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DappReview(ID:dappreview),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Odaily經授權轉載。
導讀:2016年誕生的Rare Pepe Wallet開闢了通往加密藝術的路。到了2017年,隨著比特幣第三輪牛市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加密藝術項目乘著幣價的東風嶄露頭角。不同的是,它們拋棄了比特幣網絡,轉而擁抱更為年輕的以太坊。這是《淺談你不知道的加密藝術史》系列第二篇,聚焦以太坊上的加密藝術先驅。
如果你還沒有閱讀該系列文章第一篇,為了獲得更好的內容體驗,請先閱讀
《淺談你不知道的加密藝術史(一)》
作者| Jason
策劃| Vincent
加密藝術的沃土——為應用而生的Ethereum
雖然2014年Counterparty的出現讓比特幣應用開發者們看到了一絲曙光,但它只是比特幣區塊鏈的一個插件(一種程序,通過與應用程序的互動,替應用程序增加一些特定的功能) ,只有裝了這個插件的人才能使用相應的功能。
這讓用Counterparty開發的應用在比特幣社區中推廣時碰到許多麻煩:雖然數據已經寫在了比特幣區塊鏈上,但用戶必須用Counterparty的區塊鏈瀏覽器和錢包才能看到用Counterparty發行的代幣資產。不僅如此,由於Counterparty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開發的,它還得受著比特幣網絡交易手續費高、交易速度慢的製約。
我們來看看比特幣生態當時的情況。比特幣區塊鏈從誕生的那天起,人們就像望子成龍的父母,不停地對區塊鏈給予越來越多的期望。經過幾年的實踐與討論,這些期望逐漸被提煉成幾個關鍵詞:
可編程貨幣和智能合約(Programmable Money and Smart Contracts)
數字/智能資產(Digital Assets and Smart Property)
DAO/DAC(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Corporation,去中心化自治組織/公司)
但比特幣網絡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這些要求。於是一個新詞被提了出來:Crypto 2.0。
但MasterCoin團隊並沒有採納他的意見。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以太坊初版白皮書
圖片描述
V神在邁阿密的比特幣大會上首次公開介紹以太坊
一年半後,以太坊正式發布,讓Vitalik一戰封神,人送江湖諢號“V神”。
V神又與以太坊開發人員Fabian Vogelsteller在15年11月創建了第20號以太坊改善提議(Ethereum Improvement Proposals 20,簡稱EIP20):即著名的ERC-20代幣標準(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s 20) 。
把ERC-20定做標準的意義何在?舉個簡單的例子:樂高積木之所以能夠拼在一起,是因為結合處的大小尺寸都是一樣的,換言之樂高為積木設定了各種指標,只要新生產出來的樂高遵守這些標準,不管它是圓的還是方的都能與老樂高隨意拼接。這些指標就是樂高積木的標準。
ERC-20代幣標準的意義也在於此,它為在以太坊上發行同質化代幣設置好了各種指標。如果代幣按照ERC-20標準發行,應用程序也按照這一標準開發,這些ERC-20代幣就能方便地在這些應用中使用。這對開發者和以太坊生態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
Counterparty之所以被尷尬地當做插件,就是因為Counterparty製作的標準只有Counterparty自己遵循。 ERC-20標準則不同,它被納入了以太坊區塊鏈的更新迭代中,作為一套通用的指標被以太坊的整個社區接受並應用。
以太坊這樣的環境才是開發區塊鏈應用的沃土。 ERC-20代幣為以太坊應用生態帶來了繁榮,也造就了以太坊的第一個數字交易卡項目。
數字交易卡的ERC-20初體驗——Curio Cards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Curio Cards在當時算是很有特點了,可惜它只是一個興趣使然的項目。網站在僅僅上線三個月後就不再更新。官方Twitter也突然停更了好幾個月。看得出來,開發者的心已經不在這個項目上了。
既然它是個比較隨意的項目,我們不必過於嚴肅地去解讀。但總結其經驗教訓對於加密藝術的“後浪”們來說是大有裨益的。
參與Curio Cards的藝術家名單
圖片描述
CryptoGraffiti的作品Nakamoto - 2014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CryptoGraffiti也曾給Curio Cards發推賺吆喝,但藝術家沒有幫平台持續宣傳的義務,發一條Twitter就算不錯了。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非同質化代幣(NFT)
