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的最終願景是實現更方便的點對點交易,使其能夠成為人們日常的支付手段。為了達成這個願景,區塊鏈行業與傳統金融行業的合作是必經的過程,這也是現在的熱議話題之一。
幣信全球商務拓展總監Mustafa Yilham對話富達數字資產歐洲負責人Chris Tyrer,鏈接中美機構生態,為大家解讀區塊鏈與傳統金融未來的合作之路,以及海外加密數字貨幣社區對區塊鏈技術應用落地的反響。
對加密數字資產未來發展有興趣的你,千萬不要錯過這篇乾貨哦!
富達簡介
富達(Fidelity),成立於1946年,旗下擁有700多支股票、固定收益、地產和資產配置基金,研究覆蓋了95%以上全球最大上市公司,客戶規模超過500萬,資產高達7.9萬億美金。
70多年來,經歷了無數金融危機卻依然保持投資巨頭地位的富達,靠的不僅僅是專業的知識,更是出色的危機意識和對機遇的把控。
在2014年的時候,為了找出接下來十年可能會對金融行業產生的威脅,直擊對話直擊對話
直擊對話
歡迎來到幣信現場直播Christopher, 很高興您能加入我們。
今天非常開心能邀請富達來幣信做直播。富達數字資產給其客戶提供全方位的企業級平台, 用於存儲、 交易和支持數字資產。富達是全球最大的投資公司之一, 擁有超過7.9萬億美元的管理資產。這是富達數字資產第一次在中國做直播。我們今天的嘉賓Chris是富達歐洲數字資產負責人, 同時也負責富達數字資產全球擴展業務。
您能否告訴我們一些有關您的背景以及您如何參與加密數字資產的事情呢?
我本來就是做交易的。我花了17年的時間做大宗商品的交易, 並在投資銀行和貿易公司管理大宗商品貿易交易的業務。
在全職從事加密行業之前, 我曾任職於巴克萊投資銀行(Barclays Investment Bank)並管理大宗商品交易業務, 但是我對加密業務的參與和興趣在前幾年就產生了。
我是2013、2014年從自己兄弟那裡聽說比特幣的。他沒有從事金融業,但是他具有非凡的能力,能夠提早發現新趨勢。他做過多次準確預判,比如準確抓住了90年代後期舉世矚目的互聯網技術進步的機遇。他堅稱加密行業與當時的互聯網一樣重要,並且對它的潛力非常樂觀。
我不得不承認, 起初我拒絕了它, 但是我們後來討論了很多, 因此我開始做越來越多的相關閱讀和研究工作。到2015年, 我開始深信比特幣至少有一些使用場景,不過在那個階段, 更多的是我的交易背景促使我對其更加感興趣, 因為這個資產有巨大的波動性。而且由於當時市場參與者的平均水平,即使簡單的交易策略也能很好地發揮作用。因此, 在2015年4月,我開始積極交易比特幣。
在接下來的一年左右的時間裡, 我進行了越來越多的研究工作, 並越來越深信,這一項基礎技術變革,它將對整個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不僅是一種貨幣, 而是會改變我們處理所有有價值物品的交易和記錄的方式。但是對我來說,這仍然只是一個附加項目和一種愛好。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市場太小了, 能做的事情很少。截止到2016年底,比特幣的市值約為150億。在2017年,由於我們看到價格大幅上漲,這種情況開始改變,到8月市值達到750億。從專業的角度來看, 這已經變得很有趣了。
當時,我正在為巴克萊(Barclays)經營大宗商品交易,並與當時市場負責人聯繫詢問了銀行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立場是什麼,以及我們正在做些什麼來研究以支持這一迅速崛起的資產類別。反饋是,基本上沒有立場,沒有戰略計劃,我強烈認為這是一個錯誤。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我試圖引起更多的興趣和支持,以幫助我們將加密資產添加到我們的交易產品列表中。隨著價格持續上漲至2017年,媒體的關注也隨之而來,我開始在銀行內部獲取更多的關注來探索加密產品的可能性。
在2018年第一季度, 我們最終獲得批准成立一個小型研究小組, 這個小組專注於從市場角度探索加密貨幣的機會。當我們開始對此行業進行更深的研究時發現,由於加密技術的獨特性, 它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需要全職工作的精力來完成對它的研究。我當時也正在尋找一個新的工作挑戰, 因此我從巴克萊銀行大宗商品交易的職位轉到全職領導巴克萊的數字資產項目。
