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黑氏理論編者按:本文來自
黑氏理論
二級標題
Circles UBI是近期火熱的一個區塊鏈項目,以UBI+社交信任圖譜的概念橫空出世,前幾日獲得V神、Uniswap創始人等一眾大V的關注支持後席捲了整個幣圈,使其官網服務器長期處於擁堵狀態。本文將以UBI為起點,探討Circles UBI項目的產品邏輯,以及解讀「人本位」貨幣背後的意義。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一、現實世界中的UBI
理解Circles之前先要搞懂UBI是什麼,UBI全稱Universal Basic Income,被譯作「無條件基本收入」,簡單來說就是無差別的向民眾發錢,以應對貧富差距、通貨膨脹等社會和經濟問題。 UBI和私人慈善以及常見的福利政策不同,後兩者是針對某部分「需要幫助的人」進行不同數額的經濟補助,而且往往是以家庭為單位,UBI的差異點在於,不對人群做任何劃分,以個人為中心,每個人都能免費得到相同數額的錢。
舉個最近的例子,疫情期間美國在失業潮危機下,嘗試向全體納稅人無差別發放1200美元的補貼,這種行為就可以算作UBI的應用。放在幣圈,早年間ENU(牛油果)項目的無差別空投也可以算作UBI。
此處簡單講一下UBI的部分優點。
1. 為民眾提供基本保障
UBI可以讓民眾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這不僅能夠消除貧困,還能間接讓每個人都能對自己的工作、生活乃至整個人生有自主選擇的權力。
3. 提高金融市場的流動性
二級標題
UBI看似美好,甚至有著共產主義的影子,但也存在著幾個問題:政府需要承擔較高成本、有國籍限制無法實現全球化、容易助長不勞而獲的風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Circles UBI是什麼?
Circles UBI由Gnosis創始人Martin Köppelmann建立,其試圖利用區塊鍊和社交信任圖譜來建設一個UBI分發網絡和經濟信用體系,下面講一下Circles UBI的使用方法和產品邏輯。
每個人都能加入到Circles中並獲得UBI。首先需要在官網(https://circles.garden/)進行註冊,這和傳統的網站註冊沒有太大區別,提交用戶ID、郵箱即可,不過密碼驗證是以助記詞的形式體現。
註冊之後將會獲得一個含有錢包地址的鏈接,此時需要使用少量xDai進行激活。 xDai可在水龍頭網站(https://xdai-faucet.top/)免費獲取0.01個,把鏈接中的錢包地址複製到網頁中獲取即可。也可以自行購買xDai並轉入地址。
完成轉入後需要邀請3個好友對你的用戶ID進行認證授信,相當於為你進行信用確認,確認之後即可創建帳戶,將獲得50個Circles UBI貨幣。
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所獲得的貨幣各不相同,例如用戶A所得的UBI是A Coin,用戶B所得的UBI是B Coin。相同點在於,每個用戶都能在Circles中以相同速度持續獲得UBI貨幣,均為每天8個幣,後續每年通脹7%。
這也就意味著,在現實世界中信用往往只能藉錢,但在Circles UBI,你的信用可以直接拿來造錢。
二級標題
當全球所有人都聚集在這個網絡中時,參照六度分離理論,你能使用自己的UBI貨幣和任何一個人達成交易,沒有國界和種族限制,屆時這將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社交網絡,而是一個承載了UBI鑄造與發放、個人貨幣交易、信用價值傳遞的升級版Facebook。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三、Circles UBI的特點
1. 無需政府乾預的UBI計劃
Circles UBI不需要政府承擔財政壓力,也不需要以印錢通脹為代價進行,而是直接以個人為主體發行不同的信用貨幣,貨幣的發行和分配都在鏈上通過智能合約控制,不存在中心化的干預者和「看不見的手」。
2. 以信用為基礎的個人貨幣
在法幣脫離了金本位之後,錢的本質就是政府信用。而Circles的出現,就相當於從政府信用印錢轉向個人信用印錢,就像是用「芝麻信用分」鑄造專屬於自己的貨幣,這些貨幣本身沒有價值,當鑄幣者的信用能夠得到他人認可時,貨幣才有價值。這套信任機制不會讓人們有不勞而獲的想法,反而能夠刺激大家發揮潛力,讓自己的貨幣擁有價值。
放在更長的時間線上,Circles中的貨幣數量是以人的壽命來計量的,人在幣在,人亡幣亡。由於貨幣代表著個人的信用,所以無法實現UBI繼承,更無法實現一人多號的情況——除非你有相對獨立的多重人格和身份,而且每個身份都能被他人認同。
二級標題
在現實世界中,經濟基礎和社交關係組成了龐大的人類社會,人生本就是一個積累社會關係、信用以及財富的過程。 Circles為人們在現實世界之外開拓了一塊烏托邦,以個人化的加密貨幣連接社交、信用和經濟,組成一個虛擬的、無國界的p2p網絡,每一個入駐其中的個體都是這塊烏托邦的加密原住民。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四、對於Circles UBI的思考
