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8日,「2020新區勢·區塊鏈科技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由火幣集團、36kr、Odaily共同主辦,幣核科技&霍比特HBTC金牌贊助,鏈上ChainUP戰略贊助,貝寶金融特別贊助,Conflux、BitUniverse幣優、維基鏈WaykiChain、XnMatrix、哈世科技、Mixpay、COCOS、上海挖易聯合贊助。
來自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眾多權威專家、教授,以及行業頭部機構代表共聚於此,分享金融科技新資訊,探討區塊鏈的未來潛力。 (點擊進入峰會視頻回放)
8月28日,「2020新區勢·區塊鏈科技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由火幣集團、36kr、Odaily共同主辦,幣核科技&霍比特HBTC金牌贊助,鏈上ChainUP戰略贊助,貝寶金融特別贊助,Conflux、BitUniverse幣優、維基鏈WaykiChain、XnMatrix、哈世科技、Mixpay、COCOS、上海挖易聯合贊助。
來自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眾多權威專家、教授,以及行業頭部機構代表共聚於此,分享金融科技新資訊,探討區塊鏈的未來潛力。 (
點擊進入峰會視頻回放
8月28日,「2020新區勢·區塊鏈科技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由火幣集團、36kr、Odaily共同主辦,幣核科技&霍比特HBTC金牌贊助,鏈上ChainUP戰略贊助,貝寶金融特別贊助,Conflux、BitUniverse幣優、維基鏈WaykiChain、XnMatrix、哈世科技、Mixpay、COCOS、上海挖易聯合贊助。
來自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眾多權威專家、教授,以及行業頭部機構代表共聚於此,分享金融科技新資訊,探討區塊鏈的未來潛力。 (
點擊進入峰會視頻回放
8月28日,「2020新區勢·區塊鏈科技金融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由火幣集團、36kr、Odaily共同主辦,幣核科技&霍比特HBTC金牌贊助,鏈上ChainUP戰略贊助,貝寶金融特別贊助,Conflux、BitUniverse幣優、維基鏈WaykiChain、XnMatrix、哈世科技、Mixpay、COCOS、上海挖易聯合贊助。
點擊進入峰會視頻回放
下午的第一場圓桌討論,以「傳統金融世界對於區塊鏈的展望」為主題,Odaily邀請到蘇寧金融金融科技事業部技術開發中心技術總監盛偉、中國電信區塊鏈研發負責人梁偉、眾安集團眾企安鏈聯合創始人黃驍棟、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李旭暉、Amber Group CEO兼聯合創始人Michael Wu、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楊白雪、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研究員孫爽、HashQuark CMO Dora參與討論,嘉賓們從區塊鏈技術、產業和應用落地的角度對傳統金融世界對於區塊鏈的展望分享了各自的觀點。
Dora:中國電信區塊鏈研發負責人梁偉表示, 跟傳統金融比,區塊鏈在ABS的資產證券化、保險、保理、支付和輕結算各個方面都已經有了很多的落地案例了。從最近大火的DeFi,大家可以看到DeFi已經在公鏈層面、穩定幣、去中心化交易、借貸和抵押這些方面已經展現出了非常強的活力,梁偉相信DeFi未來一定會和實體金融結合產生更強的化學反應。
二級標題蘇寧金融金融科技事業部技術開發中心技術總監盛偉認為,區塊鏈發展的重心應該是探索如何與傳統經濟和實體經濟相結合,如何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去,而不應該將重心和關注放在“虛無”幣價上。
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李旭暉表示,區塊鍊和物聯網技術對大宗商品交易的改造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貨物進行實時監控,使倉單融資、動產融資變為可能,原來的事後追踪變成了事前管控,為供應鏈金融加了一個很好的應用和起點。第二,區塊鏈技術使上鍊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刪除、全程上鍊、數據透視化,這點把實物資產融資變成了數字化融資,增加了融資作假的成本,為供應鏈金融業提供了保證。第三,物聯網技術和區塊鏈相結合使得大宗商品交易全程可以追溯生成的倉單。