在接下來的9個月中,我們匯總了建立加密業務的路線圖。這就需要對內部基礎設施和專業知識進行差距分析,以找出我們所存在的漏洞以及填補這些漏洞所需的資源。我們還進行了廣泛的對外研究, 以從銀行現有的客戶群中確定當前和未來的加密活動水平。從產品的角度來看, 我們研究了OTC場外交易, 做市, 託管, 貸款等。
在項目結束時, 我們向銀行高級管理層介紹了結果,並且告訴他們我們認為這代表的重要機會。我認為當時一切都太新了,包括巴克萊在內,以至沒有一家銀行真正準備好前進。確實,自那時以來,儘管一些非常著名的投資者(例如Paul Tudor Jones)進行了業務分配,但銀行在推進發行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驚人的進展。至此,我已經對加密行業開始痴迷了。我知道我想繼續在這類資產中耕耘, 而不是回到傳統資產, 所以我選擇離開了巴克萊銀行。
此後不久, 我開始與Fidelity Digital Assets總裁Tom Jessop談如何加入以幫助他在美國以外的地區開展業務, 我於去年年初以國際負責人的身份加入富達。
很棒的經歷,你能在那麼早期就進入加密貨幣行業,在有著機構背景同時能夠看到這麼大的一個機會,完全是富達需要的人。
我知道富達是最早涉足數字資產領域的大型金融機構之一, 富達是如何這麼早就決定涉足數字資產領域的?是什麼時候成立相關部門的?
富達在金融和技術創新方面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1984年,在互聯網還沒有普及,家庭交易還不普及的時候,富達就推出了一項服務,允許投資者通過他們的家用電腦進行交易。 1992年,FIX消息傳遞協議(至今仍是金融公司的標準基礎設施)被編寫用來實現富達和所羅門兄弟公司之間的股票交易數據通信。 2018年,富達推出了首個零費用股票指數跟踪工具。
為了實現創新,富達有一個技術研究小組,我們稱之為富達應用技術中心或FCAT。這個研究小組的任務是調查有趣的新興技術,重要的是,這項技術不一定要在富達廣泛的商業家族中有直接的商業應用。所以,我們成立了一個人工智能團隊,一個虛擬現實團隊……等等。
早在2014年,就在全球證券開始從T+3結算過渡到T+2結算的時候,有人在FCAT提出了一個問題:當我們從T+2過渡到T+1時會發生什麼?當我們從T+1移動到T0時會發生什麼?當我們從T0移動到瞬時結算時會發生什麼?當時,區塊鏈被提升為一個可能的替代基礎設施層,能夠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實現傳統金融資產的即時交易、結算和對賬。因此,一些初步工作已經完成,不久之後在2015年獨立,區塊鏈研究小組成立。現在回想起來,我相信你還記得,我們曾處於“要區塊鏈不要比特幣”的日子。這個研究小組被授予了一項公開的授權,可以探索公共鍊和私鏈。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該研究小組做了許多項目和試點,其中一些幫助塑造了富達數字資產團隊。富達在2015年開始挖比特幣,現在實際上有一個團隊致力於研究和維護富達專有的比特幣挖礦業務。 2015年, 在客戶的要求下, 我們也開始接受增值的數字資產進入富達慈善。該計劃使從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資產中獲得未實現收益的客戶能夠通過富達捐贈這些資產。因此,這些客戶在銷售時不會產生稅務事件。富達將接管資產, 剝離資產, 然後根據客戶的意願將全部收益用於投資。
這兩項活動都要求我們構建一個企業級解決方案來接收、存儲和轉賬數字資產。這些年來,其他的實驗也在陸續進行。例如,在2016年的一段時間裡,你可以用比特幣支付自助午餐的費用,因為我們想了解商家服務和用戶體驗。但隨著富達慈善機構挖掘和接受數字資產這兩項關鍵活動的發展,我們需要繼續發展和加強我們的託管能力和環境控制能力。
