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湧來的方向,TokenSwap和CoinList,去中心化拍賣所的屠龍故事
区块链商业观察
2020-10-21 08:44
本文约3643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5分钟
每一個領域,都在被DeFi顛覆,拍賣是區塊鏈的第一步,也是最晚被顛覆的那個。

每一代人類,都出奇統一的熱愛著蚍蜉撼樹的故事。他們為此熱烈的歌頌,無論是成功或者失敗。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利物浦3 球落後逆轉“伊斯坦布爾奇蹟”。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最缺的就是去中心化

其實早在2017 年的時候,區塊鏈世界的商業閉環就已經很清晰。

我們對比互聯網公司,從發布項目(撰寫白皮書),到3C 咖啡天使融資(1c0),到產品上線(社區搭建),到用戶數據背書(共識形成),最後到IPO 完成資本市場退出(上線交易所),可以說是一套非常完善的商業體系。

只不過,因為加密世界自己的特性,讓我們感受到這個商業世界還充滿了草莽英雄的氣息,比如數不盡的詐騙,比如交易所插針拔網線,比如黑客的攻擊。

區塊鏈世界,缺乏的不是嚴謹的商業邏輯,而是去中心化。

至少到2020 年,區塊鏈世界並未表現出太多去中心化的特性,比如沸沸揚揚的OKEx 事件,徐明星的失聯讓一個全球前10 級別的二級市場平台陷入癱瘓,去一人而失全盤,這是何等的中心化。

至少我沒聽說過哪個人被查會導致上交所停止運營。

這也是為什麼DeFi、Uniswap 會突然爆火,因為這個世界的人已經逐漸清晰起來,我們缺少的不是商業、資金、模式,更不是幾個二級平台,幾個KOL,或者幾個創意。缺少的是真正去中心化的精神,和去中心化的玩法。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拍賣,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Uniswap 的爆紅,帶動了一大批DeFi,發布Token,在Uniswap 上線,拉盤,在二級市場完成收割,成為了很多“土狗項目”的標配流程。

但是如果你真的把DeFi 和區塊鏈整套商業邏輯對比,有沒有發現缺少了什麼?

完整的區塊鍊鍊條,是拍賣-產品-上所-市值管理-資本退出。

而DeFi 的鏈條裡,缺了“最初的地方”,它有了去中心化的平台(Uniswap),有了去中心化的社區理念(DAO),有了去中心化的產品(公鏈共識) ,有了去中心化的退出渠道(各類Dex)。

唯獨漏掉了拍賣。

不是因為拍賣不重要,能融資誰不願意,只是,拍賣流程太複雜,門檻太高。

對於大多數的區塊鏈項目而言,尋求拍賣,本身就是一個最難的事情。

因為沒有拍賣平台接受他們。

區塊鏈的拍賣平台,是一切項目融資的開始,最大的平台是CoinList,如果有深耕加密世界的人,一定缺不了對它的了解,對於這個世界來說,CoinList 是一座隱藏的大山,是一片未被看到的深海。

這是一個中心化的拍賣平台,從2017 年成立至今,大概3 年多的時間,一共發起了不到20 個項目的拍賣,不乏風靡整個加密世界的項目:Filecoin ($2.57 億)、Algorand ( $6000 萬)、Dfinity ($1.02 億)、Nervos ($7200 萬)

但是,問題就來了。

CoinList 的阿喀琉斯之踵

二級標題

CoinList 的阿喀琉斯之踵

CoinList 是一個很好用的平台,超過5 億美元的拍賣額也早就證明了它的價值,沒有人敢小瞧這個默默無聲的巨無霸,它是盤踞在區塊鏈加密市場頂端的存在,和Binance、Bitfinex 一樣,坐在權力之巔俯視整個加密世界。

但巨龍厚實的鱗片下面,其實早已有了弱點。

甚至這些弱點誰都知道,只不過誰都改變不了。

拍賣的門檻居高不下。

CoinList 選擇代幣拍賣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篩選的過程,沒有人是市場,可以保證自己的選擇一定正確,比如Uniswap,2018 年底成立時候的Uniswap,如果試圖去在CoinList 上發起拍賣,那麼結果一定是一句輕飄飄的拒絕。

只有時間和市場才能證明什麼才是優質項目,把拍賣的門檻指定在手中,而不是交給市場,本身就已經把超過99% 的區塊鏈項目攔在了門外。

這99% 的項目,不能因為被CoinList 拒絕就放棄了市場,他們,就成了去中心化拍賣平台,最大的受眾。

難於上青天的KYC。

你以為門檻僅僅是對著項目方,那就錯了。

CoinList 的規則下,中國、美國等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區塊鏈人群,無法參與拍賣,如果你要參與CoinList 的拍賣,比如Filecoin,首先你要通過CoinList 的KYC,在Telegram 的黑市中,海外KYC 形成了一條產業鏈,價格從數百到數千不等。

