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lik:區塊鏈世界的“凹”與“凸”
巴比特
2020-11-10 04:03
本文约3206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3分钟
以太坊生態系統總體上具有一種基本的“凹”氣質,而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氣質,則本質上呈現為“凸”。

編者按:本文來自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作者:Vitalik Buterin,編譯:灑脫喜,經授權發布。

編者按:本文來自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 ,作者:Vitalik Buterin,編譯:灑脫喜,經授權發布。

  • 編者按:本文來自

  •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 ,作者:Vitalik Buterin,編譯:灑脫喜,經授權發布。

  • 編者按:本文來自

  •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 巴比特資訊(ID:bitcoin8btc)

,作者:Vitalik Buterin,編譯:灑脫喜,經授權發布。

我注意到,在人們如何處理世界上的大規模決策時,一個主要的哲學差異,在於他們如何處理「妥協」與「純粹」的權衡。如果你在兩個選項中做出選擇,通常都是以深刻的原則性哲學表達的,你會自然而然地傾向於這兩條道路中的一條是正確的,並認為我們應該堅持它,或者你更喜歡在兩個極端之間找到一條路。

而用數學術語,我們可以這樣解釋:你是否期望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特別是其對我們行動的反應方式,從根本上說是“凹”的還是“凸”的?

偏向於“凹”立場的人可能會這樣說:

“如果你只實施一點哲學,你就可以選擇收益最高、風險最低的部分,避開風險更大的部分。但是,如果你堅持走極端,一旦你摘下了低處的果實,你將被迫越來越努力地尋找越來越小的利益,而在你意識到這一點之前,不斷增長的風險可能會超過整個事情的好處。”

“反對哲學可能也有一定的價值,所以我們應該把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一定要避免做那些反對哲學認為極其可怕的事情,以防萬一。”

而偏向於“凸”立場的人可能會說:

“如果我們沿著那條路走幾步,那條路就會變得很滑,只會把我們拉得越來越低,直到我們陷入深淵。斜坡上只有兩個穩定的位置:要么我們在下面,要么呆在上面。”

二級標題

“如果你讓出一英寸,他們就會索要一英里。”

“不管我們是遵循這個哲學還是那個哲學,我們都應該遵循一些哲學,並堅持下去。把所有的東西混在一起是沒有意義的。”

但正如你可能看出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相同的直覺。我要特別指出的是,以太坊生態系統總體上具有一種基本的“凹”氣質,而比特幣生態系統的氣質,則本質上呈現為“凸”。在比特幣領域,你經常可以聽到這樣的論調:要么你有自己的主權,要么你沒有,或者任何一個系統都必須有一個從根本上中心化,或從根本上去中心化的傾向,不可能介於兩者之間。

偶爾我半開玩笑的對Tron的支持,就是一個關鍵例子: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如果你重視去中心化和不變性,你應該認識到,以太坊生態系統有時確實違反了這些價值觀的純粹主義概念,而Tron違背這些價值觀的程度,要遠遠超出常理,而且毫無自責之意,所以以太坊仍然是這兩種選擇中最受歡迎的。但從一個“凸”的角度來看,Tron違反這些規範的極端性是一種優秀品質:以太坊半心半意地假裝是去中心化,而Tron是中心化的,但至少它對此感到自豪,這是誠實的。

“凹”性和“凸”性思維模式之間的差異,並不局限於加密貨幣中關於效率和去中心化的晦澀點。它還適用於政治(猜猜哪一方有更多徹頭徹尾的無政府資本家),其他科技選擇,甚至是你吃的什麼食物。

“凹”與“凸”的融合

二級標題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元層面上,“凹”氣質也是一個人必須要非常小心避免的,極端化的東西。當然也有這樣的情況:政策A帶來了好結果,政策B給出了更糟糕但仍可以忍受的結果,但兩者之間粗心的混合卻是最糟糕的結果。冠狀病毒也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00%有效的旅行禁令,遠比50%有效的旅行禁令有用兩倍多。一個有效的封鎖,可以將病毒的R0壓到1以下,從而導致快速恢復,但封鎖不用心只會把R0壓低到1.3,這會帶來數個月的痛苦,但幾乎沒有作用。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西方國家對此反應不佳的一個可能解釋:為妥協而設計的政治制度,即使在無效的情況下也有可能陷入中間路線。

另一個例子是戰爭:如果你入侵A國,你就征服A國,如果你入侵B國,你就征服B國,但是如果你同時入侵這兩個國家,把你的士兵派到每一個國家,那這兩個國家的力量加起來就會把你壓垮。一般來說,當響應的效果是“凸”性的時候,你通常會發現,某種程度的中心化會帶來的好處。

2%的稅率阻止的交易非常少,即使它阻止的交易也不是很有價值——如果僅僅2%的稅率就足以阻止參與者進行交易,那麼交易的價值又能有多大呢? 20%的稅率可能會阻止10倍以上的交易,但每一筆被阻止的交易對參與者的價值是2%情況下的10倍。因此,增加10倍的稅收,可能會造成100倍的經濟損失。出於這個原因,低稅率通常比高稅收和不徵稅要好。

根據類似的經濟邏輯,對某些行為的徹底禁止,其可能造成的危害會是最大的,而用中等偏高的懲罰性稅收取代現有的禁令,可以提高效率,增加自由度,並提供寶貴的收入來建設公共產品或幫助貧困人口。

拉弗曲線告訴了我們:零稅率不會增加收入,100%的稅率也不會增加收入,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會想去工作,但是中間的某個稅率會增加最多的收入。關於收益最大化的稅率是多少存在爭議,但總的來說,人們普遍認同如下所示的圖表:

二級標題

巴比特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