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特幣最近的走勢非常乏味, 在9200-9600美元橫盤近兩個月,波瀾不驚,被業內戲稱“比特幣再這麼紋絲不動,就快變成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比特幣的“身份證”?
很多人把這次比特幣的價格突破,歸功於日前美國聯邦法院對比特幣的判決,該判決將比特定義為“貨幣”(Money), 認為比特幣得到了官方認可的合法“身份證”,因此幣價大漲。
這是個美麗的誤會。
據彭博社消息,7月25日,華盛頓特區首席法官Beryl A.Howell,說虛擬貨幣比特幣是華盛頓特區《貨幣傳輸者法》所涵蓋的一種“貨幣”。
法官說出這番話,其背景是針對一個非法比特幣平台交易商Larry Dean Harmon的無牌照經營匯款並洗錢的刑事指控。按照華盛頓特區的地區法律規定,任何匯款業務都需要申請匯款牌照。被告試圖為自己辯護,提出“比特幣並不是貨幣,經營的平台不是美國法典規定的匯款業務”。法官最後駁回被告的辯護,才有了上面認定比特幣是貨幣的說法。
比特幣被一個特區法官認定是貨幣,影響會大到足以推升橫盤已久的比特幣衝上1萬美元嗎?其實這個法官的判決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因為比特幣被州法認定為貨幣壓根不是什麼新鮮事。事實上,比特幣在全美大部分州,都被州法認定為貨幣。
鏈上後浪蔡老師曾經擔任過某數字貨幣交易所美國公司負責人,在拓展美國業務的時候,就曾經一個州一個州的申請業務牌照,就是上文提到的“貨幣傳輸執照”(Money Transimittting License , MTL)。
當然,
二級標題
當然,
當然,美國對數字貨幣的監管體系非常複雜,也是造成這個美麗誤會的重要原因。
州層面大多和上述華盛頓特區一樣,把比特幣當成是貨幣,經營該業務需要申請匯款牌照。而紐約還更進一步,設定專門針對數字貨幣的經營牌照叫BitLisence。有些州還禁止比特幣交易。
聯邦層面上,真正對數字貨幣定性上最有話語權的美聯儲,但她卻極力甩鍋, 表態說數字貨幣不是真正的貨幣,美聯儲沒有法律授權的責任和義務直接監管。而證監會SEC把除比特幣外所有代幣認定為證券, 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把比特幣認定為商品, 稅務局IRS則認為數字貨幣是需要報稅的資產。還有OCC 貨幣管理辦公室,CFPB消費者保護局加上上文所說的FinCen等等,根據職能不同,對數字貨幣有不同的界定。
美國對數字貨幣監管還沒有形成統一體系,各個部門交叉重疊,具體梳理可以參考鏈上後浪蔡老師曾經發文“經濟學家眼中的數字貨幣系列之六: 與時俱進(監管篇)”
二級標題二級標題
被拉起來的補漲
比特幣突破一萬美元不是因為法官一句話,那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這張圖很好解釋比特幣大漲的原因。
最近兩個月黃金一路飆漲,屢次突破歷史新高,達到1948美元一盎司的高價,離2000美元大關只有一步之遙。究其原因,乃是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導致全球經濟受重創,引發全球貨幣擴展,同時國際政治局勢越發緊張,每況愈下的中美關係令人擔憂,這些重大且深遠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影響讓投資人深感不安,焦慮之下湧向有避險天堂之稱的黃金,一步步推高黃金價格。
而作為數字黃金的比特幣,也是避險資產的選擇之一,照理說應該也和黃金一樣有上漲的動力,集聚向上的勢能,但卻異常安靜引而不發。直到近日,以太坊價格因為Defi行情火熱而先行突破,比特幣才跟著大幅上漲。
可以說比特幣此次大漲,更多是在黃金和以太坊帶動下的補漲行情, 跟美國法官對比特幣的講話沒有絲毫關係。
比特幣橫盤太久了,持有者都很焦急可以理解,但也不要太激動。對後市,大家應該稍安勿躁,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