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卡和它的平行鏈們
麦子钱包
2020-08-28 08:41
本文约13434字,阅读全文需要约54分钟
深度揭秘“波卡和它的平行鏈們”。

8月28日晚上7點,麥子錢包舉辦了Math Show 的第11期,有幸邀請了波卡生態6位重量級嘉賓:Liam Stafi Co-Founder、Marvin Phala Co-Founder、岳利鵬鏈合實驗室創始人、Fuyao Acala 理事會成員、Denny Wang Darwinia Co-Founder、Lurpis Bifrost Co-Founder,特邀主持人波卡大使麥子錢包小清爺,帶您深度揭秘“波卡和它的平行鏈們”,以下是當晚的精彩撰錄。

小清爺:

隨著波卡生態開通轉賬和麵額拆分,和波卡平行鏈的項目的加入的越多越多,話題度越來越高,截止今晚,Polkadot 市值排到第5了,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可以看得出來,波卡的生態藍圖在日益壯大,大家開始日益關注波卡的生態項目的發展。所以這也是我們本期Math Show 的目的,希望今晚和6位嘉賓一起聊聊波卡生態。

Liam:

我是Liam,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能來到麥子社區分享關於Stafi 的進展情況。

佟林Marvin :

我是Phala network 的創始人,CEO。之前來這里分享過一兩次了。我畢業之後一直在騰訊、滴滴等公司做產品經理的工作,俗稱產品狗。偶然之間被區塊鏈洗腦了,後來堅持不了衝動的念頭,就和高中的幾位計算機同學出來創辦了Phala,一個想通過隱私計算Rebuld Internet 的團隊和項目。我的合夥人尹航之前是Google 搜索ML 相關領域的專家,王喆是華科計算機硬件實驗室的專家,他們都是通過奧賽保送的大學。

Phala 團隊成立於18年中旬,當時我們發現Web3.0 生態的智能合約,雖然可以實現去信任化,但付出的代價就是所有數據必須公開透明,這顯然是一個很大的障礙,讓很多應用沒辦法“去中心化”。我們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這是Phala 團隊成立的目的。

在一年多的時間裡,Phala 逐漸從概念發展到主網,波卡也從被質疑到被認可,現在已經第五了。我們在19年被Fuyao 老闆介紹波卡和Substrate 的時候,很多人還在質疑波卡,我們在19年考察之後仍然使用了波卡。

岳利鵬:

鏈合實驗室(Patract Labs)面向波卡的平行鏈智能合約生態提供解決方案,支持波卡公有鍊網絡內的智能合約平行鏈,以及基於波卡技術的智能合約聯盟鍊等。鏈合實驗室採用離岸公司形式運行,並不會發行任何新加密貨幣,所有的解決方案都將圍繞DOT 的用途和價值。

波卡是Web3 基金會和Parity 公司打造的異構跨鍊網絡。在波卡的設計中,只有非常複雜的應用或創新性的技術才需要開發獨立的平行鏈,幾乎所有常見的DApp 只需要部署一個簡單的智能合約。在波卡網絡中,Web3 基金會將官方部署純粹用於智能合約應用的通用平行鏈,也會有其他社區成員部署具備智能合約功能的專用平行鏈,開發者可以選擇在最優的平行鏈上部署合約。相比獨立平行鏈,智能合約提供給了開發者一個更加簡單、快速、經濟的開發方法,極大地降低了開發者的門檻。

波卡網絡本身只提供了智能合約的底層鏈運行環境,開發者還需要很多鏈外的上層開發套件和服務支持,才能快速地開發出合格的智能合約。相比而言,以太坊的合約技術雖然簡單,但經過5年的發展,開發生態已經非常繁榮。比如ConsenSys 面向以太坊的智能合約生態提供了很多解決方案,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開發套件,還提供數據接口,安全審計、行業諮詢、應用孵化等服務。同時以太坊社區的其他成員還提供了一些源碼庫、通證標準和開發規範等。以太坊開發者非常熟悉的項目有Truffle Suite、Infura、Metamask、Remix、ERC、OpenZeppellin Contracts、企業以太坊聯盟等,這些都是由社區成員開發的。

 Fuyao:

我是Fuyao,Polkawallet 和Acala Network 開放貢獻者,Polkadot 早期社區成員,持續跟進時長也超過了1萬小時。

2017年我就開始關注Polkadaot,幫助Polkadaot 中國社區慢慢建立起來,因此也得到了社區很多開發人員和社區群眾的認可。後來發現社區用戶特別需要一個移動端的錢包去隨時隨地地操作。比如抵押,隨時看看有沒有被削減,提名,治理,所以就繪製了最初的模型框架,也就是目前大家看到的Polkawallet 。後來這個產品得到了Web3 基金會大力支持和資助。

在研發Polkawallet 後,發現基於Substrate 去開發穩定幣系統特別適合,自帶異構跨鏈的屬性可以很大的賦能DeFi 生態,從根本上解決目前DeFi 的技術瓶頸,比如解決多資產抵押和質押期流動性問題。所以Acala 的開發團隊研究了兩套協議, 由支持跨鏈多資產抵押的穩定幣Honzon 協議和釋放質押資產流動性Homa 協議。 Acala 旨在為全球加密資產帶來穩定性,提高流動性。並且,Acala 作為全球首個去中心化開放式金融聯盟,旨在聯合Polkadot 生態系統創建開放式金融框架,目前Acala 已獲得Web3 基金會官方資金支持,我們的測試網Mandala 也已經上線了。

Acala 作為波卡金融中心,也將會是波卡DeFi “金融特區”鏈。 Acala 提供了DeFi 底層的金融基礎設施,讓DeFi 在波卡上可以繁榮發展。作為DeFi 底層,Acala 提供了3個基礎協議:去中心化穩定幣,去中心AMM 交易以及去中心化的質押流動性協議。

Denny:

達爾文網絡是基於Substrate 開發的去中心化異構鏈跨鏈橋接網絡,專注於建設未來資產互聯網絡,包括非標資產拍賣市場、穩定幣跨鏈、資產交易兌換等領域。採用亞線性超級輕客戶端來實現對外部鏈狀態的感知,以替代當前較多的中心化或半去中心化跨鏈方案,實現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

基於輕客戶端的BTCRelay 項目不成功,這是因為經典輕客戶端是線性Relay 區塊,也就是每一個塊都要Relay,使得維護成本高昂,經濟上不可為繼。而達爾文的Chain Relay 是一種新穎的跨鏈驗證Relay,實現了亞線性超級輕客戶端,使用了Merkle Mountain Range(MMR)區塊鏈頭承諾,樂觀博弈機制Optimistic Verification Game,Relayer 激勵模型等技術,可以實現僅需要提交對數數量的區塊頭及其衍生數據,也就是亞線性的性能,大大提高了效率和經濟可用性,甚至可以實現按需Relay 塊頭並進行驗證的能力。

有了高效經濟的ChainRelay 加持,我們就可以安全構建雙向橋,在兩個異構鏈上雙向對等搭建智能合約和相互的ChainRelay,由智能合約控制資產鎖定、贖回等操作,而驗證則通過橋頭堡達爾文ChainRelay 實現。並且達爾文作為一個橋網絡中心,只需要從外部鏈搭建一座到達爾文的橋,就可以使每一個鏈接的鏈實現互聯,而不需要兩兩之間都要建橋。在此基礎上,我們希望可以看到眾多單鏈協議可以實現多鏈版本的升級。

我們目前已經發布了實驗性網絡Darwinia Crab Network,已經有很多開發者和用戶在上面參與測試和實驗,最近我們也成功將測試平行鏈Darwinia PC1 連接進Rococo 網絡。

更多的信息可以訪問我們的官網https://darwinia.network/或者Github:https://github.com/darwinia-network

Lurpis:

大家好,我是Bifrost 的Lurpis,很高興參與今天的分享,聊一聊目前Bifrost 的情況和對波卡的一些個人見解。

我之前在新浪微博搞開發,17 年進入區塊鏈行業,各類合約鏈嘗試了幾款Dapp,覺得DeFi 這個方向應該是和區塊鏈契合度最高,落地速度最快的場景。後來發現Staking 既然鎖倉,我們發個衍生品這個事情好像有搞頭,就基於合約做了一個MVP 驗證需求,https://pool.liebi.com,現在還在跑。

發現用戶很願意買單之後,想支持多幣種,發現受合約限制,業務很難做到完全去中心化,所以在19 年在對比過Substrate 和Cosmos SDK 後,選擇了Substrate 來開發。各種業務場景都很契合,解決了多幣種支持的問題同時還能滿足跨鏈的需求,才有了後來的Bifrost。

