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期利好被提前透支?波卡憑何與公鏈之王一爭高下
PANews
2020-09-01 14:07
本文约4090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6分钟
波卡的生態故事,我為什麼選擇在波卡生態建項目。

文| Nancy 編輯| 畢彤彤出品| PANews

文| Nancy 編輯| 畢彤彤出品| PANews

文| Nancy 編輯| 畢彤彤出品| PANews

目前波卡距離主網全面上線仍差“臨門一腳”,但二級市場的過於火爆是否會提前透支遠期利好?常被外界拿來與以太坊一較高下,波卡超越“前浪”的勝算究竟幾何?自帶“出生光環”的波卡真的前景無限好?聽聽波卡系項目如何評判。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波卡被爆炒,源自生態想像力

伴隨著波卡主網進度緊鑼密鼓的推進,市場FOMO情緒被逐漸激發。尤其是前幾日,波卡完成1:100的代幣拆分後,更是將市場討論的氛圍推向了更高峰。 CoinGecko數據顯示,過去7天,波卡價格的漲幅達43.2%,總市值達59.3億美元。短短幾天時間內,波卡就超越了EOS、ADA等一眾老牌公鏈。而在不少激進型投資者看來,波卡大有“腳踩EOS,劍指以太坊”的勢頭。

與波卡價格和熱度同樣居高不下的,還有波卡系代幣。在波卡生態逐漸發展壯大的同時,很多交易所積極投身波卡生態的建設中,例如成立波卡生態基金,以支持項目發展等。各大交易所熱情的參與下,KSM、EDG、RING、KLP等代幣都開啟了“一騎絕塵”的上漲行情(如下圖所示)。

而在市場狂熱的投機情緒之下,波卡及波卡生態大有進一步爆發之勢。 “長期看落地,短期看炒作價值。”波卡的崛起被一度認為其正重複EOS的老路,更多的是“雷聲大雨點小”。眾所周知,曾經的明星項目EOS在徹底淪為投機者反复炒作的陣地後,再也難復往日風光。

儘管這位技術大拿由於發展理念的不同等原因離開了以太坊,但其另起爐灶創建的波卡天生自帶光芒。 2017年10月,波卡採取荷蘭式拍賣的方式完成1.44億美元的首次募集;2019年6月,波卡在第二輪融資中向機構投資者出售了50萬枚DOT,估值達12億美元;2020年7月,波卡的第三輪眾籌共售出30.2萬DOT,籌集到3949.57 枚比特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不與以太坊爭高下,瞄準更廣闊市場

強大的吸金能力,創始人的光環,以及彌補以太坊性能不足的定位,使得波卡常被業內拿來與以太坊作比較。 “波卡誕生之時,最初的願景就是互聯網Web3.0 ,因此以太坊雖然現在看是具有先發優勢的,但是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是無法承載區塊鏈商業落地的,以太坊生態中DeFi 項目高額手續費成為了高昂的門檻。而其中波卡以太坊如圖所示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治理、靈活性。波卡社區擁有控制權,在社區投票成功後任何新的互聯網技術、新密碼學的成果都可以添加到鏈上,決議也是自動執行的。試想一下,全球不同膚色、不同語言、背景相互不認識但是可以通過投票的方式,形成共識並且執行,也就沒有寡頭的壟斷治理,並且時刻接納學習新的技術,實現快速升級,面向未來。”劉玉柱表示。

他進一步指出,雖然目前以太坊的開發生態無人可敵,但是波卡生態通過web3基金會兩年時間孜孜不倦的耕耘,已經非常龐大的真實的開發者數量支撐,其開發者生態應該僅次於以太坊。這其中由波卡孕育的Substrate功不可沒,實際上這已經是區塊鏈從業者很熟悉的一套框架。其易上手性、靈活性、可升級、可輕鬆跨鏈、高度自定義等特性,使之成為最受開發者歡迎的區塊鏈開發框架了。在開發框架上,以太坊2.0目前看來還是高度同構設計的。佟林認為這是劣勢:因為世界上不同的區塊鏈需求的特點千奇百怪,只有足夠支持高度自定義的異構分片設計才能夠滿足長尾需求。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炫技只會進入死胡同,挖掘用戶是關鍵