圖片描述
即使NFT綁定的圖像一樣,代幣之間還是能通過編號或元數據中的信息區分出來
CryptoPunks在實施之前也沒讓人省心。創始人們不確定這個項目對用戶來說是否門檻太高,也不確定人們在心理上是否會覺得他們真正擁有了一件數字收藏品。
但區塊鏈也擁有讓人無法割捨的優點。通常人們會通過發布數字作品的所有權證書來解決所有權問題。區塊鏈基本上是將這套流程數字化,同時還增加了兩個強大的功能:
讓藝術品的交易變得便宜快捷,不再需要支付保險、運費或倉儲費
提供了信任,消除了對律師和中間商的需求。
2017年6月9日,是個週五。他們將項目取名為CryptoPunks並在Twitter,Reddit等網站上發布,向90年代初的密碼朋克們(Cypherpunks)致敬。所有人都可以免費領取這些像素頭像(以下簡稱Punks)。
這群密碼朋克中的一些成員為早期區塊鏈技術做了不少貢獻,其中包括可重複使用的工作量證明系統(RPoW)的創建者芬尼(Hal Finney)、智能合約的提出者尼克·薩博(Nick Szabo)。這群人裡還有很多其他大佬: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Julian Assange)、BitTorrent的創造者Bram Cohen、Zcash的創始人Zooko Wilcox-O'Hearn等。
我們來看看17年的幣圈情況:2017年初,以太坊的價格只有10美元左右,到2018年初牛市頂峰時,價格竟超過1,350美元,遠超同時期比特幣20倍的漲幅。其中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代幣發行,指靠發行加密貨幣進行募資)亂像在2017年從全球總共籌集了十多億美元的資金,是這百倍漲幅的大功臣。
以太坊2017年6月9日的價格
數據來源:https://www.coindesk.com/ICO-tracker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數據來源:
於是二級市場的需求迅速出現,而聰明的Matt早就在合約中寫入了市場交易功能。可是隨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合約有bug:當買方出價購買賣方的Punk時,合約竟然會將這筆資金分配給買方——換言之,買方可以隨意白嫖賣方的Punk。
由於區塊鏈無法篡改的特性,Matt和John只能選擇更換新合約。幸好這次風波沒有造成Punks持有者的太多不滿。 6月份換了新合約之後,CryptoPunks依然火熱,有好幾個外星人模樣的Punks在7月初被以8或10ETH的價格出售(當時1ETH的價格約為290美元)。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CryptoPunks的火爆讓兩位創始人功成名就,18年還被美國紐約時報和英國金融時報報導。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獨樹一幟的藝術社區——DADA
DADA上線之初是打算專門為藝術家創建一個橫跨多藝術學科的在線創意和人才交流社區,先從視覺藝術家入手,之後將用戶逐漸擴展到音樂家、作家、建築師和電影製作者。那時的網站允許用戶上傳自己的作品,創建自己的作品集,並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他人。
2013年9月,網站推出了作畫面板,讓用戶能在網站上直接進行創作。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視覺對話分支1
圖片描述
視覺對話分支2
網站功能的改變也造成了用戶結構的改變,業餘創作者的佔比越來越大。到了2015年底,DADA已經擁有了7萬名用戶,作品則超過了35000幅。
現實與夢想總有距離,怀揣無政府主義理想的Ramos面前已經橫亙了三座大山:
其實上述所有問題歸根到底就是一個字:錢。
圖片描述
DADA在Teepublic上的商品
DADA曾為此做過嘗試。 2016年6月,DADA在TeePublic網站上開店,藝術家將獲得20%的收益,DADA獲得10%。藝術家只需專注於創作,其他一切都由DADA和TeePublic操辦。
DADA在Teepublic上的商品
圖片描述
2016年7月,區塊鏈博客平台Steemit上線,內容創作者可以獲得STEEM代幣作為回報。一年後,DADA的聯合創始人Judy Mam在Steemit上開通了賬號,並發文表示對Steemit這種通過代幣激勵社區參與和創作的模式非常感興趣。這種模式似乎為之前說的問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法。
圖片描述
常年混跡於傳統藝術圈的創始人們還看到,近年來已經有傳統藝術圈的人開始嘗試用區塊鏈技術為藝術品提供驗證和所有權記錄服務了。
用區塊鏈提供藝術品驗證和所有權服務的Verisart
