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風火輪社區(ID:FHBT18),作者:佩佩,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風火輪社區(ID:FHBT18)
,作者:佩佩,Odaily經授權轉載。
編者按:本文來自
風火輪社區(ID:FHBT18)
,作者:佩佩,Odaily經授權轉載。
二級標題
編者按:本文來自
風火輪社區(ID:FHBT18)
二級標題
大家好,我是佩佩,貌似這兩年幣圈的融資項目裡,很少能再看見融上億美元市值的大盤項目了,而2017年某些挖了坑之後就不知道是埋頭苦幹還是會所嫩模去了的大市值項目,在今年也該給韭菜們一個交代了,不然團隊就真的該跑路了哈。
前不久我們聊過今年即將上線的polkadot波卡,今天呢,來聊聊另一個目前圈內也算是不管幣圈鏈圈盤圈礦圈,關注度都比較高的——Filecoin。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Filecoin與IPFS協議
怕有新朋友不太了解,這裡還是稍微提一下這個項目的背景,說到Filecoin呢,不得不提的是IPFS(星際文件系統)。
HTTP主要的問題在於容易丟失數據,一個是,它的邏輯是通過域名尋址,即你打開任何一個網站,是通過http協議找到這個域名背後對應的那個服務器上的數據,如果在你訪問的時候,對方服務器斷電關閉或者被移動之類,可能就會出現下面的情況:
二級標題
另一個是對於用戶的數據,比如我上傳一篇內容一幅圖片,是存在第三方應用的服務器上,那它們是可以不經用戶同意去刪改的。
而IPFS通過分佈式的結構設計,可以保證使用該協議存儲的內容不那麼容易丟失,國內曾有個它的slogan叫“永不消失的互聯網”,它的邏輯上和比特幣、BT下載這些去中心化網絡是有異曲同工之妙,同一份內容多地分散存儲,不至於因為某個中心化服務器的關停而丟失。
當然這個IPFS協議本身和區塊鏈並沒有什麼關係,能扯上關係的是Filecoin這個項目,Filecoin也是IPFS這個協議的創始人創立的區塊鏈項目,通過token激勵給這樣的協議網絡構建一個激勵層。
二級標題
Filecoin為啥這麼火?
因Filecoin的上線已經提上日程,很多朋友就在說它會是下半年幣圈的一大看點,但其代幣交易所的價格已經從312的最低點翻了四倍上來:
當然主網還沒上線,真正的代幣是無法移動的,目前交易的都是所裡開的一些期貨白條,這個基本上就是炒空氣哈,背後有多少量都是後台改個數字的事兒,還是謹慎選擇。
那在說回來,為啥Filecoin能這麼火,即便是三年間多次跳票,也沒有打擊到圈內的熱情。
1. 大手筆融資2.5億美金,且受多家頂級風投青睞
filecoin在2017年的7-8月分別完成了公私募,私募5200萬,公募是2.05億,且當時是在美向合格投資者(年收入多少美元以上)募集的,國內可能有些第三方代投渠道,但這裡有多少“等主網上線了,代投卻跑路”的事情,我們暫不得而知。
而從公佈的一些信息來看,參與投資的機構中,也不乏圈內圈外的頂級風投,像紅杉資本(這個不用說)、YCombinator(矽谷很知名的一個專注孵化創業項目的公司) 、A16Z(這個應該比較熟了,投了很多幣圈項目,上個月我們才介紹過,今年他們又帶了5億美金進場來投項目了)。
還有一個文克萊沃斯兄弟基金,這是一對雙胞胎,如果對海外幣圈比較了解一點的,應該有印象,他們曾經梭哈過120美金的比特幣,這些年在加密世界的財富增長也讓他們成立了交易所,成立了投資機構,反哺各類生態。
在幣圈這麼個比較認資源的環境下,這個背景確實很難不受關注,包括他家還沒上線,就已經列在了coinbase的託管項目中:
幣圈哪個標的能成為熱點,其實項目本身到底怎樣,不那麼重要,除了那種偶爾一飛沖天的表演之外,多還是靠的背後的利益相關,利益相關的越多,就有越多的人傳播它,關注它,那對它的網絡價值或者市值也越有益處。
二級標題
filecoin就很簡單,它明擺著最大的特點就是挖礦,而且人人能參與,這就有很多礦機或顯卡廠商打起了主意,fil雖說三年了還沒落地,但很多賣礦機的到是一波一波已經賺了三年盆滿缽滿的。
而這幾年間,你在微信上能看到每一篇關於fil和Ipfs進展的文章,背後都可能藏著一條賣礦機的鏈條。
Fil代幣總量20億,如果按現價算估值的話已然不低,不過,絕大部分是挖礦產出,公私募的解鎖佔比較小(這裡不太清楚早期投資者是從何時開始解鎖) 。
二級標題
看最新的一些媒體估算,主網上線初始,一天挖礦量在40來萬,再加上其他的釋放量是70-80萬左右,不過像投資方的釋放可能也不會立馬出售。
所以早期的量是很有限的,再加上他家的礦工貌似還有個抵押機制,抵押一部分幣作為保證金,防範作惡,那這樣的話初期存在稀缺性,價格是很容易炒的。
這也是為啥它的上線會這麼受關注的一個真實原因,那些上來就顛覆互聯網的喊單的,就只能呵呵了。
說了它為啥這麼火,下面還是按傳統來說點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參考,非投資建議:
結語
1. 顛覆互聯網太遙遠,對於去中心存儲更實際的是。 。
這個上來就對標千億市場的,在2018年有人信,但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是從前那個青澀少年,很多事物都不是完美的,但人們習慣於它了,就很難更改,這裡不是說新事物只要解決了一兩個問題就能替代的,以前有個說法是,你新產品是要比舊產品有十倍甚至百倍的體驗提升,才會讓大眾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