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作者:五火球教主,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作者:五火球教主,Odaily經授權轉載。比特幣ETF編者按:本文來自
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之前6月份,
,作者:五火球教主,Odaily經授權轉載。Filecoin主網終於要上線了。二級標題
在經歷了無數次跳票之後,Filecoin官方終於宣布,主網將於10月15日啟動。
行業從此又少了一個時間上的未解之謎, 之前的幾大時間未解之謎包括:波卡何時上線(已解決),Cosmos IBC何時開發完成(進度已經99%,快了快了,就差一點了),Filecoin何時上線(剛剛解決),
何時通過(依舊在等待),Dfinity襯衫何時發(依舊在等待,空投倒是到了)……
之前6月份,流動性挖礦在寫下半年幾大風口時
,我們簡單介紹過存儲類風口的幾個代表性項目,包括Filecoin,AR,Sia,Storj等等。本篇藉著Filecoin上線,我們從另一個功能性角度與視角,看看這些個項目在存儲賽道的各自定位,以及具體有哪些個差異。
關於Filecoin,
流動性挖礦
大行其道的日子。
網上鋪天蓋地的資料太多了
Filecoin定位的是——龍頭級別的去中心化雲存儲項目,IPFS協議的激勵層。 (或者說“官方激勵層”,其他項目也可以做IPFS的激勵層,比如AR)
因為IPFS對標的是Web2時代的HTTP協議,所以FIlecoin作為“官方激勵層”,願景自然也最為宏大,定位為Web3時代的存儲基礎設施,而當前其體量巨大、資金充沛,生態系統完備,在這個賽道屬於毫無疑問的領頭羊。
據說,目前國內Filecoin礦機銷售商至少達到200-300家,大約估算Filecoin礦機市場上幾年來的總銷售額預計超過200億元,這還是主網沒上線的情況,不過其中多少真的能挖,就不得而知了,這一塊,據說水很深。
Filecoin最近的啟動時機其實非常的巧妙,甚至說合適,因為當前正是
大行其道的日子。
二級標題
熟悉Filecoin的讀者都知道,Filecoin的挖礦機制是這樣的——參加存儲挖礦的礦工執行挖礦工作時必須鎖定一定量FIL作為質押品。
設計這個機制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2、增加發動51%攻擊的成本。
二級標題
但是這也導致Filecoin初期的啟動是個很彆扭的事,最開始的初始抵押從哪裡來呢?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啊?雖說最近的搞得“太空競賽”線性發出一部分FIL作為獎勵,部分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大家仍舊很擔心。礦工因為初期需要大量抵押,所以前半年幾乎都是在投入。看著賬面盈利不少,但不是被抵押了,就是被鎖。這反過來會造成幣的稀缺,幣價飛漲,大家都想持幣HODL,造成市面流通不足。
而最近的DeFi流動性挖礦,正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挖礦已經開始被人們所接受,所以大家的幣都不願意躺在錢包一動不動的睡覺,都出去做流動性挖礦去了,只要有激勵,流動性都不是問題。
二級標題
Storj——一個更便宜的AWS S3
Storj可能是目前幾個項目裡,存儲數據最多的一個,差不多有20PB了。
Storj除了目前數據最多,還有幾個數據特別亮眼。
二級標題
一個是全節點數量,有8000+,去中心化程度非常之高。
二是價格便宜,在和亞馬遜S3服務標準差不多持平的情況下,價格只有亞馬遜的一半。
四是圈內搞了些很有意思的事,前段時間把ETC全節點的數據收進來了,這幾天又把NEM的全節點數據收進來了——你可能問這有什麼意義啊? 我告訴你,它把ETC一個新全節點同步的時間從12小時降到了30分鐘,相當於做了一個全節點同步的CDN。
二級標題
你想,要是哪天把ETH和BTC的全節點數據也收進來。 (你現在跑一個新的BTC全節點,光是同步區塊數據可能要個把月,要是Storj搞定數據的話,同步可能幾天甚至幾小時就搞定了)
和Filecoin只能用專業機房來玩不一樣,Storj是使用普通家用節點的閒置的硬盤與帶寬資源,來組成一個龐大的去中心化“雲盤”,把這些閒置資源集中起來組合成一個能對外提供存儲服務的商業產品,服務很簡單,也很純粹——就是存儲與帶寬,更便宜,更快……
如果以上這些你都記不住,你就記住,Storj是雲存儲裡的Uber,就可以了。
二級標題
AR——鏈上存儲的獨苗
你可能會好奇,這些存儲類項目不都是區塊鏈項目麼,為啥說AR是鏈上存儲的獨苗嘞?
那是因為,Filecoin,Storj這些,其實數據都是存在鏈下的。
AR不一樣,AR的數據直接保存在區塊鏈上,這也導致:
1.數據一旦上去,就不可更改了;
2.只要AR主網還在,數據便“永久”保存。
但多數人第一眼看到AR的介紹或者白皮書時,依舊覺得不靠譜,用戶怎麼可能一次付費,就永久存儲了呢?
二級標題
能做到這個主要是靠兩點,一是由於技術進步,存儲實際成本每年以30%的速度下降,在可預見的未來,這個情況能夠持續很長時間,二是用戶支付費用本質是採用預付費的模式,費用不是一次性支付礦工的,而是由系統託管這些存儲費用,之後系統按照數學算法,緩慢的一點一點釋放給礦工,相當於提前支付了未來200年的存儲費用。
由於這種特殊的“永存”設計,使得AR成為圈內最受歡迎的存儲類項目,許多的知名區塊鏈項目都和AR合作拿它來做存儲層,Uniswap,Makerdao,Compound,SNX,Kyber ,YFI,Skale,Solana……簡直就是為DeFi(包括NFT)量身定做的存儲層。你想啊,你付一次費,永久幫你存儲了,你就完全不需要擔心數據丟失啊,被篡改,被刪除啊之類……
從範式上來講,AR是一個很顛覆的範式——存了數據,一次付費,終生免費,看起來簡單粗暴,又不符合直覺。
二級標題
然而你想想,最早的電子郵箱只有1M,2M,有些看準這個賽道,做大容量付費個人郵件的,幾乎無一例外全部失敗了。
為啥嘞,現在Google郵件1個G,還免費,還號稱永不用刪郵件。
所以有人說,可能不久的將來,存儲的缺省選項,就是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