Bifrost 作為波卡生態的DeFi 基礎協議,是一個為質押資產流動性而設計的跨鍊網絡。當前從Staking 流動性切入,用戶可以隨時將PoS 幣種通過Bifrost 協議兌換成vToken 從而獲得Staking 收益和流動性。

https://bifrost.finance

小清爺:

下面有請6位嘉賓們和大家分享波卡和它的平行鏈們。

Liam:

看到優秀的介紹,波卡生態的項目應該都是從去年一直熬到現在,也是很不容易。也簡單介紹了我自己,也是產品狗,一直都在創業的路上,做O2O,互聯網,然後來到區塊鏈。 2018年開始做Staking,可能很多人都看到過Wetez 寫過或者我寫過的文章,甚至我還寫了一本關於PoS 的書,開源在Github 上。從18年開始,一直走在Staking 這個賽道上,做對了很多事情,也看過了很多波峰波谷。總之,這個圈子很有趣,比傳統區塊鏈有趣多了。當然,現在還在Staking 的賽道上,往更大的世界去航行,所以我們來到了Staking Derivative 的方向上。

今天主要跟大家分享下Stafi 目前的發展情況,包括已經接近尾聲的StakingDrop,Stafi 兩個階段測試網、社區發展以及合作進展等情況。

先介紹一下Stafi,很多人對Stafi 在做的事情還比較陌生,Staking Derivative 還是新的概念,不好理解。 Stafi 是第一個為Staking 資產提供流動性的DeFi 協議,旨在提高PoS 鏈中鎖定資產的流動性,同時也提高PoS 鏈的安全性。 rToken 是Stafi 上對Staking Derivative 這類資產的總稱,rToken 是一對一錨定Stafi 中鎖定的Staking 資產的衍生品,比如rXTZ、rAtom,rONE 等等,Staking Contracts 是管理這些資產的智能合約。比如DOT 通過Stafi 的Staking 合約做staking 時,會得到rDot,持有rDot 可以獲得Staking 獎勵,也可以獲得抵押資產的交易權,我們和一些交易所達到了rToken 的交易合作,未來會為這些抵押資產提供流動性。

我們在8月初開啟了Stafi 的StakingDrop 活動,主要是面向Tezos、Cosmos、Polkadot 等項目的質押用戶進行10萬-40萬不等FIS Token 的空投,目前Stafi 支持的大部分項目StakingDrop 已經分發完成,MATIC項目空投活動還在進行中,大家感興趣在這個鏈接中了解下:https://www.stafi.io/stakingDrop

大概有6億個項目的token(價值接近2億美金)通過Staking 獲得了FIS 的空投,

參與的項目有DOT, KSM,KAVA,ATOM 等。

另外,在過去的兩個月,Stafi 陸續上線了公開測試網Seiya 以及激勵性測試網Sitara。 Seiya 是Stafi 協議的基礎網絡,主要測試身份註冊、轉賬、驗證人註冊、提名等基本功能,共有超過150個驗證人參與了Seiya 網絡的測試。在Sitara 激勵性測試網中,我們大概收到了650+驗證人的申請,最後篩選了近400個優質驗證人參與到激勵性測試網中。我們從不同角度完整測試了Stafi 協議,除了出現過一次20分鐘短暫的出塊暫停(Halt)之外,在整個測試週期中,Stafi 協議運行平穩,功能bug 較少,參與者對於整個共識的認知也在提高,這是我們非常願意看到的。

與此同時,Stafi 社區也在蓬勃發展中。目前在Stafi 的Discord 開發者社區擁有600多名開發人員,Twitter 的關注人數也在過去一個多月增加了30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Telegram 電報群人數激增,達到了近萬人,每天以3位數的數量在增加,國外社區討論的比較多。

社區開發者也在幫助新手,令人興奮的是,一些驗證人已經幫助Stafi 創建好了Docker,新加入的驗證人只需要簡單幾步就可以完成節點的配置工作並開始運行,大大降低了開發難度以及開發時間。驗證人也在互相幫助,在我們還沒有來得及解答大家的問題的情況下,一些活躍的驗證人會積極幫助有困難的節點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此,在Sitara 激勵性測試網中,我們設置了Mentor 導師獎勵以激勵他們為Stafi 社區作出的貢獻,這讓我們非常有信心去建立一個繁榮的社區。

