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眾多權威專家、教授,以及行業頭部機構代表共聚於此,分享金融科技新資訊,探討區塊鏈的未來潛力。 (峰會直播間鏈接:
來自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眾多權威專家、教授,以及行業頭部機構代表共聚於此,分享金融科技新資訊,探討區塊鏈的未來潛力。 (峰會直播間鏈接:https://play.yunxi.tv/pages/27c9b4494d09487c8e9c9866e38895e8#/)
來自基金、證券、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眾多權威專家、教授,以及行業頭部機構代表共聚於此,分享金融科技新資訊,探討區塊鏈的未來潛力。 (峰會直播間鏈接:
陳志明還分別從技術層面和應用層面介紹了中信銀行在區塊鏈領域的探索。從技術層面上,中信銀行從2016年就開始看一些區塊鏈技術相關論文,做POC,一開始從基於開源平台,從Fabric0.6開始升級到Fabric 1.0,隨著應用不斷加深做了BaaS平台,以及基於行業雲的區塊鏈平台,目前正在聯合探索自主可控平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以下為陳志明演講全文:
感謝,感謝今天來參加活動的各位嘉賓。剛才鄒教授講的非常深刻,非常宏大,下面我主要從應用層面介紹如何將區塊鏈技術運用起來。
這張圖片的內容是我直接從領導2016年演講中摘下來的,從2016年我們銀行就認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是不可逆的大的趨勢。
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區塊鍊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代表了金融、去中心化、社會扁平化的發展方向,可能未來國家的基礎設施也會發生大的變化,未來逐漸會有一些大的金融基礎設施是由區塊鏈構造的。
從中觀的角度還是要密切關注技術的發展,不盲動,也不被動。區塊鏈要和大數據結合,通過核心數據的收集,未來要和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和互聯網相結合,區塊鏈最終要應用到生活的場景裡,與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
從微觀的角度來說,這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促使憑證記錄的去中心化。核心競爭優勢源於資源的生態化整合能力,未來風險管理和一些風控的手段會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產生更新。
目前來看,區塊鍊主要採用的是採用聯盟的發展模式,我們跟很多銀行都有合作,像中國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等。
區塊鏈更是一種包容合作的技術。一開始可能成本的優勢並不明顯,就像汽車一開始速度還不如馬車一樣,但是我們要對新技術的應用抱有寬容的態度。回顧四年前我們對區塊鏈的判斷,還是很有前瞻性的。
這個是我們中信銀行區塊鏈具體探索的過程,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技術層面的應用,另一部分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場景中的實際應用。從技術層面上,我們從2016年就開始看一些區塊鏈技術相關論文,做POC,從2016年底我們開始做Fabric 0.6版本的探索,後來升級到Fabric 1.0,隨著應用不斷加深做了BaaS平台,基於行業雲的區塊鏈平台,還有我們獨創地將區塊鏈應用在移動端。
技術探索和業務應用是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我們先學習了解了區塊鏈技術,然後去銀行業務中找應用場景。隨著應用的深入,也推動了技術探索的發展,譬如我們將區塊鏈技術與行業雲相結合也是因為跨機構運維過程中成本太高,而設計的邏輯分佈式、物理集中化的方案。現在國家提倡自主可控,我們也在嘗試聯合同業、區塊鏈實驗室等一起打造自主可控的區塊鏈平台。
從應用層面來看,我們做了很多探索,2017年6月上線了行業內第一個區塊鏈信用證系統(BCLC),從零開始探索了銀行業跨機構聯盟鏈的合作模式。然後我們基於信用證研究了區塊鏈福費廷交易平台,把福費廷二級市場數字化、網絡化、線上化。後來我們做了區塊鏈黑名單系統的探索,還有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系統的探索。我們的區塊鏈福費廷平台跨行交易金額已經超過3千億元,前段時間我們和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簽了協議,把我們這個區塊鏈平台免費無償地貢獻給監管部門,最終也許能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行業級的分佈式金融基礎設施。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雄安新區承建了首個建設資金管理區塊鏈信息系統。
上圖是我們在應用層面的一個概括總結,第一個是紀錄存證,確保記錄不被篡改、可追溯、可審計,可以為多個組織提供公共服務;第二是效率提升,提升交易、交互、資產歷史追踪的效率;第三是數字化資產市場,基於數字資產的新型市場,數字資產可以由(物理或虛擬的)非數字資產實物構成;第四是顛覆式應用,基於區塊鏈的新業務模式,區塊鏈處於核心地位。
下面我們說一下區塊鏈福費廷平台,這個平台好多銀行都共同參加了,福費廷是銀行的資產,如果頭寸緊張的話,銀行可以把這個資產賣給另外一個銀行,換取資金,這就形成了二級交易市場。傳統交易市場是線下的,微信、電話、交易人之間互相聯繫。我們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無中介的全線上化撮合、交易,上述過程被完全去中心化,各參與機構是完全對等的,包括節點的所屬權,代碼開源等。
這就帶來了一些好處:縮減操作時長、解決傳輸限制、節約運維成本和提升服務水平,現在交易額已經超過3000億了。這個平台馬上要移交給人行清算總中心,由他們繼續探索和發展。
上圖是我們參與在雄安新區搭建的財政建設資金管理區塊鏈信息系統,目前四大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和中信銀行都已經進入這個平台作為支付結點,支付的信息都是通過區塊鍊網絡來傳輸的。通過支付為抓手可以保證其他上鍊數據的真實性,通過這個平台建立了新型的資金監管、工程建設全流程監控機制。
上面是我們在技術上的架構。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包括成員管理、賬本、智能合約等,僅僅是整個技術生態的一部分。在開發區塊鏈系統時,區塊鏈技術系統開發的人數往往沒有應用系統開發的人多,應用系統佔了技術生態的主要部分。從圖片右邊的架構圖,我們看到應用系統可以分為呈現層、應用層、業務層和數據層。當前區塊鏈的開發更多在數據層面,在業務層,現在可以通過智能合約做業務邏輯的處理,更多的業務邏輯還是在傳統的信息系統裡進行。隨著智能合約的不斷發展,區塊鏈不斷把業務層通過智能合約來實現。
中信銀行在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的探索中還是參與比較早的,我們也因此獲得了很多獎項,包括人行的科技發展獎,亞洲銀行家區塊鏈應用獎等,我們也申請了近30項區塊鏈技術專利。信銀行在區塊鏈上面探索可以總結為三點,一是起步早,二是著眼解決實際問題,三是有核心開發能力。
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些觀點,只代表我個人:
只有想到,才能做到,提前謀劃。事實證明中信銀行在2016年關注區塊鏈想法還是非常正確的。 2001年的時候,喬布斯就分析預測過計算機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包括商用期、觸達個人生活、以及多種多樣的智能設備,後面才有了IPod, IPhone等。區塊鏈的發展需要我們參與者深入思考,具備戰略思維和前瞻性思維。
第二個就是事情如果在做之前就不能夠讓自己激動的話,那肯定做不好。我做區塊鏈的初衷就是提升整個社會的誠信水平,不讓老實人吃虧(因為我本人就是老實人)。還有從我個人來說,我之前是技術人員,總想著解決問題,區塊鏈應用更多需要產品思維,怎樣去引導需求,創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