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聲明,李笑來先生的今天發的微博內容有很獨到的見解,也有認知的偏差。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如果能理解這個微博的全部內容並且能提出不同的觀點,將會大大增進我們對DeFid的洞察力。
解析下李先生(下文李笑來先生簡稱李先生)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與層次。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用DeFi類比The DAO事件
DAO 是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佈式自治組織)的簡稱,The DAO是一個基於以太坊區塊鏈平台的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眾籌項目。其目的是讓持有The DAO代幣的參與者通過投票的方式共同決定被投資項目, 整個社區完全自治, 並且通過代碼編寫的智能合約來實現。於2016年5月28日完成眾籌,共募集1150萬以太幣,在當時的價值達到1.49億美元。
以上是The DAO的簡化介紹(搜“The DAO事件”網上很多資料,可以去了解)。事情發生在2016年,導致了ETH社區直接分裂,硬分叉為ETH和ETC。
簡化理解The DAO就是眾籌資金(eth)然後大家投票進行社區治理,決定投資什麼項目。再通俗化理解就是一個公開透明的私募基金,但是這個私募基金面對公眾,又有公募基金的形態。是個很大的創新。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這些大火的DEX一個主要功能就是發幣——這個理解對不對。
沒有問題。李笑來先生的見解,這一點算是一針見血,是的,就是發幣。
1、不需要上幣費(用不到數千元就搞定了,鼠標點擊不超過100次就可以在Uniswap發個自己的ERC20代幣)。
2、不需要中心化交易所的審核,其實中心化交易所的審核有時也有很多不需要的限制,這些限制不完全處於自身的短期利益訴求(就是馬上能自己賺錢),還有些限制是為了配合監管層,這些監管導致很多Token發佈於交易所,要把自己包裝成功能性代幣,而不是證券型代幣。通證模型的設計較為複雜,而且是不必要的複雜,對於這個經濟模型自身而言。只是為了配合監管。如果直接發個代幣與證券無異,證監會強勢介入,一個項目瞬間灰飛煙滅。不過,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些通證模型設計的這些細微之處。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起1CO沒有進步
這一點不太準確。是有進步。
先說Lending(借貸)業務——雖然李先生所指的不是Lending,我們也簡單評述一下。
1、Lending的流動性挖礦,普通人可以參與獲得收益,這是通證經濟模型的勝利,極大提高了流動性提高了人們參與的熱情,這種事情風險相對小(羊毛黨的風險本來就小)。
2、Lending是數字貨幣的“資產”屬性的延伸,以前所謂的加密資產,都不夠資格叫做資產,現實世界的資產是可以抵押的,加密資產以前不行,現在可以了,不是壞事兒。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狗狗幣的logo
現在省略了白皮書和上幣(中心化交易所)這兩個環節,並沒有什麼退步,只是將多餘的部分刪除了。想體現自己遠景的團隊還是會好好說一下自己要做的事情,並給出一定的證明。當然,之前的數字貨幣團隊也有很多是匿名的去中心化的,匿名不等於假貨,中本聰是誰?沒人知道。
2、有進步。現在的項目要發幣是變得容易了,但是簡單粗暴的要拉盤依然有很大困難,需要資金池,Curve、Uniswap、bancor等都是兌換池類型的DEX,沒有資金注入價格起不來,如果非要投資,不上不下的價格也不會是很快的導致讓我虧損。
前期的流動性和1CO模式沒有本質區別,需要項目方自己去注入流動性,把兌換池的水給續上。這時候注意!
總結
總結
總結
本文由李笑來先生的話,引出DeFi的分類、去中心化借貸和去中心化交易所領域的相關內容。指出DeFi不是The DAO,去中心化交易所可以發幣不過對於傳統的1CO有很大的進步,當然,對於李笑來先生的風險提示我們也給予很高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