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
日本
日本
日本
7月中旬,據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正考慮在央行數字貨幣(CBDC)上與其他國家合作。 7月20日,路透稱日本央行新成立CBDC工作組。 Cointelegraph日本站就該事件進一步報導稱,本次成立的數字貨幣小組改組了日本央行於今年2月成立的數字貨幣研究團隊。該小組的規模為10人,雖然與以前的研究團隊相同,但小組擁有專職人員,小組組長由支付與結算系統部門審議官奧野聰雄擔任。新的小組旨在促進整個支付系統的數字化以及對中央銀行數字貨幣(CBDC)的研究。
柬埔寨
柬埔寨
今年年初,柬埔寨央行宣布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推出一種基於區塊鏈的國家數字貨幣,然而截至目前,這個被稱為“Bakong”的貨幣還沒有完全開始運作。柬埔寨央行(National Bank of Cambodia)行長Chea Serey在7月27日對記者表示,Bakong已於本月開始試運行,預計將在本季度(大概是在9月30日第三季度結束之前)開始正式運行。據悉,該項目已經得到了11家國內銀行的支持。 Serey指出,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銀行加入該項目。
俄羅斯
據俄羅斯媒體Kommersant 8月4日報導,俄羅斯聯邦儲蓄銀行(Sberbank)交易業務主管Sergey Popov表示,該銀行正在考慮發行自己的穩定幣,該幣可能與俄羅斯盧布匯率1:1掛鉤。 Popov指出,Sberbank將能夠根據最近通過的名為“數字金融資產”(DFA)的加密法案發行代幣。如果將這種穩定幣與盧布掛鉤,其將可能成為涉及其他數字金融資產的結算基礎或工具。
菲律賓
捷克
捷克
世界時間7月24日,捷克國家銀行董事會成員Tomas Holub表示,通過央行數字貨幣直接向用戶提供流動性在技術上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概念,但這並不能解決其他圍繞CBDC的問題,這包括數字貨幣是否匿名,反洗錢標準能否應用於匿名單位,這些貨幣是否計息。 Tomas還表示受限於歐洲法律標準,捷克法律部門無法給予央行以數字貨幣形式向居民提供流動性的權力。現今捷克國內流通的貨幣量大且越發穩健,不需要發行數字貨幣來應對流動性危機。但央行數字貨幣在未來仍然可能出現。
哈薩克斯坦
7月21日,哈薩克斯坦反腐局局長Alik Shpekbayev表示,像中國的數字人民幣這樣的國家數字貨幣應有助於建立更加透明的金融體系。該官員表示,實施國家數字貨幣將不可避免地減少現金交易,這是諸如賄賂之類的非法活動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 Shpekbayev補充稱,哈薩克斯坦的數字化趨勢有可能在政府層面預防腐敗,因為其將“提供公共採購過程中預算資金流動的完全透明性”。此外,採用國家數字貨幣將大大降低交易成本。
英國
英國
英國
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Andrew Bailey)表示,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BoE)正在研究是否應該創建由央行支持的數字貨幣。 “我們將繼續研究,因為這確實可對支付和社會的性質產生巨大影響。”
日美歐七國集團G7
7月20日,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美歐七國集團(G7)基本決定將就發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展開合作。擬在協調於8月底到9月上旬在美國舉行的首腦會議(G7峰會)上進行討論,共享面向實用化的課題及各國的智慧。
關於央行數字貨幣,我們從各國釋放的消息能夠得知,各國對於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態度和研發速度不一。其中很多中小國家研發速度相對積極開放且迅速,且有多國已經宣佈在今年年內即將發行本國央行數字貨幣。而經濟體量佔比相對較大的國家以及發達經濟體的國家,如中國、美國、日本等在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方面態度相對謹慎,中國已進入有條不紊的試點階段,但並未公佈何時發行。日、美等國家均已投入積極且深入的研發階段,但距離試點和發行或還需要時間。
同時還有一些國家表示目前不需要發行央行數字貨幣,但不排除未來會發行的可能性。所以說大部分國家都不排斥數字化現金的發展趨勢,只不過階段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發行央行數字貨幣的時間早晚也有所不同而已。這也就是我們能夠預測到的,數字化法幣的發展基調已大概率奠定了未來無現金化社會的來臨。
中國電子支付工具的發展速度和普及程度已經優先於多數國家,根據央行報告,2018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成年人比例就已達82.39%,據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發布的《2019年全球消費者洞察力調查》顯示,在全球範圍內,中國使用移動支付的比例達到86%,普及率位居全球第一。那想必對於數字化法幣的接受程度也將會更快更積極,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