Stafi 旨在為PoS 項目提供更多合作,關於合作方面,目前已經跟多個PoS 項目達成合作,比如Matic,Kava,Harmony,Elrond 等等。合作主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Stafi 面向以上項目推出StakingDrop,向以上項目的委託用戶空投FIS。在第二階段中,Stafi 將開發並部署Staking Contract 質押合約,在不影響質押率的情況下,解放原鏈資產的流動性,也提高原鏈的安全性。通過與其他項目的合作,Stafi 將為社區提供優質的DeFi 產品和服務,同時我們也會在技術和資源方面互通有無,共同發展,比如:

除此之外,我們現在也正在和Oasis、Chainlink、Qtum 等優秀的區塊鏈項目接洽溝通合作的事情。在跟交易所的合作方面,我們希望為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提供Token 的流動性服務,已經很多交易所願意為Stafi 的Staking 衍生品rToken 提供交易對和流動性支持,具體合作我們也將會在後續公佈,歡迎大家持續關注Stafi。

這就是Stafi 目前正在做的一些事情,以及社區發展的分享,後續就是Stafi 主網了,歡迎大家加入Stafi 社區。

岳利鵬:

鏈合Patract Labs 的第一步計劃是開發合約鏈的周邊開發工具和服務,第二步計劃是服務所有包含合約功能的平行鏈,第三步計劃是主導某一條通用合約平行鏈的底層改進,在鏈級別做差異化。

現在Parity 做了底層的WASM 合約模塊和EVM 合約模塊,只有底層鏈,沒有完善的上層工具,所以大部分項目現在都用runtime 寫平行鏈。但是平行鏈的開發和運營成本很高,迭代性也比較低。大家都在關注拍槽,到時不會有很多槽的。合約開發不用拍槽,只用跟以太坊一樣在某一個平行鏈上寫合約就好了,未來預計會有一半的平行鍊是通用合約鏈。

Fuyao:

Acala 網絡是基於Substate 開發的一個跨鏈開放式的金融平台,旨在打造Polkadot 生態最底層的金融基礎設施。

Acala 網絡首先的一大核心協議是Honzon 穩定幣協議,Acala 網絡中的穩定幣名為aUSD ,支持不同區塊鍊網絡資產如BTC、ETH 以及DOT 作為抵押品,並通過超額抵押的方式生成穩定幣aUSD。

另外一個核心協議為Homa 協議,它支持將PoS 網絡中的資產在Staking 狀態下,生成鏈上憑證,增強用戶資產流動性。目前我們已經完成對波卡網絡質押資產DOT 的流動性釋放,用戶可以將自己的DOT 通過Homa 協議獲得LDOT ,還可以將LDOT 作為抵押品抵押到Honzon 穩定幣協議中藉出aUSD,讓自己在享受波卡網絡收益的同時還能獲得一定數量的流動資金進行二次投資。

最後一個核心模塊是Acala 內置去中心化交易所與存幣生息服務,這能讓Acala 網絡中的用戶使用幣幣自動快速兌換交易的服務,以及用戶可以通過注入流動性的方式,非常簡單地獲取交易費收益與Honzon 穩定幣協議中的清算收益。

目前DeFi 出現的技術瓶頸在於四點:

第一點是目前以太坊網絡動不動就高額的Gas Fee 以及網絡擁堵;

第二點是流動性緊缺的問題;

第三點是預言機餵價失靈導致價格被操縱;

第四點是由於資產標準問題導致的資產“無中生有”;

針對上面問題,Acala 網絡都做了很多改進。

https://mp.weixin.qq.com/s/gy9Py1R-M0TvZ2Mr0X6p9A

當Acala 面對類似今年3月12日的黑天鵝風險時,得益與Polkadot 異構分片的架構,每個區塊約20% 的空間會預留下來,作為重要係統交易的優先通道(例如:報價預言機、風險參數調整、自動清倉),確保整個網絡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

在清算方面,Acala 會通過【拍賣+ 內置交易所】的混合機制來清算有風險的倉位。 Honzon 穩定幣協議將首先嘗試通過內置交易所出售抵押品以支付未償債務,若不行再開始拍賣,以確保抵押品以最佳清算價格售出,保證借款人的利益。

另外,Acala 充分利用了Substrate 框架的Off-Chain Workers (鏈下工作機)機制,會自動觸發所有危險倉位的清算,確保清算及時進行以及系統的債務償付。

DeFi 的大規模落地除了技術難題,更多的是用戶對DeFi 認知的問題。所以在這點上,我們Acala 除了不斷更新產品科普之外,單單測試網,我們就已經推出4個版本的測試網,最近又接入波卡Rococo 平行鏈測試網,預計還會有新花樣。