2017年初,人們認為研發部門已經做了足夠的工作,可以從現有的區塊鏈研究小組中剝離出一個商業上可行的企業,這就是富達數字資產的起源。當時人們認為,市場真正缺少的是真正的機構質量監管,因此這就是我們所建立的機構,而且實施了FCAT之前的研究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這個FCAT研究小組至今仍然存在,並僱傭了20多名開發人員,他們繼續在各種公鍊和私鏈中進行實驗。
2018年10月,經過18個月的開發,我們向市場宣布,將為機構投資者推出比特幣託管和交易執行服務。我們於2018年12月接待了我們的第一個客戶,並於去年6月啟動了我們的交易執行業務。
我認為富達能夠設立這麼一個專門來理解研究新興技術的部門是非常了不起的。你也說過,這也是富達能夠走在金融改革前沿的原因之一。
那麼現在富達數字資產團隊有多大?你們覆蓋了哪些領域?
我們現在有超過130名員工在美國和歐洲的6個辦事處工作。
就客戶部門而言,我們真正接觸的範圍非常廣泛。在高層次上,我們將客戶分為兩類:傳統客戶和我們稱之為“加密原生態客戶”。 “加密原生態“公司主要或專門專注於數字資產,如挖礦公司、交易所、加密對沖基金等。由於他們已經涉足該領域,因此他們迫切需要我們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類型,我們有現成的解決方案。
我們也確實看到了許多來自傳統參與者的業務,比如對沖基金、資產管理公司、家庭辦公室、主權財富基金、養老金、捐贈基金、財富管理公司、私人銀行等。展望未來,我們預計來自這些客戶類型的機會將會真正增加。雖然目前興趣水平很高, 但我們只是在參與度和分配規模方面觸及表面。
儘管我們在所有這些領域都很活躍,但應該注意的是,我們完全專注於機構和企業。我們通常不服務零售客戶,也沒有零售相關業務。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非常專注於為高價值客戶提供高價值的服務
我明白了,我很贊同我們在參與度和分配規模方面只是觸及表面,也很興奮想要知道以後會有什麼變化。
你們提供什麼產品?
就我們的產品而言,目前是比特幣託管和交易執行,但我們真的認為這只是第一次迭代。我們的目標是為數字資產重建完整的主經紀商業務。“Prime broker/主經紀商”是目前加密行業中一個被過度使用的術語,許多公司宣稱他們打算擴大他們的產品來模仿傳統的主經紀商。事實上,大宗經紀業務並不是一項特別複雜的業務。這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然後是大量的信用價值和資產負債表資本。富達已經擁有傳統資產的經紀商業務,我們顯然有很多資本可供支配。因此,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我們可以有效競爭的空間。
託管實際上是基礎設施的基石,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需要先解決託管問題, 這就是我們從那裡開始的原因。如果沒有一個超安全的手段來接收、發送和存儲數字資產,每一個建立在此基礎上的產品都有可能受到損害。因此,對我們來說顯而易見的是,任何一套產品和服務都必須首先從託管開始,然後再擴展。
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目前我們正在研究借貸和保證金交易的情況,我們還在與富達其他部門合作,研究如何支持整體生態系統, 並且通過我們的平台給經理人介紹投資人來更好的服務好我們的客戶。還有很多事情我們現在還不能談論,但是我很樂意在我們可以談論的時候給你一個更新。
在資產種類支持方面, 正如我提到的, 我們現在只是比特幣。我們將在年底之前支持以太坊, 但此後我們沒有計劃支持其他類別的加密資產。這並不是因為我們只看到比特幣和以太坊倖存下來的情況,而是我們還沒有真正看到對其他加密資產的商業需求。雖然比特幣的主導地位可能在60%左右,但機構投資組合中比特幣的主導地位接近90%。如果加上以太坊,幾乎可以達到100%。一旦我們看到客戶要求增加更多資產,我們就會跟進。歸根結底,我們是不可知論者,我們構建基礎架構的方式允許我們在需要時非常輕鬆地添加新資產。我們只是還沒有看到需求。
非常有道理。市場對富達目前的產品有什麼反應?尤其是在監管方面, 你是否看到越來越多的機構投資者加入市場?疫情和央行的政策有沒有影響呢?
