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聞ChainNews(ID:chainnewscom),經授權發布。
編者按:本文來自
鏈聞ChainNews(ID:chainnewscom)
鏈聞ChainNews(ID:chainnewscom)
鏈聞ChainNews(ID:chainnewscom)
,經授權發布。
鏈聞ChainNews(ID:chainnewscom)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投票的巨大力量
二級標題
YFI 是DeFi 協議yearn.finance 於7 月17 日發布的治理代幣,其項目方宣稱該代幣「不具備價值」,但該治理代幣72 小時價格就飆升至1000 美元以上,發布不到兩週漲到4400 美元以上。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投票的巨大力量
DeFi 治理代幣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來影響開放協議的走向,否則協議幾乎不可能受控制。這些代幣授權持幣者投票更改底層協議的參數。如果擁有足夠的表決權,治理代幣持幣者基本上可以更改智能合約或推出較新版本的協議。分配給這些治理代幣持有者的權力非常類似分配給股東的權力。
二級標題
與傳統的股票/ 股份相比,治理代幣有幾個優勢。在傳統的初創公司/ 企業中,股票允許所有者投票選出對自己有利的CEO 或其他C 級高管,而治理代幣消除了通過代理投票的必要。
由於DeFi 協議的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我們預期暫時不會看到這種情況出現。但是,這些協議一旦增長至大通銀行Chase、美國銀行BoA 或富國銀行Wells Fargo 一樣大的規模時,其激勵機制就會改變。
二級標題
對治理代幣的支持和反對意見
治理代幣是否會成為股票2.0?支持和反對意見都有哪些?我們看看最具代表性的說法:
這些去中心化的協議無法被監管
分叉
上述論點很大程度上高估了協議的糾錯能力。我們逐一推敲一下:
圖片描述
DeFi 協議創始人和開發者試圖廣泛分發代幣,向流通性提供者分配代幣是試圖達到這一目的方法,但實際情況常常達不到預期。以收益耕種現象為例,基金和富裕的投資者(又名鯨魚)利用遞歸流動性撥備,將其從治理代幣中獲取的收益/ 份額實現最大化。最終導致這些代幣集中在少數投資機構/ 耕種老農手中。
分叉
此外這些DeFi 項目的投資者目前控制著不成比例的大量選票。例如,Compound 超過13% 的投票權由前10 位地址控制。當然這種所有權結構要比今天的摩根大通銀行或美國銀行更好,但能好多少呢?下圖顯示其實差異很小:
傳統金融機構的股權分佈,來源:CNN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