二級標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楊白雪認為,區塊鏈對於傳統金融的顯性滲透率顯性來看確實不高,但是按一個事物的發展規律來看,區塊鏈作為一個誕生不到十年的新技術,已經在很多實體經濟場景中實現了支付,比如說清結算、支付和發票,在這些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嘗試。
Amber Group CEO兼聯合創始人Michael Wu認為,區塊鏈對實體經濟的一個很大的意義在於對於資源的調動,幫助實體經濟進行最優資源調動。區塊鏈作為一個技術,自身俱有很大優勢,比如開放性,更低的參與門檻,這樣就可以轉換為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門檻;其次在於它的透明性,所有的數據都是在鏈上公開可查的,不可篡改的。
二級標題以下為圓桌討論內容整理,由Odaily整理:
感謝大家參加我們的探討,我是HashQuark的Dora,我先介紹一下HashQuark。我們HashQuark目前為很多的公鏈去做節點的搭建和運營,我們的工作就是在區塊鏈項目中去維護項目節點的正常運行,保障項目網絡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也為會根據客戶需求為他們提供基礎設施搭建和運維。非常高興主辦方給我這個機會來主持這場圓桌,首先請各位嘉賓做下自我介紹和以及自己所負責的業務。孫爽:
各位朋友下午好,我來自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國盛證券是一家傳統的券商,我們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機構投資者,我們客戶主要就是基金、保險、銀行、這類機構投資者,我們為他們提供股票投資建議,連接上市公司跟買方,我們是傳統金融市場裡面的二級市場。我們國盛是傳統券商中唯一設立了區塊鏈研究院的傳統券商。現在已經有很多主營業務是區塊鏈的公司上市了,比如美股的嘉楠科技、億邦國際、Marathon Patent、Riot Blockchain;有些主業是其他業務的也有些區塊鏈業務,比如Square、 Overstock;最近螞蟻金服公佈了招股書,螞蟻鏈也大放異彩,所以這一塊我們非常關注。此外,我們也在關注央行的數字貨幣,因為央行數字貨幣可能會用區塊鏈技術。除了這兩個領域,我們還在看其他賽道的機會,如果大家有一些好的商業模式或者是機會,希望大家不吝賜教。
Michael Wu:盛偉:
大家好,我是蘇寧金融金融科技事業部技術開發中心技術總監盛偉,我簡單介紹一下蘇寧金融。蘇寧金融定位為一家以全場景融合發展為特色的金融科技公司,聚焦供應鏈金融、微商金融、消費金融、支付、財富管理和金融科技輸出“5+1”核心業務,旗下蘇寧金服公司估值達560億元,獲得AAA評級。
我們對區塊鏈領域的佈局可以追溯到2017年,蘇寧金融從2017年開始投入研發人員和資金來做區塊鏈的相關應用,我們上線了區塊鏈金融訂單的服務,包括動產質押和應收賬款以及其他很多場景。做完這些場景之後,我們開始搭建區塊鏈底層平台,2019年底,我們開始做區塊鏈的雲服務平台,最近我們也對雲服務平台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推出了SBaaS區塊鏈雲服務平台,主要是賦能中小企業上鍊。梁偉:
Dora:大家好我是梁偉,我現在主要負責中國電信的區塊鏈的研發業務,我們做這個業務主要是為傳統運營商和傳統業務拓展一些嘗試,除了這個之外的話我在業內也擔任一些相關的職位,包括中國科技工作者協會的會員、中國計算機學會的專委、以及地方政府數字經濟的專家,我2019年出了一本書《深入淺出區塊鏈》,這也是市面上唯一一本中央政治局出的序。
李旭暉:大家好,我是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副總經理李旭暉,我們是山東能源(原兗礦集團)華能、國電投等七家國企、央企聯合成立的交易中心,我們藉著海南自貿港的東風,旨在打造國際化的能源交易中心。交易所在區塊鏈的業務方面屬於很窄的應用領域,但大宗商品是整個工業經濟的基礎,市場體量非常大,我們希望為客戶解決融資服務,通過區塊鍊和供應鏈金融結合起來,很高興今天能來這跟大家進行交流,謝謝!
