乎原子級的交互。同時Acala 作為平行鏈,還能保持自己專注在DeFi 上的邏輯。安全、高效、可信、高可擴展性,這就是波卡的特色所在。相對其他高可擴展性的分片的區塊鍊網絡,波卡的特點不僅在高可擴展性,同時每一條平行鏈依然能夠保持自己和公鏈一模一樣的代碼方面的垂直性。而不像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智能合約在底層邏輯上是寫死的,不能做太多的改進。而波卡通過Substrate 的平行鏈架構,既能夠讓平行鏈項目突出自己的專業性,在代碼和底層架構上能保持自己的垂直專業性,服務專業的垂直場景,同時又能實現和其他平行鏈原子級的交互。 Yuzhu:至於什麼是平行鏈,目前網上有很多很棒的解釋,但最通俗易懂的還是富耀在去年的比喻,他把波卡中級鏈比喻成插排,而平行鏈就是插在插排上的電器,然後每個電器都有自己不同的功能去創造價值。上個問題我也提到了Kusama 的節奏會比波卡快,目前最新消息也是今年年底或是明年年初開啟平行鏈插槽競拍,但平行鏈1.0 版本會在近期發布。
Q3:平行鏈的拍賣方式看起來好像所有項目方都可以公平的參與。但在實踐層面可能會出現難以避免被炒作的情況。對於項目方而言,或許選擇有很多,為什麼一定要競拍插槽?如果沒有競拍成功怎麼辦?
曹寅:我先列舉下項目參與波卡的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平行鏈,通過競拍插槽;第二平行線程。項目方可以採用租賃帶寬的方式。每一筆交易來租賃區塊的帶寬參與中繼網絡的出塊。相當於把自己的交易送到中繼網絡出塊。如果沒有交易就不用租賃平行線程;第三種方式可以採用模塊的形式被其他平行鏈項目集成進自己的平行鏈中;第四種方式是SOLO,以Substrate 開發的單鏈的形式,自己跑一條Substrate 鏈,不考慮和其他鏈的交互。這種情況一般比較少見。大部分項目參與波卡都是希望能夠以分片的形式參與和其他鏈之間的交互、交易和互操作。按照和中繼鏈,也就是波卡主網通信的帶寬來分,最強的帶寬就是平行鍊或平行鏈插槽,第二的是平行鏈線程,第三是採用模塊像是嵌入到平行鏈中的。平行鍊是要求最高,難度最大的,但一旦獲得平行鏈插槽,就會成為波卡上的一個分片。這就意味著其真正成為了波卡生態中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 Yuzhu:首先波卡作為一個Layer 0 的中繼鍊網絡,像Acala 這樣基於Substrate 的獨立區塊鍊網絡是通過平行鏈的方式與波卡相互連接,從而能夠與龐大的波卡網絡共享安全與獲得跨鏈互操作性。我們也看到了波卡網絡上線之後的巨大市場效應。所以對於想要進入波卡生態的項目來說,最好的方式是以平行鏈接入波卡與Kusama ,但平行鏈的租賃成本太高,很多時候並不適合一些小而美的團隊,所以對於那些在競拍中失敗或是不參與競拍的項目與團隊來說,可以選擇平行線程,這是按需付費的一種接入波卡與Kusama 的方式,但這個功能上線還需要一定時間。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在現有的平行鏈上來構建自己的產品,正如我們Acala 目前做的事情一樣,作為波卡生態最重要的DeFi 基礎設施,除了一些核心的DeFi 產品組件,我們還添加了智能合約模塊,允許項目方直接在Acala 上通過EVM 或Ink!構建智能合約。當然也可以像renBTC 與我們合作那樣,直接嵌入renVM 嵌入Acala 的Runtime 模塊,成為Acala 網絡原生的一部分。
Q4:我們想知道平行鏈插槽和以前有什麼創新?方案如果落地會引發市場怎樣的反應?