市場反應令人難以置信。我認為,富達對這一領域投入如此之多,是對資產類別的一個很好的驗證,也確實讓很多人重新評估了自己的立場。參與的一級金融機構越可信, 我們就越會看到其他機構效仿。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創造了一個採用和驗證的良性循環, 但我們才剛剛開始。
我還要補充一點,從流感大爆發和世界各國央行必要的貨幣政策來看,傳統參與者的興趣水平已經大幅上升。投資者非常擔心這一貨幣擴張實驗將如何結束。
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我們也看到了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大幅擴張,但實際上這是為了支撐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實際創造了很少的增量信貸。我們這次看到的情況非常不同。首先,印鈔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我們也看到政府以企業救濟貸款的形式提供貸款。這導致信貸擴張大幅增加。因此,令人擔憂的是,與上一次相比,這次我們有可能看到通脹率大幅上升。上一次,所有這些額外的貨幣供應都被銀行吸收,並沒有真正打擊實體經濟。
這些擔憂正促使許多投資者開始買入硬資產。顯然,黃金是這種情況的巨大受益者;比特幣也有受益。
投資者為不確定的未來定位投資組合,加密資產越來越不是邊緣配置了,利率水平很高,而且每天都在上升。所有這些機構現在都處於學習階段。我同意,
我同意,有些人會覺得比特幣就是為了2020年這種時刻而生的。
那富達的典型機構客戶是什麼樣的?它們主要是家庭辦公室、養老金還是對沖基金?你認為這種趨勢會改變嗎?
到目前為止,我們看到的最成功的例子是那些作為委託人或代表一個或一小群投資者進行分配的機構。主要原因是,歷史上,在其他情況下也有“個人職業風險”的問題。
我給你舉個例子。一位對沖基金經理可能會為自己的賬戶持有比特幣,並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冒險的回報賭注,但他很可能不會將基金的錢投資於比特幣。原因是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是很新鮮的事物,它們正在分化,爭論雙方都有很多非常直言不諱、非常聰明的人。如果一位對沖基金經理將基金的資金投資於比特幣,他或她必須聲明這一點,如果一些投資者強烈認為加密不是一種可投資的資產類別,這可能會導致他們撤資。我認為,即使基金經理已經將比特幣納入了自己的投資組合,他們在為用戶投資的時候也會因為事先不知道投資者會不會接受比特幣,就習慣性地忽略了比特幣。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們現在正處於經濟史上一個獨特的時期。我們以前從未見過如此規模的貨幣擴張。甚至在流感大流行之前,我們就處於經濟週期的晚期。現在,股票正在為“V”形復甦定價,而基於潛在的數據,很難看出這是如何實現的。與此同時,我們在全球範圍內的負收益率債務高達15萬億美元。在這種環境下,很難看出哪裡可以存放財富,因此硬資產是受歡迎的。
比特幣的創造就是為了當最硬的硬資產,正是為這種經濟環境而設計的。此外,我們還看到一些世界上最聰明的投資者對比特幣進行配置。 2018年,耶魯捐贈基金的David Swensen向幾個加密基金撥款。 David Swensen被視為長期價值投資的教父,自1985年以來,該基金一直以超現實的回報率增長。同樣, Paul Tudor Jones也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宏觀投資者,他在5月份宣布了對比特幣的投資。因此,我們看到這種“職業風險”正在消散。第一個行動者比第20個行動者要困難得多,做出這一行動的可信投資者的數量一直在增長。
我們也看到了加密資產在基礎設施方面的持續發展。 3年前,基礎設施的質量確實無法滿足機構參與者的需求。這裡的發展是巨大的,也對機構入場水平產生了有意義的影響。
這一切都意味著,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機構參與者,如對沖基金、養老金和其他積極的經理人,向我們提供服務。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種趨勢肯定在改變。對於這些投資者類型來說,從多方面分配給加密資產就變得容易多了。
你之前提到,你們現在在美國和歐洲都有辦公地點,我也知道你們有擴張亞洲市場的可能。
美國、歐盟和亞洲客戶的概況和偏好有什麼不同?你們打算進一步拓展亞洲市場嗎?