黃驍棟:
大家好,我是眾安集團旗下眾企安鏈的黃驍棟,眾企安鍊是眾安保險旗下金融科技的新佈局,是眾安科技旗下全資子公司的品牌,我們的定位是做企業級服務。通過將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和供應鏈場景相結合,打造“金融+場景+技術”的跨界融合供應鏈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基於眾安自主知識產權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加產業鏈的雙鏈驅動,向客戶輸出資源整合、業務諮詢、金融科技、聯合運營等一體化綜合性服務。謝謝!
大家好,我是Amber Group的創始人兼CEO,今天非常高興與各位嘉賓在這裡一起交流方向。 Amber Group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服務於全球用戶的綜合加密金融服務平台,我們三年服務了包括兩百多家全球大型企業、基金,家族基金,為他們提供資管、理財、交易、借貸衍生品的金融服務,目前為止我們累計的交易量超過了兩千億美金,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們的資金管理規模在一億五千萬美金左右。
今年Amber Group定下的戰略升級是在平台化、產品化、規模化的戰略方向,我們也即將在9月份全面推出我們自己的移動端的綜合性加密金融應用,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應用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去吸引更多用戶關注加密行業,為這個行業創造更多長期價值,謝謝大家!
楊白雪:
大家好,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楊白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是工信部的直屬科研試驗單位,定位是國家高端智庫和產業發展平台,在區塊鏈這個領域,我們單位一直秉承做好政府支撐和產業服務理念,我們長期深耕互聯網,希望用區塊鏈技術去解決工業互聯網中存在的一些重大的又急需解決的問題。我們這個部門近期主要集中去做一個面向工業互聯網場景的、以區塊鍊為核心解決方案的數字基礎設施,以及在基礎設施上的規模化產業應用,謝謝大家!
感謝各位的介紹,在座的各位對區塊鍊和傳統產業的應用都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那我們開始今天圓桌的第一個問題,這是一個比較主觀的問題,大家在做區塊鏈+產業結合的過程當中,大家感受到區塊鏈技術服務於傳統產業,大家認為現在區塊鏈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和傳統金融的時機是否成熟?目前區塊鏈技術在相關產業的滲透率如何?
孫爽:
個人認為現在還不是很成熟,滲透率比較低。首先我們要先定義下“金融”,如果簡單粗暴的分成“支付、融資、投資”三塊。
那麼,在支付方面,基於區塊鏈底層去設計“貨幣”的嘗試可能已經失敗了,在日常生活中,你找不到太多的商戶願意接受數字貨幣,因為的數字貨幣價格波動太大了,其次,監管部門能不能接受數字貨幣也很重要。拿幣圈現在比較火的穩定幣USDT來說,它宣稱自己錨定的是美元,也就是說,一個純粹的、原生的區塊鏈數字產品,最終還是要藉助法幣的信用來流通,它自己給自己背書還是比較弱。我們現在看到一些國家在探索基於區塊鏈發行數字法幣,這就另當別論,能否落地、落地效果有待觀察。
投資方面,數字貨幣市場可以跟傳統證券市場類比,兩者相同的地方是大家參與投資都是為了升值,說投資也好,投機也好;不同的地方比較多。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項目本身。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大部分股票的實際控制人,但是對很多區塊鏈項目,我們找不到,沒有一個可以負責的主體。
第二點,我們很難預期數字貨幣未來的現金流。我們可以對股票估值,比如用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方法,當它發布季報、中報、年報的時候,可以去更新估值。但是你會發現很難這樣給數字貨幣估值,因為你很難預測它之後的“業績”是如何增長的。第三點,POW共識類區塊鏈項目有硬件的,而股票基本上是純粹的數字化的東西,不需要用硬件產品。