曹寅:波卡,尤其是Kusama 的平行鏈拍賣,是對DOT 拍賣的一次預演。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採用質押拍賣的方式去創建分片。波卡也是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分片網絡,之前都是單鏈的分片。做分片網絡,必須通過類似Kusama 的平行鏈拍賣為以後大規模的平行鏈拍賣創造經驗。所以第一次Kusama 的平行鏈拍賣會非常有意思,各個項目方會八仙過海。我所知道的好幾個項目方,比如Acala,包括有NFT 的團隊,都會準備在DOT和Kusama 平行鏈插槽競拍。我覺得第一次拍賣大家一定要參與。雖然Kusama 需要分時間抵押六個月、或者一年。期間也許Kusama 會漲價,如果留在二級市場可以直接賣掉。但我覺得這是第一次平行鏈,每個項目方一定會準備最好的禮物或者最好的價格給大家參與。第二是這次平行鏈拍賣也有歷史性的意義。波卡官方也會為了平行鏈拍賣的參與提供其他福利,也不會讓大家失望。所以我認為這次無論如何手裡持有DOT 和Kusama 的人是一定要參與的。錯過第一次平行鏈拍賣,雖然你保留了DOT或Kusama 在手裡未來可以出售的機會成本,但將錯過波卡中第一批最好的生態項目。 Yuzhu:我個人覺得波卡發起的平行鏈插槽競拍對於看好波卡未來發展的普通用戶來說是一種保護,譬如當初1C0,用戶想要獲得一個項目方的資產,只要項目方故事講的好,就可以很輕鬆就能拿到用戶的ETH ,並且不給用戶任何保障,從而導致亂象叢生。反觀波卡所帶來的分發新模式,首先用戶的本金還在,就算選擇錯了項目,無法從項目方獲得收益,頂多損失的是鎖定期間的Staking 收益,要是用戶在平行鏈插槽競拍中選擇了一個優質的項目,那麼獲得的收益或許比本應該得到的Staking 收益高得多。所以這從很大一定程度上幫助用戶篩選了項目,因為只有優質的項目才有可能獲得社區大量的支持。
Q5:因為我們有很多新的朋友Acala 不是很了解,對請從專業以及通俗兩個方面介紹一下Acala,它的獨特性是什麼?
Yuzhu:簡單來說Acala 是波卡生態中最重要的DeFi 基礎設施,為波卡生態提供了一系列開箱即用的DeFi 產品組件。首先,我們Acala 第一大核心模塊是去中心化超額抵押借貸體系,用戶可以很方便將自己的加密資產以超額抵押的方式借出美元穩定幣aUSD ,從而提高自己資產利用率。第二個核心模塊是去中心化資產互換模塊,通過該模塊用戶可以非常快速的將波卡生態中的資產進行互換,並無需第三方中介。另外,我們都知道波卡網絡未來會保持50% 的staking 參與量,那麼這對於參與staking 的用戶來講,我們所推出的去中心化Staking 衍生品LDOT/LKSM 將會大有可為,因為我們的LDOT / LKSM 本質上是包含了用戶本金與Staking 收益的鏈上資產,可以任意在所有平行鏈與中繼鏈之間進行轉賬交易,而且我們還為用戶提供了多種Staking 解綁時間週期,從而滿足用戶對於高資產流動性的需求。最後一個是我們的去中心化自治基金DAO ,這是一個由社區治理來幫助網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型,波卡官方也曾多次提起我們的去中心化自治基金,縮寫為dSWF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註一下。我們已擁有不少創新的優勢,首先我們已經與ren,ChainX,還有被波卡官方點名的比特幣跨鍊網橋項目Interlay 達成了的深度合作,ren 現在也在嘗試將ETH 跨到我們Acala生態中,所以跨鏈流動性是我們目前已經擁有的優勢之一。其次我們已經實現了自定義網絡手續費,用戶在進行轉賬交易時,並不一定需要網絡原生Token 進行支付, Acala 平台上所有資產都可用於手續費支付。另外,為了應對網絡出現緊急事件,尤其像今年312所發生的黑天鵝事件,當時造成了以太坊網絡嚴重擁堵,導致Maker 的預言機餵價遲遲無法讀取,從而讓人以幾乎免費的價格獲得了大量抵押品。因此,我們推出了QoS 服務,也就是每個區塊都會有20% 的空間預留給系統級重要的交易,該功能就如同高速公路的應急通道,隨時隨地保證重要功能的正常運行。最後,我們都知道以太坊本身或是一些DeFi 項目的升級更新是非常困難的,很多時候都是一個項目多個版本,如單抵押Sai,與多抵押Dai,Uniswap v1 與v2 。而波卡與Acala 等所有基於substrate 鏈來說,所有核心協議都是無分叉與低感官上的更新升級,就像手機中的App 更新一樣,所以這對於用戶與項目方來說是非常方便友好的。
Q6:一個好的區塊鏈經濟模型設計需要必備哪些關鍵要素呢?請介紹下Acala 經濟模型?