例如,
例如,在歐洲,有許多”挑戰者”銀行主要向千禧一代和新生代提供數字銀行服務。在美國,情況並非如此,銀行監管沒有以同樣的方式開放,以促進競爭。在歐洲很多這類的新銀行,比如Revolut和Ziglu,都提供加密服務,而且做得非常成功。因此,歐洲各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加密視為潛在的增量收入來源,這為我們創造了在美國不存在的機遇。
另一個例子是CFDs。 CFDs是差價合約。這使得投資者可以無需接觸加密資產的基礎架構就能通過衍生品獲得價格曝光。這些產品在美國並不存在,因此為我們在歐洲向這些企業提供服務創造了增量機會。
我還要強調歐洲的外匯產品數量。迄今為止,美國尚未批准任何ETFs。很明顯,美國有GBTC,灰度的比特幣投資信託,但沒有什麼是可交換的。在這裡,交易所和監管機構更願意批准類似追踪加密資產指數的產品,這為我們向這些發行者提供託管服務創造了機會。
關於亞洲,我們剛剛開始考慮當地的業務。我們一直希望富達數字資產真正全球化,而不僅僅是跨大西洋,但歐洲顯然是我們的下一步。我認為亞洲有巨大的機會,我們已經吸引了亞洲地區的一些客戶,但是我們還沒有在這裡積極推廣我們的服務。
兩個月前, 富達宣布了2020年機構投資者數字資產調查, 有近800名美國和歐盟機構投資者參與,調查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沒錯。這是我們開展這項調查的第二年,它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關鍵的市場數據,但我相信它也是行業的一大資源。第一年,我們只是在美國做了調查。今年, 我們在美國和歐洲進行了調查。明年, 我們打算將亞洲也包括在內,每年都這樣做,以便我們能夠跟踪趨勢。
我們調查了774名投資者,受訪者包括傳統對沖基金、加密對沖基金和風險投資公司、家族辦公室、養老金、捐贈基金、區域一體化機構或財富管理機構以及高淨值人士。有大量的數據,但我會挑選一些關鍵的亮點來說,我認為從制度的角度來看,這些亮點展示了我們的現狀,也展示了我們的發展方向。
我們發現,36%的受訪者目前投資於加密貨幣。現在,加密對沖基金和風險投資公司有很高的響應水平,但是即使我剔除這些結果,仍有27%接受調查的投資者有加密資產的投資。我認為這個比例仍然很低,但是增加一個職位要比創造一個職位容易得多。我們顯然還有更多工作要做,但這確實是非常積極的。
就對加密資產的看法而言,幾乎60%的受訪投資者持中立或積極的看法。這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些態度指導著未來的投資決策和分配,並表明投資者的水平在不遠的將來可能會更高。
幾乎80%的投資者認為數字資產有吸引力。有趣的是,我們在這裡發現,歐洲投資者總體上比美國投資者的態度更為樂觀。
我還懷疑,在亞洲,所有這些數字都將更高,因為總體而言,那裡的監管更加明確,零售參與水平也更高。我們期待在明年擴大調查時看到這種懷疑是否會被數據所證實。
儘管如此,我們在這裡必須記住的是,這些答復是在去年11月至今年3月6日之間收集的。這是在疫情大規模襲擊歐洲和美國之前,當然也是在我們看到央行採取應對措施之前。因此,我們強烈懷疑,如果今天再統計這些結果,數字看起來會更有利。
我們最近看到富達與Kingdom信託的合作,投資者現在可以在IRA稅收優惠賬戶下持有數字資產,你能告訴我們更多關於這次合作的信息嗎?