最後,股票漲再多對使用這家公司服務的客戶都是沒有直接影響的。但是,一個區塊鏈項目的代幣價格高的話,投資者是喜聞樂見的,但會增加開發者和用戶的使用成本,這裡有內在的利益衝突。
融資方面,根據個人觀察,現在通過區塊鏈市場融資的主要是區塊鏈世界的原生項目,這跟之前還有些融資主體是實業的項目不同。盛偉:
我覺得從幣的角度來看,區塊鏈在傳統金融的滲透率已經比較高了,我們公司更關注區塊鏈怎麼應用到傳統經濟中,怎麼能夠真正推動我們傳統經濟的發展。
2017年,我們就開始在區塊鏈技術的場景落地方面做了很多嘗試,比如我們對金融風控數據的共享,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研究在國內是比較前列的,包括央行都給予了我們非常肯定的評價。所以,我覺得讓一個新技術找到合適的落地場景,真正從上到下地認可這個場景的落地,這樣才會產生一個好的結果。
我們奮鬥的目標就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2018年初我來北京開會的時候,當時幣圈處在熊市階段,主持人就問大家會場上有沒有人真正通過幣掙到錢或者暴富的,當時舉手的人太少了,大多數還是韭菜。所以我認為大家還是應該將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傳統經濟中去。我們應該思考如何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創造越來越多的芯片公司、高科技軍事公司等金融科技公司,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換句話說,傳統的方式並沒有激勵到每一個人、每一個老闆和每一個員工,如果我們通過區塊鏈的方式能夠快速推動中國的科技發展,我覺得這種滲透才是有意義的,區塊鏈技術應當為我們國家的實體經濟做貢獻。
梁偉:
我就想給大家表達兩個觀點,首先剛剛我們也聽了前面三位嘉賓的分享,有嘉賓講的是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場景落地,這個我就不再多說了。我想說的是區塊鏈與傳統金融比的話,區塊鏈技術在ABS的資產證券化、保險、保理、支付和輕結算等各個方面都已經有很多的落地案例了,時間原因我就不再展開敘述了。
Michael Wu:第二個觀點是關於DeFi的,我們看一下DeFi的過程,大家可以看到DeFi已經在公鏈、穩定幣、去中心化交易和抵押借貸這些方面展現出了非常強的活力,我相信未來DeFi一定會和實體金融結合產生更強的化學反應。
李旭暉:
在我們熟悉的大宗商品交易領域,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海南一個成立於1995年的鋼材市場,經過25年的深耕,1.0版是傳統的過磅、紙質發票等,後來他們升級到2.0版,加了攝像頭、電子圍欄、監控等的技術。前兩天他們主動找到我們想升級到3.0版,想上鍊,這樣就可以生成移動的、可以全程跟踪監控、可以進行流轉的新電子倉單。這啟發了我們,通過物聯網技術可以對貨物進行實時監控,原來的倉單變成了動產,原來的事後追踪變成了事前管控,加了一個很好的應用和起點。
第二點,我們說區塊鏈技術是不可篡改的,數據全程透視化的,這點把實物資產變成了數字化融資,為我們的供應鏈金融服務提供了保證。第三點,物聯網技術和區塊鏈相結合使我們全程可以追溯我們生成了哪些倉單。國外LME等交易所的背後本來是產業聯盟,依靠很多家聯盟企業百年的信譽做支撐。在中國,我們加上了區塊鏈這些技術手段加持,可以使倉單數字化成為高信用倉單,提供24小時監控、錨定到對應的實物資產,買方賣方、倉儲方、監管方包括交易平台實時監控,我們就可以通過銀行進行倉單融資,並加速區塊鏈倉單流轉、兌付和融資,增加交易平台交易量。我們希望在這方面與金融機構、認證機構等加強合作,這是大宗交易所服務實體經濟的方向。
黃驍棟:
Dora:回到主持人開始的問題,我們一開始講的是區塊鏈對傳統金融的成熟度和滲透率的問題。我們眾企安鏈一直致力深耕於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的應用。從我們的觀察來看目前區塊鏈在傳統金融場景中的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成熟度,但是滲透率是在逐漸提高的。從我們服務的客戶來看,大家對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中的價值還是認可的。