Yuzhu:我認為一個好的區塊鏈經濟模型最關鍵的要素是可持續發展。在Acala 的經濟模型的設計上,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在Acala 的Token 分發上,我們預留了很大一部分給到幫助Acala 平行鏈插槽競拍的用戶,確保順利能以平行鏈的方式接入波卡。其次,我們會在未來開啟諸如收集人節點獎勵以及一些流動性激勵等,從而穩定網絡與增加網絡流動性。然後,我們最核心的一個經濟模型設計是我們的dSWF ,也就是我剛剛講到的去中心化自治基金DAO ,因為波卡平行鍊是有一定租期的,所以平行鏈的成本是一直存在的,那麼對於每個波卡生態的項目來說,一直租用用戶的DOT 成本過高也不可控,因此需要有一定的DOT 儲備。所以我們Acala 網絡會在平行鏈租期內利用網絡收益盈餘儲備DOT ,當網絡擁有足夠的DOT 去租用平行鏈插槽時,Acala 將會實現網絡可持續發展。當然,還有一點是儲備一定的有價值資產與流動性對於一個DeFi 平台來說也非常重要,因為流動性與儲備是抵禦黑天鵝事件的的利器,就拿危機發生時的清算兜底來說,若是我們的去中心化自治基金中的資產結構豐富並且儲備充足的話,哪怕真的發生諸如今年312 所發生的黑天鵝事件,網絡還是能夠擁有穩健的處理能力,避免陷入系統因為沒有儲備與流動性進入死亡螺旋。
Q7:Acala在波卡生態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Acala 的最新進展有哪些?以及接下里來的重要規劃是什麼?
Yuzhu:其實很多人都會覺得我們Acala 是波卡上的DeFi 應用組合,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形象的來講,Acala 是一個天生的就擁有穩定幣,Staking 衍生品,DEX 以及鏈上治理模型的獨立區塊鍊網絡,而且我們Acala 還擁有智能合約模塊,支持EVM 與Ink!開發智能合約,能讓開發者基於Acala 構建自己的DeFi 產品,所以對於波卡生態來說,Acala 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DeFi 基礎設施。至於我們Acala 接下去的規劃,首先第一件事情就是籌備接下去即將到來的平行鏈插槽競拍,其次就是完善Acala 全產品的功能與UI/UX 的體驗,然後我們還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衝破智能合約的沙箱,因為說實話目前的智能合約僅僅只是一個封閉的沙箱,合約與鏈本身擁有一定的屏障,如以太坊EVM 所發行的ERC-20 資產是無法直接用於以太坊原鏈本身的,雖然我們添加了EVM 的智能合約模塊,但並沒有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衝破這一層屏障,也就是能讓Acala 智能合約所構建的Dapp 能與Acala 鏈上的原生Token 或是其他內置模塊相互兼容,真正實現鏈與合約一體化,從而加速Acala 生態的發展。最後我想提的是,前一陣子,我們Acala 所開發的orml-nft pallet 被Kusama 官方採用了,Kusama 生態的開發者或是項目方都可以使用Acala 的技術來發行NFT ,我相信這只是一個開始,因為我們除了在DeFi 的專有領域不斷發展的同時,也慢慢成為Web3 基金會與Parity 的R&D 研發夥伴,不管是為波卡或是Kusama 提供一些通用的模塊,還是衝破智能合約的沙箱等等,我們Acala 都不斷為此在努力。
Q8:Acala 先行網Karura 計劃參與Kusama 網絡第一批平行鏈租賃(PLO),意義是什麼? Karura網絡激勵方式是什麼?投資者該如何參與?