另外,透露一下,今晚凌晨國外波卡生態會有爆炸新聞。

Denny:

之前我們已經分享了Darwinia 的介紹,下面我想聊一下我們對於波卡和Substrate 工程實踐方面的一些經驗。

我們決定加入波卡生態,最早是因為有關注以太坊,所以對Dr. Gavin Wood 和Parity 做的工作也一直比較感興趣。過去和Dr. Gavin Wood 有過很多次交流,波卡誕生的初衷是想讓各個鏈各司所職,專注自己的業務特點去設定各種參數,實現自己的個性,但是又能保持一定共性,使得安全性、互操作性能有保證,價值在鏈接可以自由流動。沿著這個思路下去,就有了讓大家能夠快速開發鏈的業務邏輯,不必重複發明輪子,這樣就可以有更多精力注重在自己要解決的業務功能上。這就是substrate 這套工具組誕生的原因。而Polkadot 本身則作為一個relay chain 把這些應用鏈聯繫起來,讓他們可以共享安全池,消息可以互通。

我們也參與開發和使用過其他的一些區塊鏈開源框架,例如Bitshares 所使用的Graphene 框架。相比之下,發現substrate 這個框架的設計在很多方面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包括模塊化設計,運行時環境等等。 Substrate 框架跟我們團隊的匹配度很高,適合快速迭代的要求。

我們的團隊Itering 一直致力於區塊鏈應用的大規模落地,因此研究和開發的技術方案主要針對應用落地這個方向,包括跨鏈技術Darwinia Relay,分佈式秘鑰管理服務DKMS,鏈上隨機數, NFT可識別性等等。

通過兩年多的使用與學習,我們認為Substrate 是非常棒的一個區塊鏈框架內核,我們不但選擇使用Substrate 作為Darwinia 的區塊鏈開發框架,而且開發了基於Substrate 的多鏈Explorer Subscan (https://www.subscan.io/),希望為Polkadot 和Substrate 社區提供更好的基礎設施。

隨著跨鏈轉接橋的建設和更多跨鏈資產的接入,我們相信Darwinia 上的應用生態會蓬勃發展。

Lurpis:

我這裡就簡單一點說一下Bifrost 具體解決了哪些問題吧。

做過Staking 的朋友知道,有時候Staking 一年產生的收益,也還不到10%,可卻很有可能在一次暴跌中就跌沒了。用戶因為被鎖倉而損失重大,做Staking 的機會成本巨大,而Bifrost 可以讓用戶在做Staking 的同時還能夠交易,規避因為Staking 鎖倉而帶來的資金損失。例如,直接進行DOT 抵押節點時,DOT 是會被鎖倉的。如果鎖倉期間DOT 價格出現暴跌,用戶並不能迅速把DOT 解鎖並賣出,只能被動承受損失(就像今天DOT 解鎖的烏龍)。

但是,在Bifrost 中用戶只需要將你手中的DOT 通過Bifrost 兌換成vDOT,持有vDOT 就可以獲得DOT 的Staking 收益和流動性(隨時賣出),這樣也就做到了Staking 的風險對沖。當然你也可以用vDOT 去循環借貸穩定幣,實現Staking 槓桿,放大本金增加Staking 收益等等玩法。

除此之外,往大里畫餅,還能解決構建在PoS 網絡上DeFi 應用的收益競爭、PoS 網絡安全性和流動性平衡和跨鏈場景下Staking 收益獲取等關鍵問題。

佟林Marvin:

波卡除了DeFi 類應用外,也有像Phala 這樣的“奇特”項目。 Phala 的目的就是為Acala、Stafi、Bifrost、達爾文這些應用類協議平行鏈提供隱私服務。 Phala Network 是波卡上的隱私計算平行鏈,基於類POW 的經濟激勵模式,Phala 釋放無數CPU 中隱私算力並運用於波卡平行鏈,進而服務於波卡上的DeFi 、數據服務等其他應用。

Phala 作為19年一批的波卡平行鏈,網絡成熟度已經不錯了,將會在今年9-10月上線主網,並參與Polkadot 和Kusama 的槽位拍賣,基於Phala 的應用pLibra 和Web3 Analytics 已經獲得Web3 基金會grant。