是的, 我們非常高興在這次和Kingdom信託合作。從本質上來說,之前客戶無法在退休賬戶中保存加密資產。我們和Kingdom信託現在正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後,Kingdom信託的客戶將能夠在一個統一的退休賬戶中持有比特幣,我們將成為該比特幣的託管人。消費者的退休賬戶計劃曾是市場上的一個大缺口,我們非常樂意為他們提供更多的選擇。
你之後對加密資產行業和生態中的哪些發展感到比較興奮?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現在有太多激動人心的事情正在發生,從defi崛起到CBDC的進步。但是如果我必須從商業的角度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今年看到的一件事是關於資產令牌化/數字化方面的詢問越來越多。
我認為很多人對令牌化/數字化的發展速度感到失望。作為一個行業,我們已經談論它很多年了,卻沒有很多有力的證明。這種情況正在開始改變。比爾·蓋茨說:“我們總是高估未來兩年將發生的變化,而低估未來十年將發生的變化。”我認為我們失望的原因就是這句話所表達的意思,但我相信我們現在正處於拐點,這將變得非常有趣。
感覺2020年是我們超越探索和調查階段的一年,我們正在進入真實世界的高容量商業應用。自今年年初以來,我們與兩家一線投資銀行進行了對話,討論為他們特定的資產和大規模令牌化/數字化產品提供託管。
當銀行審視代幣的整個生命週期時,他們正在確定他們希望自己運行流程的哪些部分,以及他們希望外包哪些部分。託管是我們看到的一個領域,銀行寧願外包給可信的第三方,而不是自己建立的領域。這種類型的活動並不少見,銀行經常對某些資產或管轄區使用第三方託管。
鑑於我們與這些機構的現有關係以及我們對傳統金融世界的理解,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增加很多價值的領域。因此,從商業角度來看,這非常令人興奮。
用戶提問
富達對比特幣的核心價值有什麼看法?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也是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實際上,不同的投資者出於不同的原因投資比特幣。
很多人傾向於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價值儲存,你可以看到原因。當你審視貨幣的可替代性、可接受性、稀缺性、可移植性、可分割性和持久性這6個特徵時,比特幣在許多領域表現出色。它真正失敗的唯一領域是可接受性。
實際上,政府將繼續通過稅收限制比特幣被接受的程度。政府可以強制規定比特幣要繳納資本利得稅,然後每次你買一杯咖啡,你就創造了一個納稅事件。這最終扼殺了它作為交換媒介的功能。也就是說,所有這些特性仍然意味著它可以很好地作為一個價值儲存庫。
我個人的觀點是,現在比特幣被更準確地描述為一種看漲期權,其未來的用途是作為一種價值儲存。我的意思是,現在很少有人使用比特幣來保持購買力,而購買力是價值儲存的主要功能。
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不會放棄股票投資組合,也不會為了穩定而躲在比特幣裡,因為目前比特幣的波動性太大。比特幣比他們出售的股票更不穩定。那些相信價值儲存論的投資者實際上是在購買比特幣,因為他們相信,未來投資者會以這種方式使用比特幣,當比特幣真正被用作價值儲存時,其市值將達到數萬億美元。因此,這是一個未來狀態的槓桿遊戲,因此我認為收益曲線很好地映射到看漲期權。如果沒有很強的波動性,你不可能從零到萬億,但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退,那時我們就會知道看到漲期權的變現能力。
加密數字資產和大宗商品比較, 是否有相似性?