區塊鏈在傳統藝術圈的應用、Steemit的激勵機制、Rare Pepe Wallet和CryptoPunks的成功讓創始人們有了點茅塞頓開的感覺,似乎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2017年10月至11月,DADA發表了三篇文章,整理了一下他們的思路。
建立積分機制,避免低分者創造低質量的作品破壞別人的視覺對話,保證視覺對話的作品質量。
圖片描述
網站的積分功能
2017年10月31日,DADA在萬聖節前夕推出了數字藝術市場功能,同時發行了第一套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藝術品:Creeps & Weirdos系列。與Curio Cards採用的方法一樣,他們將藝術品的圖像存在IPFS上,用ERC20代幣解決所有權和稀缺性證明的問題。
一級標題
Creeps & Weirdos系列
一級標題
從此DADA踏上了嘗試用區塊鏈實現理想的道路。
一級標題
引爆加密收藏品的火藥桶——CryptoKitties
2012年Axiom Zen公司成立,公司創始人Roham Gharegozlou出任CEO。 2013年10月,CTO Dieter Shirley加入了公司。這位技術老兄在2010年獲得了他的第一個比特幣,他的加入為這家公司注入了區塊鏈的基因。
2015年人稱“肥貓”的Mack Flavelle作為首席創意官加入了Axiom Zen,就是這個胖胖的傢伙產生了把貓放到區塊鏈上的創意。至此,讓加密貓誕生的關鍵人物齊聚一堂。
圖片描述
肯定很多人有一個疑問:有那麼多種動物可以選擇,為什麼偏偏就選了貓呢?首席創意官“肥貓”是這麼回答的:“如果你要製造讓消費者感興趣的產品,那就別問為什麼用貓,不如想想為什麼不用貓。”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草稿中明確提到了CryptoPunks,可見CryptoPunks對加密貓誕生產生的影響。
圖片描述
ETHWaterloo的與會者中有不少大佬:以太坊創始人V神,ConsenSys創始人Joseph Lubin、0x的聯合創始人Will Warren等等。
圖片描述
加密貓不僅有優秀的技術人員和好產品,它還有一個好運氣。
圖片描述
加密貓的上線就像丟出了一枚核彈,令人咋舌的狀況接踵而至:
1號創世貓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第一和第三位都是加密貓的合約
圖片描述
加密貓上線以來,以太坊上待處理的交易數量飆升
至此,加密貓的故事基本上告一段落,可ERC-721的故事還在繼續。
接著他找了一位區塊鏈開發人員教他編程,並給了3,000美元的學費。然而就在編程課要開始的前幾天,這個開發人員聯繫他說,市場實在是太火熱了,教編程課又太讓人分心,並退還了這筆學費。 William Entriken一下就傻眼了,無奈之下,被逼自學成才。
圖片描述
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個網站在05年8月上線後竟在網上迅速爆紅,網站的流量排名一度高居全球第127位。要知道在區塊鏈圈子裡流量最高的CoinMarketCap在行情最熱的時候流量排名也是在數百名,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在當時的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網頁
為了實現這個項目,William Entriken需要在區塊鏈上對每個像素點做出區分。為了節省時間,他想找找看有沒有可以拿來即用的代碼,於是Dieter Shirley的ERC-721標準映入了他的眼簾。那時的ERC-721還需要完善,可Dieter Shirley正為加密貓項目忙得不可開交。於是William完善了ERC-721標準,並上線了這個叫做Su Squares的項目。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圖片描述
一級標題
William Entriken成為ERC-721標準的第一作者
一級標題
加密藝術圈的成立——Rare Digital Art Festival
或許是看到加密藝術圈日益繁榮。 2017年12月3日,Rare Pepe Wallet的創始人Joe Looney在Twitter上提議:或許我們這些搞加密收藏品的人是時候出來見個面了。
DADA
承辦團隊原以為只會有二三十人赴會,沒想到最終有300多人參加。
加密貓的火爆和幣圈的牛市,讓一批新的加密藝術項目和藝術家湧入了加密藝術圈:
圖片描述
2019年2月,在DADA藝術市場上發布了一套由11位藝術家創作的40幅視覺對話作品:Descontrol系列。每張作品限量1個並使用ERC-721代幣發行。
Descontrol系列
圖片描述
CryptoPunks
Descontrol系列
Descontrol系列
Descontrol系列
CryptoKitties
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