核心價值是:我們希望把“隱私保護”的概念拓展成“機密保護”,隱私不僅指用戶的交易隱私,更應該能保護智能合約中的任何機密數據不被洩漏。目前的智能合約技術,所有的數據都必須完全公開,而我們希望“機密智能合約”(Confidential Smart Contract)可以如同以太坊的圖靈完備智能合約一樣,可以進行通用的計算,但不必暴露機密數據。

在今年3月份,Phala 在波卡生態首個發明並使用“StakeDrop”的概念和經濟設計。從5月15日-8月15日期間,共有191.3萬KSM 參與了Stakedrop 活動,大約等值2億人民幣資金。不過現在已經結束了,還有KSM 等token 的同學可以參與Stafi、Bifrost、Acala 的類似活動。

另外,Phala 目前已經結束了為期1個多月的羅夏測試網活動。在羅夏測試網,Phala 測試網的節點數超過20天長據波卡生態第一,僅用了16 天節點數就突破了1000,最終穩定在1400 附近。

https://mp.weixin.qq.com/s/_4FY7P8gwrtCNQIhkeANTA

 

小清爺:

你們的項目選擇波卡生態,你們覺得波卡相比其它公鏈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佟林Marvin:

我覺得吧,Substrate 作為區塊鏈框架,實現了區塊鏈開發領域中所遇到的大部分通用功能,比如點對點網絡連接、可配置的共識算法、常用加密算法、數據庫存儲、交易管理等。通過使用Substrate,使我們可以更加關注Phala 的特殊能力,可以從底層複雜的技術中解放出來!比如說,Phala 在開發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1年時間、4個研發,差不多了。同類型的鏈,比如XX鍊和XX鏈,融了4、5億美金的樣子,現在主網還沒上線,這方面確實給開發者省力了。

另外就是靈魂問題:誰用你的鏈?

Phala 的目標是成為波卡生態下的平行鏈,因為我們不僅在自己的鏈上實現保密智能合約,更希望把保密合約的能力提供給其他鏈,波卡恰好可以把我們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不然都2020年了,誰會來一個不知名公鏈開發東西。

最後就是對於小團隊很重要的一點:共享安全性——沒有共享安全性,跨鏈的價值會大打折扣。基於Substrate 開發的Phala Network,可以輕易地連接到Kusama、Polkadot 的跨鏈協議。

Denny:

前面已經講過Substrate 框架的一些優勢,是我們選擇波卡和Substrate 生態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我們也分析和對比了不同公鍊網絡的一些設計差別。

對比以太坊,在解決網絡可擴展性的方面,波卡的確也採取了分片的技術,確實有相似技術,但跟以太坊的不同的是Polkadot 採用的是異構分片技術。

波卡上的分片也叫平行鏈,每個平行鏈有自己的業務規則和治理主權,波卡使用共享安全和共享運行時(Shared Protected Runtime Execution Enclaves),鏈上治理的方式來組織和保護這些分片,各個平行鏈還可以自主地選擇申請加入和退出波卡網絡,從這一點上看有點像歐盟。而以太坊2.0的每個分片都更加一致和統一,並且使用同一種業務規則和語言,整個系統統一治理,相較於波卡的歐盟模式,則更像美國。

另外,也有不少人將Polkadot 和Cosmos 進行對比,從具體的技術方案來看,也有不少差別,波卡使用了XCMP 來解決跨鏈消息通訊的問題,有很多人可能會將XCMP 和Cosmos 的IBC 進行對比。但是除了XCMP 之外,波卡還有很多其他的跨鏈技術來幫助平行鏈進行相互的操作,例如共享安全,Spree(也有人稱之為信任蟲洞),可以為跨鏈應用提供更完整的跨鏈技術方案和網絡設施。

還有,Polkadot 對生態項目的支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例如Grant,Substrate Builder,BootCamp,財政部預算等等,這些對於波卡生態項目的成長也非常有幫助。

Lurpis:

我補充一下,個人認為目前波卡對比其他公鏈最大的優勢主要是共享安全性、異構跨鍊和無分叉升級這三個方面,這也是Gavin Wood 從設計以太坊技術框架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寶貴經驗,讓波卡成為了一個拓展性強、安全性高、可異構跨鏈的網絡。

而基於波卡或者說Substrate 開發的平行鏈也繼承了這些特性,隨著生態的發展而構建起來的護城河是其他項目很難短時間超越的,所以選擇波卡生態不如說選擇了Substrate 這套框架,降低了開發成本不說,還自帶很多其他鏈無法具備的特性。