成熟度為什麼沒有達到大家的期望,我們覺得主要有兩點:大部分金融機構,還是以傳統的思維模式和角度去做一些思考和業務對接,並沒有把場景中結合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變化體現到自身的產品和風控策略中來。另外一方面從整個監管層面來講,近期也不斷有一些新的新政策出台,但是真正能落到垂直行業的細化製度和政策還不是很明確,我們所接觸到的客戶在業務落地的過程中經常也會面臨一些疑惑:在做區塊鏈相關技術落地的時候除了遵循傳統的合規要求外,對於區塊鏈方面,還有哪些需要關注的點。
我剛聽幾位嘉賓的分享非常有感觸,我覺得分享的非常好,金融能不能脫虛回到實體,金融如何服務於實體經濟,外匯等衍生品對咱們實體經濟和實業社會發展有什麼幫助,我覺得這個答案是很有意義的。
我認為區塊鏈對實體經濟的一個很大的意義在於對資源的調動,幫助實體經濟進行最優資源調動。區塊鏈作為一個新技術,它自身是有很大優勢的,比如它的開放性,它有更低的參與門檻和更開放的參與度,這樣帶來的是更充分的競爭,進而轉換成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這個最終受益的是終端的使用方和投資者。
其次區塊鏈對傳統金融的意義體現在它的透明性,傳統金融領域反复講到的一個詞就是“風險”,傳統金融裡的很多風險有時候是後置的。加密金融和傳統金融很不同的一點在於它的全球性和創新性,加密金融作為全天候的7×24小時流通的生產技術,它能讓全球的參與者參與到金融方案的創新中來。不過目前加密貨幣的發展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區塊鏈技術對傳統金融的滲透程度也有一定的爭議,但是我認為由於區塊鏈技術本身優異性的存在,會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越來越優秀的企業參與到這個行業之中,我相信最終這種技術能夠被很好地應用,我們對區塊鏈技術和加密金融行業依舊抱有長期非常樂觀的態度。楊白雪:
大家好,首先先回答一下主持人這個問題,主持人問區塊鏈對於傳統金融的滲透力怎麼樣,首先我感覺顯性的滲透率已經很低了,但是按一個新事物的發展規律來看,有時候一個階段的滲透率並不能如實反映區塊鍊和傳統金融的結合程度,我記得有一次比特幣的大漲原因是因為國家的一個反幣危機,這個國家的法幣突然開始收存款稅,一個階段性的事,導致民眾對法幣產生了一種恐慌,也導致了一輪比特幣的大漲,然後讓很多金融行業注意到這個政策,這並不是傳統的金融行業的視角。近些年來,尤其是2019年,我們國家開始重視區塊鍊和傳統金融的結合,首先供應鏈金融領域遍地開花,還有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區塊鏈電子發票,這可謂是一鳴驚人的項目,以及我們央行數字貨幣DCEP重錘出擊的項目。區塊鏈作為一個誕生不到十年的新技術,已經在很多實體經濟場景中實現了支付,比如說清結算、支付和發票,在這些方面已經有了很多的嘗試,我覺得區塊鏈作為一個新技術來說,區塊鏈對於傳統金融的滲透速度逐漸提高,目前這個滲透的速度已經算是相當快了,不過我們要顯性地看見它的滲透率還需要一個階段性的時間。
我們接下來的問題想具體到三家企業的代表。 (蘇寧、電信、眾安) 你們在推動區塊鏈技術落地的過程中遇到的比較大的難點是什麼?目前在產業配套行業市場接受度方面整個進程如何?有什麼重大進展也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
Dora:盛偉:
我們2017年的時候就開始做區塊鏈相關場景的落地,一開始找不到場景,沒有區塊鏈我們運行的也很好,利潤也不錯,所以說我們面對蘇寧這種幾十個業務體系的事業部,大家都沒有使用區塊鏈的積極性,大家覺得我不用這個我一樣可以很好,後來我們以區塊鏈金融黑名單作為佈局區塊鏈的一個切入點,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蘇寧金融每年使用的數據(包括外部數據)的費用,都達到了上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成本,所以說從這塊入手希望能夠聯合一些金融機構去共享金融的風險名單。然後去降低數據的成本。所以我們以這個作為切入點,我們做了這方面的金融數據的整個共享。後來我們找了一些新的落地場景,比如動產質押融資、應收賬款融資等。
