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從時機角度,看Filecoin未來會如何?
隨著Internet的迅速普及,我們正在進入一個時代,在這一時代中,必須有效地存儲各種海量數據,才能驅動時代進步。
那麼為什麼未來會是分佈式儲存的霸權之路,先來簡單看看“數據中心和大數據市場的情況”。
現今,網絡無時無刻存在於我們身邊,全世界每天創建的數據大約有250萬字節(Byte)。
而根據數據顯示,世界上當前儲存的90%的數據都是近兩年創建的,這也解釋了為什麼Filecoin從2017年發布以來遲遲未正式主網上線的原因:時機未到。
就像小米雷總說的“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
而回顧歷史,有多少人、事、項目因為時機不對在當時無法成功,激起千成浪。
徐克2001年導演的仙俠電影《蜀山傳》當時上映後票房慘淡,投資9000萬元,票房卻不足3000萬,而幾十年後的今天,卻被廣大網友奉為經典。只能用“天不遂人願”來形容。
梵高生前作品很多,但卻無人問津,不是因為他的畫作粗製濫造,而是畫作意境在當時走到了與主流背道而馳的境地。時機不對,他的作品帶給他的不是無盡財富、名滿天下,而是世俗的異樣眼光以及“瘋子般”的待遇,成為了藝術的殉道者。
以上是人和事因為時機不對而失敗的例子,那麼對於我們熟悉的互聯網科技行業有哪些因為時機不對、理念超前的失敗的案例呢?
1. Ask Jeeves
Ask Jeeves是類似於谷歌、微軟的搜索引擎,成立於1997年,比谷歌1998成立早一年,它運用了很多谷歌后來用的技術,比如語義搜索,還有根據超鏈接進行網頁排名,這可是谷歌的密碼武器。
本來它有機會成為和谷歌一樣偉大的公司,卻因為在哪個年代這些技術不成熟,不被接受而組建沒落。
2. Dodgeball
Dodgeball屬於LBS社交網站,它在當時失敗的原因有兩個:第一,當年沒有Iphone;第二,沒有Facebook。沒有Iphone意味著一切信息發送都要通過短信,這樣的模式很不友好。沒有Facebook意味著用戶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需要不停的查看朋友行踪的更新。
Dodgeball創始人後來又創建了Foursquare,取得了巨大成功。
3. GO Corporation
GO Corporation是當年資金狀況最好的初創公司之一,它的移動操作系統也非常的好。 GO Corporation是掌上電腦的先行者,包括現在的觸屏設備iPhone和iPad都有它的理念。它只是出現的太早了.
4. WebTV
顧名思義,WebTV就是互聯網電視意思,不過在當時這個公司以此命名。當年WebTV的財務狀況很好,後來還被微軟收購,但它們將互聯網接入電視的宏偉目標遭遇失敗。原因是理念太過超前,還是消費者不希望互聯網連到電視上呢?兩個原因都有。再看現在,互聯網電視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鐘種以上例子,在當時失敗,但之後卻有同類型的成功者,當時失敗的原因不能歸結於本身,更多的在於錯誤的時機做了正確的事。
只要其中一項不滿足成功的條件,結果都會是失敗。
反觀Filecoin,2017年項目發布,正值數字貨幣如日中天的時候,各類數字貨幣層出不窮,要想從眾多項目中脫穎而出,可想難度之大,風險之凶。
同時,當時大部分用戶只顧經濟利益,也就是“一切向錢看”,誠然當時上線能夠分得一杯羹,但對於項目本身長遠發展來說肯定是弊大於利。
時至至今,物聯網、5G、IoT等新型技術的出現,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從數據市場問題的角度來看,Filecoin未來將如何?
舉一個典型的例子,豐田汽車總裁豐田章男在2018年表示:“我們將把豐田汽車從一家汽車製造公司完全轉變為出行服務公司。”
汽車製造大家應該知道是什麼意思,那麼“出行服務”什麼意思呢?代表了什麼?
我們日常所用的滴滴出行專業話來說就是出行服務。我們都知道滴滴公司不生產汽車,只是汽車的搬運家,做的是一個出行供需撮合服務平台。依靠的大量用戶數據分析、處理來為用戶提供服務。
而要保證用戶服務效果以及企業經濟效益,那麼必須重視數據的傳輸與儲存,以此保證平台的用戶體驗、出行安全以及事故責任追溯。
豐田汽車公司轉變出行服務公司,宣布與包括滴滴、亞馬遜、必勝客、優步、馬自達在內的多家企業結成“移動出行聯盟”,聯盟成員將在產品規劃、應用、驗證等方面展開合作。
這將導致的結果是數據使用量將急劇增加,而近兩年的數據大幅度增長,也正是因為這些傳統企業逐漸互聯網化的結果,也是最好的證明。
此外,根據一項有關世界數據創建和在線活動的研究報告,名為“ Data Never Sleeps 5.0(Domo.com)”展示,我們今天使用搜索引擎查找問題的答案,每次累積的數據量都在增加。
儘管某個人這類行為產生的數據只有一小部分,但世界各地每分鐘都會創建和處理大量信息和數據。
據有關報告,去年,每分鐘有超過350萬條短信。此外,今年已發送了約1,520萬條短信,並且已積累了大量數據,為上一年的334%。
Google每分鐘處理360萬次搜索,每秒處理40,000多次搜索(每天35億次搜索)。它已在Twitter上發布了456,000次推文,在YouTube上每分鐘播放了4,146,600個視頻。
這些行為都會產生數據,負責處理這些數據的“幕後之人”就是服務提供商,數據服務商處理用戶在Internet上的一次操作的數據,並以一定成本管理數據。
所以,我們近兩年來會發現各類視頻平台、辦公平台、音樂平台等都需要開通會員或者付費才能使用,歸根結底是平台運營成本的增加,而成本當中用來數據儲存所佔的成本比例不在少數。
據賽門鐵克最新調查顯示,全球企業一共儲存了大約2.2ZB數據,用於保護數據安全性和訪問服務的成本大約為1.1萬億美元。
在這項名為“信息狀態”的調查中,賽門鐵克一共調查了38個國家的4056名信息技術專業人士的意見。調查發現,大型企業每年用於儲存數據和保護數據安全性的平均開支為3800萬美元,中小型企業的平均開支為33.2萬美元。
而這項調查也僅僅是針對38個國家的4056名信息技術專業人士,這部分調查數量對於全世界來說也只是冰山一角。
對應儲存成本的增加,企業唯有通過有償的服務方式收取用戶費用,從而來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就像短信一樣,國內發一條短信需要收取0.1元的費用,這不是因為短信服務平台氪金,是為了降低運營成本,不得已而為之。
儘管數據中心和大數據市場現在存在諸多問題與挑戰,但目前全球總存儲容量的利用率還是達到了50%。
不過隨著互聯網技術繼續發展與升級,這個比例完全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在未來的數據管理、存儲中,IPFS、Filecoin將成為必不可少的,成為支持未來將出現的超級IT社會創新的基礎,走上數據霸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