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早些時候,我看到了一篇可以讓人思考好幾天的研究論文。在“Who is on the other side? 誰在另一邊?二級標題Michael J. Mauboussin二級標題
一切都是因為低效
金融市場中阿爾法的概念與產生超額回報的原則有關,即超越平均市場指數。這是由於大多數金融市場是合理有效的,有一些指數可以準確地反映資產類別的表現。整個加密世界與之相反。另一種思考阿爾法的方式是關於在一個經常有效的市場中利用低效率。
效率的概念來自物理學,解釋了生產所需的能量與結果本身之間的關係。在金融市場中,效率一詞指的是信息和資產價格之間的關係。有效金融市場的羅塞塔石是著名的、經常被重新審視的有效市場假說(EMH),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尤金.法瑪在1962年的博士論文中提出。 EMH指出,股票價格反映了所有已知的相關信息,並且總是以公平價值進行交易。如果股票的交易價格不能高於或低於公允價值,投資者就永遠無法以低價買入或以溢價賣出。因此,在風險調整的基礎上"戰勝市場"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阿爾法的傳統來源
莫布森教授在論文中認為,阿爾法有四個基本來源。
行為: 當一個投資者,或者更有可能是一群投資者的行為導致價格和價值相背離時,就存在行為上的無效率。
信息。當一些市場參與者擁有不同的信息時,就會出現信息效率低下的情況,並且可以利用這種不對稱進行交易獲利。
分析性。當所有的參與者都擁有相同或非常相似的信息時,就會出現分析性的低效率,而一個投資者可以比其他投資者更好地分析這些信息。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加密資產的新阿爾法來源
在加密資產的背景下,莫布森教授理論中的四種Alpha來源固然凸顯,但並不能完整地描繪出這個領域的低效率。在我看來,有兩個新的Alpha來源與目前的加密市場有關:新產品Alpha和協議Alpha。
新產品Alpha因素與加密市場的金融架構有關,也與當前推出的新產品或資產在低效率市場中的影響有關。在傳統的資本市場中,新的IPO或新的債券發行很少會有擾亂整體市場的行為。有一些孤立的例子,比如Facebook的IPO失敗,引發了數月來對科技股的看空情緒,但這些案例極為罕見,因為整體市場中建立的效率往往會彌補長期以來的任何異常情況。但加密市場發生了相反的現象。當我們從無效市場過渡到"效率較低"的市場時,新產品的推出,如新的衍生品或新機構投資者的進入會產生令人難以置信的阿爾法回報。
第二個因素與加密資產運行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鍊網絡上,其行為受不同協議的約束有關。這些協議的行為可以產生相關的Alpha回報。例如,比特幣網絡中即將發生的減半事件一直被預期為可以影響加密貨幣價格並有效地推動市場的事件。雖然這些信息是現成的,但實施有效的策略來利用它是有成本的。類似的影響往往也發生在當一個協議開採或燒毀特定部分的代幣來影響流通供應的時候。
加密資產在許多方面都是非常獨特的,有可能以許多獨特的方式產生阿爾法。新產品的推出和底層區塊鏈的網絡動態是補充莫里森教授所闡述論文的兩個因素,但隨著市場的發展,這個理論很有可能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