Yuzhu:這裡我想說的是Karura 作為Acala 的先行網,底層代碼技術與Acala 主網一致,旨在成為Kusama 生態中最重要的DeFi 中心,也推出了供Kusama 生態開箱即用的DeFi 產品組件:如超額抵押穩定幣kUSD,釋放Kusama staking 流動性的LKSM 等等。 Karura 的網絡激勵同樣將大部分Token 獎勵給幫助Karura 獲得平行鏈插槽的用戶。因此用戶想要獲得KAR(Karura 網絡Token),最重要的是在平行鏈插槽競拍開始時有可自由流通的KSM ,從而能夠幫助Karura 獲得插槽並獲得KAR 獎勵。最後,我想說的是,PLO 這是接下去平行鏈插槽競拍的新名稱,具體原因大家應該也明白,“IPO”其實很容易給人混淆,而且我們也將平行鏈分發token 獎勵取了個新名詞叫做Paradrop ,這樣大家或許能更好的了解這些縮寫名詞的意思。
Q9:如何看待波卡生態系統在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在區塊鏈領域的競爭發展? ETH 2.0 崛起在即,這會對波卡生態有何影響?
曹寅:以太坊2.0 離上線還早呢。今年年底可能會上線的是階段0的主網。 Vitalik 這幾天轉發的是階段0的主網質押合約。大家可以通過把ETH打入質押合約裡,等待信標鏈上線後就可以參與以太坊2.0的Staking。按照以太坊第一階段會分為四個子階段,階段0是信標鏈,階段1是開始分片,階段2是將現在的以太坊和分片聯繫起來。整個過程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往後推的。按照以太坊基金會的計劃是要到3年之後,2023年才能完成以太坊2.0可用版本的上線。現在的消息說以太坊2.0會定在12月1日上線,其實指的是第0階段,信標鏈的上線。其實之前信標鏈已經上線過一次,但沒有足夠的節點去維護主網,沒有足夠的節點跑主網所以失敗了。而且質押合約上線,僅僅代表大家可以把ETH放到質押合約,但打進去就退不回來了,是個單程票。至少要到第二階段才能真正跑起來。現在除了打幣進去做質押,做不了任何事。當然可以獲得利息,現在是年化20%左右。但隨著大量ETH打入網絡,質押的年化會逐漸下來,比如年化3、4、5、6、7%。因為是會基於質押的以太坊的數量,決定Staking的通脹率。以太坊2.0上線不能急,打個不恰當的比喻。相當於你在開著高速飛行的飛機,飛機上還坐著很重要的人,有重要的資產在上面。你要一邊飛,一邊換引擎,換翅膀,最後還要把駕駛員換掉,同時要確保資產的安全,這是件危險的事情。以太坊2.0在正式上線前,會給波卡留下非常寶貴的三年時間。三年波卡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且這是不考慮以太坊三年間有跳票的情況。而且以太坊2.0是2018年就提出要搞的,到今年年底才上2.0的第一階段。會有很長時間留給波卡。我一直調侃,以太坊2.0其實不用做了。只要把以太坊1.0這條POW 鏈作為一條平行鏈參與波卡就可以了。因為以太坊2.0要做的工作波卡都已經完成了,已經可以用的完成,而不是代碼完成。波卡在技術上,比以太坊的設計有過之而無不及。更何況波卡已經做好,而以太坊還需要三年時間。波卡的先進性得益於Gavin Wood 博士,他作為以太坊的技術創始人,他設計、實施和部署了以太坊1.0的架構,編寫了以太坊的技術聖經,以太坊白皮書。作為架構的總設計師設計了一系列架構。他以開發以太坊的經驗,結合17年後做波卡對區塊鏈的深度思考,對於治理、智能合約的深度思考做出了波卡。波卡的先進性吸引了非常多區塊鏈的資深開發者加入波卡生態,波卡不是以太坊的競爭對手,是以太坊非常好的合作夥伴。一方面,以太坊上的智能合約都可以到波卡上部署,也可以部署到Acala 上,用原生的EVM 進入,EVM 就是Gavin Wood 博士開發的;另一方面,波卡作為異構跨鏈的網絡,可以為以太坊提供插槽,讓以太坊上的合約在2.0部署之前就能夠享受波卡上高可擴展性的,高度垂直性的交易體驗和開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