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中國或者美國的區塊鏈愛好者,想去ColinList 參與拍賣,比如Filecoin,比如Algorand,沒問題,先拿出幾千塊錢買個KYC,就這還要擔心KYC供應方的欺詐。

攔截了99% 的區塊鏈項目後,中心化交易所們,又攔截了50% 的區塊鏈用戶。

延遲發幣。

在2017 年,區塊鏈世界有一種經典的套路:

項目方向機構和投資人募集ETH,募集後,不將自己的Token 轉給投資人,而是先高價將ETH 出售砸盤,並配合著空單收割市場,完成收割後,再一個月後,低位買入ETH,告訴機構和投資人,額度已經募滿,將ETH 還給投資者。

但投資者投資時,ETH 高達500 刀,收到時,ETH 早已縮水40%。

如果說這只是“過橋”的資金玩法,那麼拖延打幣,甚至直接不打幣,就是明晃晃的欺詐,別不在意,延遲打幣可是“區塊鏈光榮傳統”,從2017 年入行至今,我沒見過幾個投資,是當場拿幣的。

看似投資項目,上線10x、100x,但實則投資人手中只有非常少的幣,甚至沒有,等到幣解鎖了,拿到了,可以去變現了,它早已一路過山車坐完,市值跌掉了50%了。

這是每一個中心化拍賣,無論是CoinList,還是項目方自行拍賣,都難逃的命題。

比如Filecoin,CoinList 早在2017 年就發起了拍賣,一直到2020 年,投資者才拿到FIL,還是分批線性釋放,看似買到的是200 刀的FIL,到手時,只剩下30 刀。

但去中心化交易所,比如TokenSwap,就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拍賣成功,代幣立刻到賬,智能合約解決問題,不需要中心化操作。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屠龍的少年拿起了長劍

就像文章開頭所說,CoinList 是那條巨龍,但是它已經千瘡百孔,手提長劍的少年已經離開了村莊。

它叫TokenSwap。

這個世界的顛覆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既然我改變不了你,那我就打敗你”。

TokenSwap 的成立故事,是因為有一群拿不了KYC,無法在CoinList 上參與拍賣的人,他們覺得拍賣很有價值,但是中心化拍賣卻將他們擋在了門外。

答案是推翻它。

答案是推翻它。

於是就有了TokenSwap 這個平台,去中心化,所有鏈上拍賣都無需KYC,誰都可以在TokenSwap 的平台上發布拍賣池,優勝劣汰的門檻不復存在,去偽存真的過程將由市場而不是拍賣平台決定。

這是官網:https://www.tokenswap.finance

他們的Telegram 已經超過15000 人

  • 項目方不需要提交資料,用戶不需要註冊賬戶,只要連接Metemask 錢包,就可以參與拍賣。

  • 資金安全也被很好的解決,所有參與到拍賣的ETH,都不會經過TokenSwap,會直接從投資人錢包到項目方錢包,而參與拍賣的代幣也會第一時間由智能合約打給投資者,沒有延遲。

  • OTC 也成為了一種可能,交易者不再需要擔保方,去中心化拍賣平台上發起個固定比例拍賣就可以,它實際上成了加密世界的“閒魚”

其實市場的眼睛是雪亮的。

2019 年底,CoinList 完成A 輪融資千萬美元,估值超過1 億美元,而對標的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體量自然也不可小覷。

別忘了,CoinList 只獲得了1% 的項目,和50% 的投資人,但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擁有了99% 的項目,和100% 的投資人。

所以TokenSwap 第一輪融資,450 個ETH,12 小時就被賣完了,更可怕的是,沒買到的人,還在他們的TG 群裡鬧事。

所以,第二輪募資,TokenSwap 就直接玩出了花兒,550 個ETH,分11 天,每天只賣50 個額度,而且一天比一天貴。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2020 年的區塊鏈故事

2020 年是真正在談去中心化的一年,去中心化的交易平台Uniswap 在挑戰中心化平台,預言機LINK 在挑戰舊秩序,智能合約在挑戰人為操作。

每一個領域,都在被DeFi 顛覆,拍賣是區塊鏈的第一步,也是最晚被顛覆的那個。

或許會遲到,但一定會到來——

“便一去不回!”

“踏南天,碎凌霄”

“若一去不回?”

“便一去不回!”

区块链商业观察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