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city出現之後將會和Circles碰撞出什麼火花?
Condary
2020-11-02 09:09
本文约1846字,阅读全文需要约7分钟
歷時7年製作完成的Circles,社群一直以來持續火爆,而UBI.city出現之後將會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Circles歷時7年製作完成,自10月17日發布以來,熱度不斷,截止今天,依舊是我見過的最活躍的區塊鏈社群項目。

相信很多關注到的朋友們已經註冊並且激活成功,但是我們很多人關注的並非項目本身,而是它所帶來的收益。那麼它的爆發是怎麼來的呢,它又是如何讓世界各國人們紛紛追捧呢?今天我為大家揭秘它的成功之處。

Circles的核心邏輯是UBI(全民基本收入計劃),用通俗的方式解釋,就是是由政府向居民發錢,每個居民獲得的數額相同,且獲得這筆錢不需要任何資質或條件。

它是一個新的代幣系統,基於個人化加密貨幣和代幣的社交信任圖譜而建立。

Circles的目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分配代幣,這種機制將導致財富更加均等化。當新用戶加入時,合約會在鏈上為他們創建一種新的個人加密貨幣。然後定期鑄造這種貨幣並加入到他們的賬戶中—形成Circle的UBI屬性的基礎。

用戶可以信任其他用戶的個人代幣,這就要求他們將這種個人代幣與他們持有的任何其他Circles代幣同等對待。隨著社交圖譜的相互聯繫越發緊密,這些個人代幣將匯聚成一個全球整體的代幣體系。

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國內社群中經常有人發鏈接讓他人進行認證授權的原因,新用戶獲得3個好友的信任後,就可以獲得50個Circles UBI代幣獎勵,而被信任的數量越多,隨之收到的代幣獎勵也越多。

聽起來是不是感覺既可以空擼,還希望它能夠真正實現,甚至會覺得這種概念顛覆了現有的區塊鏈模式,實則不然,這個概念早已現世,只是因為太過理想化而未成形。

2018年2月,聲稱要打造一個名為UBI的Dapp橫空出世。總量5億的ENU,除了1億留給開發團隊,其餘的4億都以空投的方式分發, 4億代幣幾天就被瘋搶一空。

上線交易所後,ENU快速從一文不值上漲到9毛錢,不少擼羊毛的人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ENU也被冠以“幣圈第一空投幣”。直到2019年8月,ENU創始人AidenPearce宣布“Enumivo已經死亡”,項目隨之涼涼。

諸如托馬斯·潘恩(Thomas Paine)、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蓋伊·斯坦丁(Guy Standing)、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和大衛·格雷伯(David Graeber)等名人都曾探討過這一概念,而這一概念也被視為是烏托邦式的,它被認為可釋放所有人的創造潛力,也是幾個世紀以來人文主義理想的頂峰。

Circles為什麼能夠在時隔1年多以後再次出現,並且爆火全球呢?我們先要知道的是,它最大的屬性在於社交,能夠在圈內迅速傳播,並且帶動部分圈外人也參與進來,而且它最聰明的一點是並沒有急著發幣,而是利用它本身所攜帶的社交屬性,每個人需要3個人信任,並且領取水龍頭才可以進行正式激活。

它的基本原則是:

任何人都可以創建一個帳戶並開始創建自己的個人Circles。每個帳戶(人)鑄造不同的Circles。

目前每天可以鑄造8 個Circles。每年增加7%。

人們可以彼此信任,意味著他們可以自願以1:1 交換彼此的Circles。

未來Circles是否發幣尚未可知,不過就目前來看,電報群和微信群已經消息佈滿天,在項目現世近半個月而又能讓全球人民忍受這種卡頓的感覺,也只有Circles了,目前多家交易所已將Circles列為了關註名單。

ChinaDeFi也在10月28日發表了關於建設UBI.city的提案,並表示將逐步發布並上線UBI.city,並且做了以下迭代規劃:

1. UBI.city首先會成為組織發展與治理的工具協議,社區組織可以通過簡單的參數配置、或二次研發,發布自己的工作量激勵、治理或有分紅等權益的代幣,並與個人代幣形成兌換關係。

2. UBI.city會藉助代幣經濟機制的槓桿作用加速進展,加速是從兩個方面進行的,一方面是UBI.city本身的研發加速,一方面是用波動中的機會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歡迎關注【小張講區塊鏈】公眾號,為您持續帶來區塊鏈領域的內容更新。

歡迎關注【小張講區塊鏈】公眾號,為您持續帶來區塊鏈領域的內容更新。

歡迎關注【小張講區塊鏈】公眾號,為您持續帶來區塊鏈領域的內容更新。

Condary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