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10月23日晚,中國央行發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強調為發行數字貨幣提供法律依據。穆長春也再次對大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而從修法時間的角度來說,DCEP的大規模落地至少還需要1-2年。
此前火小律文章就提出,DCEP落地需要相應修改《中國人民銀行法》。此次修法也說明DCEP的進展在加速。 DCEP究竟是什麼?和比特幣、區塊鏈有沒有關係? 4月30日舊文貼出,歡迎閱讀。
聲明:本文作者火小律,獨家授權“吳說區塊鏈”進行轉載。任何商業或非商業轉載行為,請與本人聯繫,侵權必追。
TO普通老百姓:
TO普通老百姓:
數字化的紙幣,沒有利息,沒有投資價值。和支付寶、微信支付用途類似。不懂也沒事,對生活影響不大。
TO幣圈人士:
TO第三方支付:
TO第三方支付:
二級標題
TO所有人:
二級標題
Q1 什麼是DC/EP?
DC/EP是央行尚(即)未(將)發行的數字貨幣。
二級標題
注:圖片來自網絡
注:圖片來自網絡
二級標題
Q2 DC/EP有什麼用?怎麼獲得?
既然是數字化的紙幣,那紙幣有什麼用,DC/EP同樣用途——消費。
可以在哪裡使用?目前只能在試點商戶內使用,具體由試點城市自行決定。傳聞,雄安新區的試點商戶主要集中在餐飲業、零售業。
怎麼才能獲得DC/EP?下載商業銀行的數字錢包,用銀行卡的錢兌換相應金額的DC/EP,便可以消費使用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Q3 DC/EP和支付寶、微信支付有區別嗎?
看用途,似乎和支付寶、微信支付類似?是的,核心用途都是支付。對普通用戶而言,沒什麼太大差別。
若細究,普通用戶需要知道2點。
第一,DC/EP沒有利息。支付寶、微信支付,如果錢存放在餘額寶、零錢中,會有相應的利息;而DC/EP,存放在數字錢包,是沒有利息的。因為,DC/EP對標物——紙幣放在錢包裡,也不會有利息,一個道理。
插播個簡單的經濟學概念:
M0:流通中的現金
M1(狹義貨幣):M0+活期存款
M2(廣義貨幣):M1+定期存款+儲蓄存款
DC/EP對標M0,支付寶、微信屬於M1、M2範疇
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Q4 DC/EP和區塊鏈有關係嗎?
目測暫時沒什麼關係。
央行至今的口徑依然是DC/EP不預設技術路線,潛台詞是不排斥區塊鏈技術,哪家技術強,就哪家。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Q5 DC/EP和比特幣等有關係嗎?
沒有半毛錢關係。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Q6 Libra2.0對BTC等有什麼影響?
目測至少不是利好。
4月16日,Libra2.0白皮書發布,提供錨定單一主權貨幣的穩定幣。早已不是1.0版本的一攬子穩定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Q7 DC/EP正式落地還有多遠?
內測,並不意味著DC/EP正式落地發行。央行至今也未官宣白皮書。
我不是預言家,但有個風向標。
作為法律圈人士,只能說,DC/EP想正式落地,前提是國務院決定並修改《人民幣管理條例》。
不妨關注下相關消息。
吳說區塊鏈:
原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央行DCEP涉及貨幣形態、發行方式、賬戶管理、限額控制、銀行功能、隱私保護、支付載體、結算辦法等很多內容,其具體應用涉及的面極其廣泛,清算速度和安全管理等要求非常高,需要由央行正式發布管理規定和實施細則,並相應修改人民銀行法及人民幣管理條例等相關法規。
數字現金作為人民幣的一種新的形態,可能沒有在人民幣管理條例中體現,推出DCEP前,需要相應修改管理條例。
央行就會打破傳統上不對金融機構和財政部門以外的單位和個人開立賬戶、辦理具體業務的約束,這可能需要相應修改《中國人民銀行法》。
一般修法週期會經過“一二三讀”,花費1-2年很正常,並且在修訂或立法時會在行業進行意見徵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