1. 一次貨幣發行理念的範式轉移
範式是指某一群體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範式轉移則是打破原有的法則,迫使人們對於某些基本認知做出根本性的修正,例如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地平論到地圓論。
Circles的範式轉移在於,其改變了民眾長久以來對於「貨幣必須由政府發行」的固有認知,擊碎大眾思維中的理所應當,將鑄幣權交付至個體本身,每個人的信用皆可發行貨幣,個人貨幣相當於Work Token,每個人都不再為賺取法幣而賣命,而是為了顯現個人貨幣的價值而努力。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如果Circles的願景可以實現,那麼人人都可以通過經濟圈來建立「小政府」,甚至讓其變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單位,這就重新分配了價值,也給予了每個人創造專屬國度的機會,而且可以衍生出針對性的共同治理方案來吸引共識,並通過共識來實現優勝劣汰,大家都願意入駐到共識廣泛的經濟圈中,實現經濟圈的可持續發展。
這種改變對於人們現有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來說是極具顛覆性的,Circles所構建的未來社會藍圖雖然具備優越性,但目前絕大多數人都是無法接受的。就像兩千年前的人們用貝殼交易並沒有感覺什麼不妥,給予它們黃金反而會不知所措。
2. Circles的誕生:遵循貨幣的「第一性原理」
Circles的誕生沒有任何先例可參考,其可視為在「第一性原理」的指導下推出的一個探尋貨幣本質的項目。
第一性原理最早是由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一個哲學概念,喬布斯、馬斯克等一眾商業創新者都是其忠實擁躉。第一性原理的內涵在於追本溯源,即剝開事物表象,探索事物本質,再重新思考事物的演進方向。喬布斯干掉手機鍵盤引入電容屏、馬斯克創造出可回收使用的火箭,以及Circles發行人本位貨幣,這都是第一性原理思維下對於原有事物的「重新發明」。
第一性原理可以視為一種演繹法的體現,與之對立的歸納法,前者由一個或多個定律不斷推導出最終結論,後者則是由歷史經驗、已知數據等得出規律。
以Circles為例,在歸納法思維下,已知絕大多數貨幣都由政府發行,個人發幣沒有成功的先例,所以這個項目不成立。而在演繹法或者第一性原理思維下,貨幣的本質是信用,這是定律,政府的信用可以發幣,但會有貧富差距等問題→可以用UBI解決,UBI有財務負擔、通脹等問題→可以在法幣體系外發幣解決,UBI會助長不勞而獲的風氣→發行個人信用貨幣,當所有的結論結合在一起,Circles便誕生了。
首先,現行的商業社會均源於法幣體系的支撐,「政府負責發幣」的思維慣式已然根深蒂固,在此基礎上,即便是UBI的政策都難以鋪開應用,個人信用發幣的施行更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烏托邦概念。 Circles的出現就像是一個還在進行物物交易的原始社會突然建立了美聯儲一樣,民眾現階段的認知能力顯然不足以支撐其發展。
二級標題
另外,民眾其實對於Circles UBI的理念並沒有太多認同感。這個項目已經上線數月,之前一直無人問津,近期的爆火主要原因是V神的轉推以及其自帶裂變效果的傳播方式。也就是說,Circles之所以能夠成為現在的熱點,並非是因為大家對於Circles藍圖的嚮往,而是單純源於對零擼白嫖的迷戀和對財富密碼的渴望,當熱點褪去一切歸零,這個項目也就不了了之了。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五、Circles UBI只是一場社會實驗
早年間我們在探討比特幣的時候,往往會稱其為一場「社會實驗」,它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無國界自由競爭貨幣,顛覆了中心化政府發行貨幣的傳統。而Circles UBI的出現,則是將去中心化和中心化進行了結合,去中心化的發行和通脹,加上中心化的個人信用所組成的貨幣交易圖譜,呈現出了一種新的貨幣體系和經濟生態。與比特幣相比,Circles UBI是一次更為大膽的社會實驗,其直接跳脫出了整個現代社會的框架,創造出了一個「面向未來」的產品。
但Circles UBI具備的未來性也是其致命的缺點。變革向來都是循序漸進的,向前一步能夠改變世界,向前十步則是無用的創新,Circles UBI的升維跳級行為顯然不能被現實社會所接納,真正可以實現其願景的時代還非常遙遠,我認為在此之前必須在達成以下幾個基本前提。
1. 物質層面:需要實現生產效率的大幅提升,讓物質高度發達、社會整體供大於求,民眾不必為基本的生活需求而發愁,從而轉向對個體價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