Fuyao:

放下鏈上治理這些機制不講,單單先講一下波卡眾多技術中的冰山一角:拓展方案。

Polkadot 通過多個平行鏈進行擴展,節點只需要驗證平行鏈上的交易,允許不同平行鏈上有獨立交易,從而增大交易吞吐量,並可擴展每個附加平行鏈的交易容量。這個架構其實就像生活中的插排,波卡就相當於一個電器插排,可以接各種電器:冰箱,電腦,洗衣機,電風扇,等等。它們可以處理不同的業務邏輯和任務,如果這個插排插滿了,那就再接一個插排,接著又可以接各種各樣電器。這就相當於二級中繼鏈,說白了也就是波卡接波卡。

為什麼說波卡是擴容解決方案?比如說一個家用電風扇,風力相當於交易吞吐量TPS,突破它的風力上限是比較麻煩的,又得各種改進。那不如直接在插排上插好幾風扇,一個插排插滿了,可以接個插排接著又能插很多電風扇,那這樣就可以接很多個電風扇,這個風就呼呼的刮,所以擴容才是波卡的核心思路。

大家想听一句一直比較低調隱藏起來,沒好意思說的實話嗎?

除了比特幣的收藏價值,和以太坊長期積攢的生態,這兩樣東西(注意不代表兩個鏈),打開CMC或非小號,從頭往下排著看,一個能跟波卡打的都沒有。

Liam:

因為Stafi 主要發力在Staking 衍生品上,技術方案主要在二層網絡解決問題,選擇穩定的底層公鍊是我們考慮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場上可以選擇的方案並不多,ETH 並不能滿足我們自定義驗證人行為的需求。 Cosmos SDK 的生態相對比較割裂,IBC 的方案也遲遲沒有進展,Substrate 成為了我們一個重要的選擇。

在實現的過程中,Substrate 框架在波卡項目的帶動下越來越完善,同時擁有更多更豐富的模塊選擇,這是其他生態所不具備的。另外,Parachain 這種設計可以對新項目或者小市值項目起到非常重要的保護傘作用,降低了使用門檻。

另外,波卡的預期要比其他Cosmos 要大,相對ETH 有紅利加持,所以增長的預期是一直存在的。同時,Stafi 也在非常早期也獲得了Web3 Foundation 的Grant 支持,對Stafi 的社區,技術都會很多的幫助,鑑於綜合因素,Stafi 選擇了Substrate,加入了波卡生態。

岳利鵬:

DOT社區傳一個等式關係

DOT = ADA + XTZ + ETH2.0 + EOS + ATOM,是有依據的。

ADA 的VRF 隨機數是PoS 的靈魂,XTZ 4年前寫的白皮書是治理的開山,ETH2.0 要pos+分片,eos 首創了WASM 合約,ATOM 也是跨鏈的概念。區塊鏈行業沒有新鮮概念,好的東西大家都知道,關鍵是只有Parity 團隊有這個工程能力,核心邏輯簡單粗暴。

小清爺:

你們會選擇平行鏈插槽,還是平行鏈線程?有沒有特別的規劃?普通用戶如何參與你們平行鏈的插槽拍賣(IPO)?

Liam:

Stafi 的方案並沒有完全確定,但是參與平行鏈的競拍是肯定的,目前是獨立鏈但是兼容平行鏈插槽,Stafi 的Tokenomic 當中有大量的Token 是留給社區的,之前有2%的Token 通過StakingDrop 的方式已經空投可用戶,包括DOT 和KSM 的持有者。 Stafi 會結合Staking 衍生品的開發,開展更多的激勵活動,讓PoS 項目的持有者可以參與到Stafi 的增長中來。

IPO 計劃會在Stafi 主網後的第二階段開始製定,同時會根據整體Staking Contracts 的開發來製定最終的計劃,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岳利鵬:

插槽會貴出邊際,線程用戶體驗很差,相當於幾條鏈擠在一起,排隊等出塊。 IPO 目前已經成為秀肌肉的邏輯了,跟Polkadot 的定位是脫離的。大部分項目會在平行鏈上寫合約,只不過大家現在都沒有關注這個。

Denny:

Darwinia 目前已經在參與平行鏈測試網Rococo 的接入。

Darwinia 作為波卡生態的跨鏈轉接橋項目,因為符合Public Good 的要求,一方面會考慮向波卡官方申請平行鏈槽位的讚助,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在等待平行鏈插槽拍賣的具體細節,屆時Darwinia 有可能通過治理提案,從財政部(Treasury)裡面拿出一部分預算用於進行IPO。

