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的信息顯示,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獲得首批開展區塊鏈試點建設資格,與北京一起獲得試點資格的,還有上海、浙江、江蘇、深圳等。在區塊鏈落地應用的發展探索上,北京又一次成為全國的第一梯隊。
一個月前的6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印發了《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三年計劃“),北京也成為全國發布區塊鏈專項計劃的6個省市之一。
作為首都,北京對區塊鏈的態度和政策無疑會對全國其他城市形成示範效應。實際上,北京對區塊鏈的佈局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並在之後持續推進。
去年10·24講話後,北京的區塊鏈發展加速。市委書記蔡奇、市長陳吉寧多次強調推動區塊鏈產業的落地和發展,“政務上鍊”更是被寫進了政府工作報告。海淀、大興、順義、西城、東城等區也都在運用區塊鏈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
據新京報從北京市政務服務局了解到的消息,截至7月15日,在半年多時間裡,北京全市政務服務領域已落地140個具體區塊鏈場景應用,涉企類253個事項、個人類65個事項無需攜帶紙質證件即可辦理,全年可精簡辦事材料10萬份,提交的材料平均減少了四成。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一、北京區塊鏈發展三年計劃
6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印發了《北京市區塊鏈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對區塊鏈產業的組織實施、底層技術、應用場景、產業聯動、人才引進、投資基金等方面做出了整體規劃。
《計劃》表示,到2022年,要把北京初步建設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區塊鏈科技創新高地、應用示範高地、產業發展高地、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形成區塊鏈賦能經濟社會發展的“北京方案”,建立區塊鏈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融合互動的新體系,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新活力。
在底層技術研究方面,要求強化區塊鏈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區塊鏈底層開源技術平台與生態,打造基於區塊鏈的可信信息基礎設施體系。並且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建設國際一流的區塊鏈新型研發機構。
在產業發展方面,要求培育區塊鏈創新企業集群,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打造區塊鏈創新創業服務平台。建設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基地。重點在海淀區、朝陽區、通州區等建設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區塊鏈產業創新發展基地。設立區塊鏈產業投資基金,推進區塊鏈產業聯盟建設。
在人才引進和培養方面,要求在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同時,培養區塊鏈高水平創新人才,建立區塊鏈人才培訓體系,鼓勵區塊鏈企業創辦企業大學,加快培養區塊鏈系統架構師、開發工程師、測試工程師等專業技術人才。
在落地應用方面,要求推動區塊鏈在政務、金融、社會服務、城市管理、公共安全、衛生健康、電商貿易等方面的應用。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政府領導多次表態發展區塊鏈
去年10·24講話後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視區塊鏈產業的發展,除了各級領導多次作出指示外,還舉辦區塊鏈專題培訓班,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來推動區塊鏈政策的落實和技術的落地。
去年12月2日,北京市委書記蔡奇在海淀區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調查研究時就指出,支持重點企業在5G、人工智能和區塊鍊等新興領域加緊佈局,發揮帶動作用。
1月12日,在北京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上,北京市市長陳吉寧表示,深入實施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建立市級部門職責、目錄、數據規範體系,打造“目錄區塊鏈”系統,實現政府部門數據上雲匯集,促進政務服務和公共服務信息安全共享。
此外,陳吉寧還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建立以區塊鏈技術為支撐的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和業務協同機制,開展“秒批”“無感審批”等智能場景應用,實現更多事項全程網辦、1000項事項移動端辦理。
2月28日,在北京市委召開的本年度第一次區委書記月度工作點評會上,市委書記蔡奇提出要開展“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試點,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和穩定發展。
而在“區塊鏈+金融”方面,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也給予了大力支持。北京市第二批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公佈後,北京金融局局長霍學文表示,要給金融科技創新嘗試空間,促其發揮更大作用。
今年2月,北京市海淀區還成立了政務服務領域深化應用區塊鏈技術領導小組,設立了由區政務服務管理局作為牽頭單位的工作專班,建立了聯席會議和業務推進會議工作機制。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三、政務、金融領域是落地重點
目前,北京市已經有了包括電子發票、政務審批、跨境貿易、身份認證、醫療救助、司法存證等在內的多個應用場景。其中,政務和金融領域則是北京市區塊鏈落地應用的兩個重要領域。
在“區塊鏈+政務”方面,2018年發布了《北京市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工作實施方案》,要求於2019年12月底前,完成運用區塊鍊等新技術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信息安全水平的研究任務。
2019年1月,北京市政務服務工作大會對全市2019年政務服務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目標和要求,表示將探索依託大數據、區塊鍊等新技術的智能審批。
全市目前已經落地140個具體場景應用,其中僅海淀一個區就有100個。另外,順義區、大興區、西城區等也都運用區塊鏈技術優化政務服務流程,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了與群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交通出行、醫療衛生、文化旅遊、資格認定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
今年7月中旬,北京市發布了《北京市政務服務領域區塊鏈應用創新藍皮書(第一版)》,藍皮書從“新基建”、數字政府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角度,肯定了北京市政務服務領域區塊鏈建設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重要價值。
在“區塊鏈+金融”方面,北京則是早在2016年就開始了佈局。 2016年12月,《北京市“十三五”時期金融業發展規劃》就將區塊鏈列為互聯網金融的一項技術,鼓勵發展。
今年1月份和6月份,北京市還分別公佈了第一批和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其中包含多個區塊鏈相關應用。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四、對虛擬貨幣交易等嚴格監管
在大力發展產業區塊鏈的同時,北京市也對虛擬貨幣交易等實施了嚴格監管。
2019年11月16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交易場所分支機構未經批准開展經營活動的風險提示》,稱目前北京市未批准任何交易場所設立分支機構。並指出,如有外埠交易場所(重點為金融資產交易所)分支機構在京開展經營活動屬於違規經營行為。有專家稱,《風險提示》並非針對虛擬貨幣交易,但包含虛擬貨幣交易。
2019年12月27日,北京證監局發布關於進一步防範“虛擬貨幣”交易活動的風險提示稱,近期,伴隨著區塊鏈技術宣傳推廣,虛擬貨幣交易活動在境內有死灰復燃跡象,轄內各金融管理部門、網絡電信管理部門、公安部門對虛擬貨幣交易、ICO及變相ICO持續保持監管高壓,綜合運用現場約談、行政調查、封停網站、刑事立案等手段予以打擊。
另外,北京證監局還發布嚴重警告稱,開展相關活動的在京機構及人員,不得宣傳推廣有關虛擬貨幣項目或平台,不得開展虛擬貨幣業務銷售或交易,不得向投資者開展虛擬貨幣交易或變相交易業務,不得從事或代理從事境內外虛擬貨幣發行交易活動,轄內各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為任何虛擬貨幣交易買賣提供服務。
1月11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霍學文更是直接表態,未來境內應該不會發放虛擬幣交易所牌照。他表示,虛擬幣監管不存在是否更嚴格,只會更嚴格,北京金融局對於發幣行為“零容忍”,發現一起、打擊一起。
同時,他強調,不允許任何虛擬貨幣發行機構、交易場所把虛擬幣賣給國內人,讓國內投資人進行交易,這在北京被嚴格禁止。
三年計劃也明確指出,加大對代幣發行融資活動的監管力度,保護投資者權益,防範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