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ecoin局內人
链捕手
2020-07-10 04:11
本文约455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8分钟
所有人都期待著Filecoin再度迎來高光時刻。

編者按:本文來自鏈捕手(ID:iqklbs),作者:王大樹,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鏈捕手(ID:iqklbs)

,作者:王大樹,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鏈捕手(ID:iqklbs)

,作者:王大樹,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編者按:本文來自

,作者:王大樹,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曾以5 美元的公募價格30 分鐘籌集2.57 億美元,號稱當時最搶手項目的Filecoin在熱點稀缺的2020年再度迎來高光時刻。

作者/王大樹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雲算力困局

諸如此類的廣告在幣圈各種社群都可以看見,還有不少宣傳語將Filecoin定義為下一個比特幣或以太坊,而鏈捕手所在的社群幾乎全被Filecoin的雲算力廣告覆蓋,並且廣告上報價五花八門。

「我上週入手了號稱全網最低價的Filecoin雲算力,標價99U每T,當時試著買了20T,花費不到2000U,隔天其他的群竟然出現售價88U每T的廠家,與我手裡的相比,每T相差11U整體算下來,差了1500元左右,價差不小,幸好沒有all in,不然可得肉疼!」4月以來持續關注Filecoin的資深數字貨幣投資者沐沐告訴鏈捕手,對於散戶來講,自己買礦機價格貴且運維難度大,機組單價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綜合成本太高,而市面上這些以T為單位出售的雲算力,價格親民,投資門檻較低。

雖然投資門檻低,但風險卻一點都不小。主網還未上線,FIL幣何時能拿到手裡還是未知數,即使後續上線,產量真實性也有待考證,而這幾乎是雲算力平台的通病,此外,也不乏以著算力之名圈錢的渾水摸魚者。

事實上,上半年以來,金色算力雲、火星雲礦、蜂交所、虎符、BKEX、HomiEx、HyperPay、雲管算力相繼湧現,業內人士透露市面上銷售公司也已有500+,可見市場熱度之高。

IPFS生態圖

二級標題

據老付觀察,目前在拉新上,已有銷售團隊或者廠家想藉助盤圈的力量來帶動新流量進場。

他還透露,除拉新外,雲算力平台的大規模湧現也同樣令他頭疼。賣雲算力的基本都是交易所、礦池,他們的出發點多是藉銷售Filecoin雲算力之名為平台導流,底線是保本即可,定價相對靈活,用戶好感度也較強,對於業務垂直的Filecoin廠商感到壓力山大。

二級標題

「Filecoin主網上線前,礦機相當於一種商品,廠商間比的是營銷能力,而主網上線後,礦機則是一種投資品,自然要求投資回報率,而投資回報率則意味著對產品,技術等全方位的要求,大概率會過濾掉部分礦機廠商,整個賽道隨之收窄。」Andy補充分析道。

圖片描述

不過,在老付眼裡,主網上線後不僅會淘汰部分技術不達標的礦機廠商,還會讓以Filecoin為名的資金盤項目無處遁形。

二級標題

無獨有偶,IPFSDATA星際存儲的負責人Allen與老付看法類似,作為Filecoin的早期參與者,他既見證了Filecoin在2017年的愛西歐熱潮中以5 美元的公募價格30 分鐘便籌集2.57 億美元的高光時刻,同時也目睹了2018年數字貨幣市場寒冬,主網上線遙遙無期時的尷尬階段,當然還包括以Filecoin之名掀起的資金盤浪潮。

不過,Allen告訴鏈捕手,Filecoin500億RMB的市場規模中,大部分由資金盤驅動,此群體從2018年在早期佈道者口中了解到Filecoin,再到2019年上半年的各類資金盤項目的井噴,很迅速地就將Filecoin與「傳銷」二字綁定到了一起,以至於外界一聽到IPFS礦機就會想到詐騙。

據他講述,當時市場上的資金盤數量高峰期差不多有20個,其中CAI團隊應該是最早的Filecoin資金盤,從2108年底在新加坡上線交易所、開發布會,到開始借勢Filecoin市場熱度完成招募,再到推出雙挖礦模式,也就是承諾用戶Filecoin上線前,可使用蝸牛礦機先挖項目方發行的代幣CAI,上線後可以二者都挖,並承諾兩月回本,直至2019年初終止提幣並跑路,這套模式在長達1年的時間裡完成多次移花接木,最終圈錢20億。

據當時媒體報導,CAI團隊售出的蝸牛礦機市場價近6000元/台,但單位成本價卻連1000元都不到,而且在跑路前還曾一度將價格抬到了8000元/台,以此來混淆視聽,受騙人數在7000左右,其中還有以家庭為單位的受害者,比如,早前全天候科技的報導中就曾提及有受害者與父母總計被騙走40萬。

蝸牛礦機

二級標題

不僅投資者,連CAI 團隊的硬件供應商也不能倖免,據Allen回憶CAI跑路後,還有剩十幾萬台未到賬期的蝸牛礦機庫存,這些賬期內的供應商在CAI團隊被緝拿歸案後無處收賬,只能認栽。

他還透露,目前市面上還存在一些沒有跑路的資金盤項目,隨著主網上線,官方規則即將明晰,他們所思慮的就是如何規避暴雷造成的法律風險。據Allen觀察,目前來看,資金盤項目的普遍應對方案有三種。

第二種解決方案就是接入POC項目,由於POC礦機所需硬件成本較低,相對容易實現。而最後一種就是重新寫代幣,發項目,挖新項目的代幣,從而給投資者兌付。

二級標題

但是這三種方案在老付看來都不甚現實,他認為資金盤模式一定會走向崩盤跑路的命運,到時或許會引發大規模的刑事案件。

不過,前述現象的出現在早期參與者星際比特負責人劉司令看來是必然的。 「資金盤潮來潮去符合早期市場發展規律,早期市場幾乎都是由野蠻人推動和開拓,坐在辦公室裡的人就很難做到。但另一方面,野蠻行徑也著實讓行業被外界貼上了負面標籤。」

其實,劉司令的看法正如Allen所感嘆的那般,在這個市場上正在做事的團隊往往帶動的資金體量很小,而那些「野路子」則帶來了大體量的資金,而這種反差歸根結底還是人性使然。

二級標題

命途迥異的早期參與者

事實上,不管是雲算力扎堆還是資金盤盛行,市場發展軌跡與Filecoin官方一舉一動密切相關。在Filecoin完成募資後的三年中,主網曾四次推遲上線,就算如今主網上線臨近,但仍有很多規則尚不完善,而在某種程度上種種不確定性則變相資金盤氾濫提供了土壤。

另一方面,部分早期投資者、參與者也因此陷入過尷尬。

Allen告訴鏈捕手,早在2017年就參與Filecoin的人群可以分為參與官方ICO的投資者、軟硬件技術研發公司、礦機廠商三類。其中,最尷尬的是當屬礦機廠商,他們與資金盤一樣面臨的兌付壓力,甚至壓力比資金盤更大。

「自從去年官方發出來消息說用GPU挖礦,大部分廠商都很慌,他們中不少人買的都是英特爾的服務器,根本沒法挖出幣來,很多都崩盤了,現在基本所剩無幾,剩下的要么選擇接入POC給投資者兌付小礦幣,要么就是找理由跑路。」老付告訴鏈捕手,前不久,就有一家比較大的早期礦商就以被黑客攻擊為噱頭跑路了。

链捕手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