如果激勵不夠的話,也會考慮拿出一部分補貼來激勵DOT 持有者參與。目前RING的流動性還是不錯的,我們對於平行鏈插槽競拍會有幫助。

除此之外,在Polkadot 插槽競拍之前,我們還計劃讓Darwinia Crab 實驗網絡參與Kusama 的平行鏈插槽競拍,更好地參與和熟悉平行鏈插槽拍賣的機制。通過Polkadot 官方設計的開放競拍模式,普通DOT 持有者將可能通過幫助Darwinia 競拍獲得RING 通證激勵。

Lurpis:

我們的具體規劃要看波卡平行鏈卡槽和線程的協議規則和數量,在平行鏈卡槽開始拍賣前,我們會公開具體IPO 計劃。

當然,我們針對平行鏈的成本也預留了可觀的Token 份額,來回饋幫助我們競拍平行鏈的DOT holder,歡迎對Bifrost 感興趣的小伙伴,握好手中的DOT,參與到我們的平行鏈眾籌計劃中來。

Fuyao:

平行鏈插槽的競拍使用蠟燭式拍賣,最初十六世紀用於出售船舶的拍賣方式,就是在火焰即將熄滅的時候,你不知道哪一下它就“啪”一下熄滅了。平行鏈插槽競拍的蠟燭式拍賣就在鏈上模擬蠟燭隨機熄滅的過程,在蠟燭熄滅那一刻出價最高的人競拍成功。

得到這個平行鏈插槽有什麼用?

第一個好處就是,你可以不用自己供電了,有了共享共識機制。共識是由波卡來進行處理,給你安全保障。再就是可以進行跨鏈互通,平行鏈之間的通信和業務調用。

平行鏈拍賣是一個波卡提出的全新概念,在我們看來,平行鏈拍賣是一種基本無風險參與網絡啟動的新思路,之前以太那套某CO,是把有價值的Token,放棄掉,很可能換成一堆shit coin,但IPO 就不同,抵押DOT,不會放棄DOT,同時項目方一般會給Staking 成本和時間成本補貼,比如Acala。

DOT/KSM 持有人通過Stake DOT/KSM,可以得到Acala 的原生代幣ACA/KAR,參與拍賣的DOT/KSM 並不屬於項目方,僅僅是支持項目方得到一個平行鏈插槽。使用這個方式參與項目更加安全、便捷,也更加讓DOT/KSM 持有人與項目方有共同的發展目標:把Acala 平行鏈建設好。

其實,IPO 和現在已經火過的流動性挖礦非常類似,我們很快會推出IPO 專門的活動網站,請關注Acala 公眾號,將來獲取更多IPO 的細節資料。

佟林Marvin:

我挺喜歡卡老闆的段落,就填空了。

Phala 的方案並沒有完全確定,但是參與【Kusama & Polkadot】平行鏈的競拍是肯定的。目前Phala 是獨立鏈但是兼容平行鏈插槽【我們已經本地測試完成平行鏈技術部分】,Phala 的Tokenomic 當中有【大量的Token】是留給槽位拍賣的,之前有【2.7%】的Token 通過StakingDrop 的方式已經空投給KSM 的持有者。 Phala 會結合其他【實現IPO 流動性】的平行鏈協議,合作開展更多的激勵活動,讓PoS 項目的持有者可以參與到Phala 的增長中來。

大家把槽位和平行線程想像成移動、聯通【包月5G套餐】和【按流量付費套餐】即可。如果你要花很多流量,那麼包月划算;如果你用流量少,用按流量套餐合適,沒有【牛逼】【不牛逼】,【官方】【不官方】一說,只是根據實際生產情況決定的商業策略而已。

另外,我很同意岳老師說的,目前IPO已經變味了。不過據我了解,對於一部分官方的思考來看,他們還是希望優質項目優先獲得槽位的。所以不會產生“有錢、能蹭熱點”就一定能拍上槽位、從而可以騙到更多錢的邏輯。

小清爺:

非常感謝參與今晚Math Show #011活動的“show”友們,我們祝波卡生態藍圖越來越強大!想要了解更多波卡生態的項目可以前往:http://polkaproject.com/了解和關注波卡生態項目。

麦子钱包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