當我們做了十個落地場景之後,我們發現其實區塊鏈的維護成本還是蠻高的,一次智能合約的升級可能需要十幾個機構同時在場去升級,我們發現區塊鏈技術維護的成本比較高,所以後來我們就開發了區塊鏈的雲服務平台,讓有一些沒有基礎研發能力公司可以在我們的雲服務平台上面去建設節點,這就大大降低了區塊鏈技術的落地門檻,我們一分鐘可以部署上百個節點。
梁偉:
我們其實做了很多區塊鏈落地的項目,比如說我們基於區塊鏈來改造了現有的招投標過程,我們基於區塊鏈來做賬單,基於區塊鏈做了國際漫遊的結算,解決了不同國家的運營商之間漫遊時候的爭端,我們還基於區塊鏈來做了升級和生產,來更好的管理數字資產,我們做了很多的落地項目。簡單來說一下我在這個過程中最大的感受是什麼?當我們真正去落地一個項目的時候,思考如何對傳統的信息系統做更多的改造和適配,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因為你在嵌入區塊鏈技術的時候不可能顛覆到原來的信息系統,你一定是在現有的信息系統基礎上來去增強,你去對現有的信息基礎有一個調試過程和對接過程,這個調試和對接的度很難把握。
黃驍棟:我們自2015年起組建區塊鏈團隊,探索區塊鏈技術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累計提交區塊鏈相關專利143項,公開可查區塊鏈專利112 項,已授權軟著11項,區塊鏈技術專利全球排名第6。同時還參與了一系列區塊鏈技術國際標準與國家標準的製定,更與復旦大學聯合組建眾安-復旦區塊鏈與信息安全聯合實驗室。
目前眾安區塊鏈落地的主要場景就是我們眾企安鏈,聚焦在產業鏈上的產融賦能連接器。在這個過程中,遇到最大的挑戰是產業配套,上鍊的前提是數字化,產業鏈的數字化改造是基礎,目前這還處於一個發展期。我們有些合作夥伴對於區塊鏈項目去落地的時候就有先期的規劃,他們本身基礎的數字化就做的比較好,比如海南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在成立交易中心的初期,他們就已經完成了交易中心相關的各類系統數字化建設,當我們合作推進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平台時,只需進行業務流程的梳理和系統級的對接,無需過多關注底層的數字化改造。當然,我們也有一些合作夥伴的底層業務系統還比較傳統,但是通過我們之間的合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客戶底層業務場景數字化的改造,所以我們覺得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幫助我們的客戶、幫助產業鏈提升數字化進程。由於時間比較有限,最後請我們每人用一句話或者幾句話來總結一下傳統金融對於區塊鏈的展望,大家可以從產業、區塊鏈技術或者應用場景等角度聊一下各自的看法。我認為未來將會呈現出傳統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和區塊鏈的技術服務商三維融合的局面,HashQuark作為區塊鏈基礎設施提供商會積極探索賦能產業的路徑。我們也聽一下各位嘉賓最後的一句話總結。
孫爽:區塊鏈的金融與科技屬還是很有吸引力的。短期之內,區塊鏈還是很好的營銷工具,適合當流量入口。
場景方面,區塊鏈比較適合暫時還沒有數字化但即將市場化的領域以及市場化程度有待提高的領域,比如說電子發票、司法存證。廠商可以藉助區塊鏈打破原來的壟斷,這是一個洗牌機會。
但是個人認為從落地的角度講,區塊鏈不太適合承擔資本市場之外的角色,不太適合跟實體經濟進行直接的打通,因為它很難做到鏈上鍊下數據的一致性。所以個人認為區塊鏈作為一個技術還是有很強的吸引力,但是目前在落地應用上還是會存在一些障礙,會保持關注,謹慎看好。
Michael Wu:盛偉:
剛剛聽前面的嘉賓和主持人分享如何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社會經濟的發展進程中,我覺得我們還是生活在一個很幸運的時代,因為我們現在所做地事情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的某種組織方式,從某種程度上真的是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最後歡迎台下的所有觀眾都能關注我們蘇寧金融,我們很願意和跟大家一起協作,把區塊鏈行業真正地發揚光大。梁偉:
Dora:區塊鏈的技術一定是和5G、物聯網和人工智能信息的融合才能更好地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