實際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在很多方面, 加密資產都是數字商品。比特幣是數字黃金,ETH是數字石油和天然氣。
我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是,現在的加密資產與20年前的商品是有很多相似性的。在21世紀初之前,機構很少參與商品交易市場。它們本質上是企業對沖市場,生產商向消費者銷售,由兩家銀行中介。就投資組合配置而言,大宗商品不被視為資產。 21世紀初發生的一些事情改變了這一切。
首先,市場門檻改善了很多。銀行在傳統資產上賺了很多錢,並開始探索其他市場的潛力。因此,一波銀行進入了大宗商品市場。與此同時,市場開始電子化交易,許多公開叫價交易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被消除了。市場變得更加透明。這一時期還有大量的金融創新,為投資者帶來了更多的產品進入市場,以獲得大宗商品等資產類別的價格敞口。所有這一切意味著,大宗商品市場首次向一類新的參與機構投資者開放。
與此同時,投資於大宗商品變得非常有吸引力。
首先,大宗商品與傳統金融資產幾乎沒有關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告訴我們,在投資組合中引入非相關資產可以提高整個投資組合的有效前沿和風險調整後的回報。僅這一點就足以激起機構投資者的濃厚興趣。
其次,健康的大宗商品市場處於逆向溢價狀態。這意味著即時價格高於期貨交割價格,也就是說類似高盛等投行的大宗商品指數產品的預期回報率為正。在高價賣出即期合約,並且買入低價的延期合約,這個過程每月重複一次,這對於避免實際交付基礎商品是必要的。這意味著,即使籃子裡所有商品的價格都沒有上漲,該產品的收益率也可能在6%至8%之間,因為你一直在低買高賣。
最後,正是在這個時候,中國宣布了其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預計這將創造巨大的商品需求,並得到廣泛宣傳。這意味著,未來5-7年,大宗商品作為一種資產類別的遠期供求經濟學非常樂觀。
在市場准入剛剛開放、機構投資者真正產生共鳴的時候,這為大宗商品投資理論創造了近乎完美的三連勝。
其結果是,從2003年到2010年,我們看到4000億美元的機構資金流入大宗商品,現在世界上幾乎每一個積極管理的退休計劃都有一個大宗商品配置。現在很難想像商品是否是真正的資產類別這一問題曾有過爭論。
現在,對我來說有趣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加密資產和當時的大宗商品之間的相似之處。
在過去幾年中,機構要求的加密基礎設施和服務質量有了顯著提高。我認為富達進入這個行業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我們還看到一些交易所在質量和安全性方面退出了競爭。因此,市場准入最近有了顯著改善,目前已向機構投資者開放。
與此同時,加密與傳統資產完全無關。沒錯,我們今年看到了相關性的增強,但你總是會看到危機情景下相關性的增強,因為在崩盤時會出現現金外逃,在再通脹時會出現風險外逃。我覺得這種情況會盡快消失。因此,我們獲得了與20年前分配給大宗商品一樣的投資組合多樣化收益。
借貸市場也在迅速發展,這將使投資者從被動投資中獲得收益。因此,即使沒有像20年前大宗商品那樣的價格上漲,加密資產也將很快獲得正預期回報。
最後,比特幣等硬資產的牛市行情非常強勁,正如我們之前討論的那樣,全球各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正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因此,未來的價格前景非常樂觀,就像當時的大宗商品一樣。
這創造了一個與2003年大宗商品非常相似的格局。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早在2003年,這促使4000億美元在未來7年進入大宗商品市場。現在,一個明顯的區別是,沃倫·巴菲特在2003年沒有稱大宗商品為“老鼠藥的平方”。大宗商品當時的市場規模也相應擴大,更有能力應對大規模的機構資本流入。而加密資產不是這樣的,所以我也很有興趣發掘接下來幾年會發生什麼。
(直播內容均為嘉賓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立場。)
來交流討論一下閱讀心得吧!
把你感悟最深、最想討論的話題,
或者下期直播想要看見的嘉賓,
寫在評論中,和我們探討一番~
幣信是你在加密數字貨幣道路上最好的伙伴
幣信是一款集錢包、交易、社交於一體的區塊鏈資產平台,目前開放了法幣交易、一鍵閃兌、借貸、槓桿、共管錢包、擔保支付、礦機商城、YBay、幣信群直播等核心功能。
幣信,做最懂你的區塊鏈錢包。
點擊下載幣信:bixin.im /https://bixin.com/landing_page/?i=OWIZ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