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DeFi交易市場與監管危機
标准共识
2020-11-09 10:58
本文约3912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6分钟
本文將會先從BitMex 在中心化世界的地位出發,說明寡頭市場同樣會在DeFi 世界出現, 第二部分筆者將討論BitMex 所遇到的監管挑戰是否會在DeFi 世界重現。

Overview 概述

本文將會先從BitMex 在中心化世界的地位出發,說明寡頭市場同樣會在DeFi 世界出現, 第二部分筆者將討論BitMex 所遇到的監管挑戰是否會在DeFi 世界重現。

Report 報告

Overview 概述

本文將會先從BitMex 在中心化世界的地位出發,說明寡頭市場同樣會在DeFi 世界出現, 第二部分筆者將討論BitMex 所遇到的監管挑戰是否會在DeFi 世界重現。

Report 報告

Overview 概述

本文將會先從BitMex 在中心化世界的地位出發,說明寡頭市場同樣會在DeFi 世界出現, 第二部分筆者將討論BitMex 所遇到的監管挑戰是否會在DeFi 世界重現。

Report 報告

Overview 概述

本文將會先從BitMex 在中心化世界的地位出發,說明寡頭市場同樣會在DeFi 世界出現, 第二部分筆者將討論BitMex 所遇到的監管挑戰是否會在DeFi 世界重現。

Report 報告

DeFi 的天然屬性就是擴張

為了理清觀點的來龍去脈,首先要從DeFi 本身的屬性開始說起。

金融的擴張屬性

我們首先從整個DeFi 世界的宏觀開始說起,金融化給一個行業帶來的是現金,是流動性,這讓行業參與者可以快速進行變現,從而對整體行業發展產生促進作用。而DeFi 借貸平台正是起到了傳統世界中銀行的作用,提供了流動性。

目前一般市面上提供質押借貸的平台,質押率在40%-70% 之間。然而,市場對於貸款的需求是抵押貸款無法滿足的。尤其是DeFi 還處於初期階段,不斷放大的資金量不僅是解決邊際成本問題的辦法,更加是能夠讓DeFi 順利存活到ETH2.0 上線的關鍵。

所以,這個趨勢同時導致了非金融項目方在快速向金融交易靠近(比如通過流動性挖礦進行冷啟動),甚至出現了原本應屬於基礎建設提供方的項目進入金融交易的現象,投資組合中金融投資的部分也越來越高。

微觀體系上來說,實體企業(DeFi項目方)的利潤積累更多來源於金融渠道,而不是提供服務,這也是一種典型的金融化現象。

企業的擴張屬性

除行業擴張外,企業本身也具有擴張屬性。

為了這種擊鼓傳花能夠繼續進行下去,使得擴張得以維持,需要更多的資金量進入這個遊戲場。借貸平台和衍生品交易所能夠提供的槓桿畢竟有限,除宏觀上的新進資金外,企業(DeFi項目方)也同樣需要發展與擴張,這一切統合而成,造就了DeFi 的擴張屬性。

筆者認為,DeFi 的未來擴張必然伴隨著併購。資本雄厚者或先發者利用自己的資本優勢或行業資源優勢對有潛力的新項目進行併購,從而獲取被併購項目的流量和技術資源整合。但與傳統世界的併購有所異同的是,隨著治理代幣的興起,併購方可以選擇利用一級市場交易治理代幣的方式更加隱蔽地進行併購。與傳統併購不同的是,DeFi 世界的併購摩擦成本更加低廉,監管程度更加寬鬆。併購必然會隨著DeFi 的進一步發展穩步上升,而併購的主要發起者將會以交易所為主。這些動作的起因是為了增加或留存現有流量,而這些動作最終會導致寡頭壟斷市場的出現,即少數公司佔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圖片描述

舉個簡單的例子,下圖是DeFi pulse 的鎖倉金額排名,當日DeFi 總鎖倉金額為11.09 billion,僅僅前十名就佔據總鎖倉量的93.74%。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自2013 年以來,加密行業共有129 筆收購兼併交易。加密交易類產品和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收購兼併交易規模最高,約為13 億美元,占到總兼併收購公開金額的48%,是併購市場的主力。從各垂直行業來看,加密交易公司和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收購兼併交易數量最多,占到收購兼併總量的23%。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2:交易所擴張路徑

路徑相似的還有火幣。火幣同樣產出了HBTC(穩定幣),DeFi Lab(VC)並且在CeFi 世界的交易所業務中吸收了一些流動性挖礦這種DeFi 的玩法和DeFi 項目代幣以留存流量。

圖片描述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參與DeFi 依舊需要通過OTC 購買以太坊,然後將以太坊發送到MetaMask 等以太坊錢包,然後利用錢包參與各平台的DeFi 服務。但這樣對於本金較低的普通用戶來說成本過高。這也是layer 2 未成熟之前DeFi 發展的一大限制。這種情況在ETH 2.0 成熟後也不會緩解(TPS 依舊不夠用),所以layer 2 會長期存在並且承擔一部分交易結算功能。

BitMex 的困境

筆者認為,擁有流量的CeFi 已經佔據OTC 這個通道,只需要擁有類MetaMask 錢包與CeFi 系統連通,layer2 會讓轉賬手續費變得非常低廉可承受,並且這種以太坊錢包只需要起到一個聚合器作用,時常更新連通DeFi 內各種服務平台(如圖3 所示),給普通用戶提供一個通向DeFi 的便捷的大門。當HBTC 或者其它交易所自營DeFi平台出現時,用戶並不介意在有需求時嘗試。

這種平台必須具備橋接各種平台並在各種平台之間轉移資產的能力。例如,從錢包進入借貸平台,然後抵押ETH 借出DAI,質押DAI 生成sUSD,然後利用sUSD進行衍生品交易。同時也需要連通不同的交易平台,使得DeFi 平台之間能夠進行自有資產轉移,所以layer 2 技術成熟後,跨鏈資產協議(例如COSMOS的IBC 協議)能夠承載起碼數萬的TPS。而利用跨鏈協議為基礎,可以實現DeFi 平台間的高效溝通,進一步降低了摩擦成本。

所以,聯通交易所平台的錢包、OTC 通道、以及能處理高並發量的跨鏈資產協議是基礎架構方面的必由之路,而衍生品、穩定幣、流動性提供商、資產管理平台和VC 或PE 基金是業務方面介入DeFi 的路徑。

長此以往,馬太效應會持續發酵,形成寡頭市場。但同時由於流量通道的擴大,DeFi 市場規模也會擴張。當市場規模擴大到一定程度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監管的到來不可避免。

BitMex 困境與潛在的監管危機

BitMex 遭到美國司法部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提起訴訟,按照司法部門的指控說明,四名被告在服務美國客戶時履行KYC 和反洗錢義務,並且為美國的製裁國伊朗的客戶提供交易服務。來自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 的民事訴訟, BitMEX 在未註冊時執行期貨交易、提供非法期權、未能註冊為期貨委員會交易商、未能註冊為指定合約市場、未能執行適當的KYC 規則等罪名。

風險提示:

  • 自美國官方對BitMex 採取行動後,BitMex 流出的BTC 數量已超過4.5 萬枚,BitMex 上比特幣餘額下降至12 萬枚,減少了27%。

标准共识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