在幣價高歌猛進之時,波卡生態已呈現出一片繁榮氣象,各項目都在積極開拓發展之路。同時,為了給波卡的核心業務添磚加瓦,佟林介紹稱,不僅瑞士非營利組織Web3基金會會為優質項目在波卡上的生態建設而進行資金的定向獎勵,還有很多項目也從其他生態遷移至波卡。其中,Web3基金會已資助129個生態項目,金額高達645萬美元。

而目前整個波卡生態已經匯聚了近兩百個應用,涵蓋了加密貨幣錢包、驗證者、論壇、瀏覽器,以及基於Substrate 的各類項目(如下圖,例如隱私、橋接、DeFi、智能合約和數據類等)。

劉玉柱告訴PANews,眾所周知,比起技術更重要的就是生態建設,已經有越來越多加密資產投資基金紛紛成立波卡生態專區。無論是技術可行性還是生態的流動性,波卡都是非常兼容和豐富的,未來生態發展可見一斑。

儘管外界對波卡生態仍存質疑的態度,但其技術實力卻是無容置疑的。例如,若“一鍵發幣”是以太坊的標籤,那麼“一鍵發鏈”則是波卡的特色。曾幾何時,由於對網絡擴展性、安全性有著極高要求,公鏈開發的技術難度和成本非常大。而基於波卡開發工具Substrate可讓開發者在短短15分鐘內開發了一條全新的區塊鏈,著實令人驚艷。這也是未來區塊鏈生態大爆發至關重要的工具之一。再例如,波卡作為一種異構多鏈技術,主要由中繼鏈、平行鍊和轉接橋組成。在這些基礎設施的支持下,各個獨立的區塊鍊網絡之間的資產與數據可實現互相流通,有望開啟萬鏈互聯的時代。

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是未來世界的必然發展方向,但僅僅浮於表面,一味炫技,最終仍會走入“死胡同”。作為Web 3.0開啟者,波卡的技術已頗受外界認可,但在沒有先行者的商業化落地道路上,對其“修為”尤為考驗。 “商業化落地是逐步的過程,Parity 開發人員將構建區塊鏈所需的所有功能都放入Substrate 的框架。Substrate 是通過模塊化方式創建的,以提供技術自由,但也使諸如賬戶、餘額、治理和智能合約之類的功能像插入一個庫一樣容易,Substrate 有效地將區塊鏈的各個功能作分離為模塊,當使用和接入波卡的時候開發人員能夠快速的將其組建起來,用於自己所搭建的應用中。”劉玉柱表示。

他還表示,由於波卡上線不久,所以暫時沒有特別成熟的商業化落地項目,但就技術而言,波卡不存在太多的技術難題和挑戰,重要的是需要更加沉下心打磨產品,真正挖掘用戶需求,擺脫短期的投機心態,能夠真正打造出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服務才是挑戰的關鍵。

而佟林提醒道,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波卡是個公鏈,需要為落地的準備負責(智能合約、TPS、友好的賬戶系統)。其實波卡的“落地”對像是平行鏈,而不是直接面向“落地”。目前波卡的平行鏈中,有DeFi、智能合約鏈、隱私、存儲、DID、IOT等,幾乎所有面向於落地的古典區塊鍊板塊都在。現階段,不少歐洲的企業也已使用Substrate開發工業相關的業務,國內也有一些聯盟型項目開始使用Substrate。從互聯網思維來看,流量*轉化率*單位貢獻價值=總價值,將上述這些項目乘以一個“有跨鏈需求”的轉化率,就可得出有多少落地場景會給波卡生態帶來業務價值。

PANews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