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通貨膨脹了解數字資產存在的必要性
头等仓-区块链研究院
2020-07-07 09:57
本文约318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3分钟
儘管無通貨膨脹確實為持有人持有本國貨幣提供了保障,但這一主張必須以以下條件為補充,即基於數字貨幣的經濟與我們如今的經濟完全不同。

編者按:本文來自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ID:first_vip1),Odaily經授權轉載。

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ID:first_vip1)

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ID:first_vip1)

,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ID:first_vip1)

頭等倉區塊鏈研究院(ID:first_vip1)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什麼是通貨膨脹?

通脹是消費的一個重要心理因素。正是由於擔心明天物價會上漲,所以許多消費者才會選擇在今天購買。因此,應避免價格下跌(“通縮”),因為它會抑制消費。

二級標題

通貨膨脹是一種稅收

通貨膨脹是一種無名的稅收。它既是極其公平的,因為所有經濟主體都受到同等的影響,但它又是極其不公平的,因為受影響最大的是低收入者,他們的購買力下降,收入卻並沒有得到相應提高。但如果通脹確實是一種稅收,那國家是受益者嗎?既是,也不是,接下來說明原因。

從廣義上講,通脹源於兩大因素:

二級標題

首先是需求拉動型經濟增長。原理十分簡單:對一種商品的需求會逐漸提高它的價格。在經濟規模強勁增長時期,所有物價都會上漲。接著工資也會上調,其原因要么是公司盈利能力允許,要么就是失業率下降,勞動力市場收緊。這是每個人夢寐以求的通貨膨脹。

造成通脹的另一種形式是貨幣供應量增加。從字面上講,如果明天貨幣儲備增加10%,那麼經濟中商品和服務的價格也會機械上漲10%。這種通脹更加隱蔽,且其影響並不總是有益的,它在無經濟增長的情況下也可能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由於企業看不到對其產品的穩定需求,工資水平很難與價格相匹配。

因此,要了解通貨膨脹,就要關注貨幣供應量,即流通中的貨幣數量。那麼貨幣創造的支柱是什麼呢?是信貸。因此,談及通脹必然得談及信貸。

通貨膨脹與信貸

寬鬆的貨幣政策,即促進信貸創造(如保持低利率)的政策具有通貨膨脹特性。這是消費者面臨的最大矛盾之一:充足的低成本信貸與低通脹並不會並存。

通脹與信貸之間的聯繫十分緊密,以至於央行以維持價格穩定為責任。

美聯儲與歐洲央行也常常對此發表評論:他們一致認為有益的通脹率應為2%左右。因此,央行必須引導貨幣政策,避免負面影響發生:授權創造貨幣(以信貸的形式)以促進經濟發展,避免發生通脹,削弱購買力。

如果通脹是一種稅收,那麼又由誰來徵稅呢?政府受益於適度的通貨膨脹(尤其是它可稀釋債務,詳見下文),但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稅收(也就是由政府當局徵收大筆資金)。實際上,通脹組織了經濟主體之間的財富轉移。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從本質上講,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另一種詛咒:高通脹會降低購買力,但同時也會大大增加其債務承受能力,尤其是對於在數量和期限上占主導地位的債務(抵押貸款)而言。

對於家庭、國家或企業也是同樣的道理:合理的通脹可以更快地消化債務。因此,央行就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要么讓通脹順其自然地發展,政府出台財政政策以稀釋債務,要么積極對抗通脹,以保障購買力,但需嚴格控制利率。

通貨膨脹與利率

一個健全的貨幣政策還包括控制利率的總體水平,以調節信貸、貨幣供應量及最終的通脹。在高通脹時期,央行會提高利率,其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信貸減緩,放貸人的薪酬提高。但提高利率和限制信貸也會對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因為企業(及個人)融資更難。

結語

這些觀察結果解釋了為什麼許多貸款與可變利率相掛鉤。不過政府債券並非使用可變利率,它們大多使用固定利率。換句話說,政府(固定利率)貸款在抵禦通脹方面遠不如可變利率貸款,尤其是在長期內。例如,法國的房地產貸款大多都是固定利率的,這實際上保護了借款人,但損害了銀行的利益。在美國或英國,抵押貸款是“可調整利率抵押貸款(ARM)”,即貸款利率可調,金融機構可免受通脹的影響(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

二級標題

头等仓-区块链研究院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