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本文來自互鏈脈搏(ID:HiveEcon)編者按:本文來自
互鏈脈搏(ID:HiveEcon)
互鏈脈搏(ID:HiveEcon)
編者按:本文來自
互鏈脈搏(ID:HiveEcon)
編者按:本文來自
互鏈脈搏(ID:HiveEcon)
二級標題
,作者:元尚,Odaily經授權轉載。
最新的進展是,6月8日,山西政府採購網顯示,北京芯際科技旗下的芯際(山西)科技有限公司為單一來源方,參與“長治區塊鏈公鏈底層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金額5000萬元。
二級標題
“這個項目直接將政府採購單一區塊鏈項目的金額提高了一個量級。”一家國內頭部區塊鏈技術公司人士表示:“在過去,政府對單一區塊鏈項目的採購金額通常是數十到數百萬元,上千萬元的項目多是綜合性的,5000萬元的單一區塊鏈項目從未見過。”(哈爾濱的10億元項目是個綜合體。)
而根據簽約內容,5000萬元只是開胃菜,18億元的總投額才是正餐。長治,作為四五線城市,能否借助區塊鏈實現“長治久安”?
二級標題
投入18億,給你一個萬億集群?
長治,位於山西東南部,原為潞安府府治所在縣名,得名於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取“長治久安”之意。
然而近些年,長治和其他自然資源地方面臨著轉型難題。長治因為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炭工業成為長治的支柱產業。 2019年,煤產量13041.7萬噸,增長8.7 %;焦炭產量1486.5萬噸,增長1.6 %。
但長治政府希望通過轉型盡可能壓縮煤炭產業的佔比,山西省政府也制定了十三五期間,長治碳排放要下降18%的硬指標。 2020年長治市政府工作報告,第一件事就是討論轉型問題。並且要求2020年將煤炭產量壓縮到1.2億噸。
煤炭產業的損失需要新興產業來填。 “長治區塊鏈公鏈底層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目標上恰是為長治的政府解這個題。
此分佈式商業平台除了能夠實現許多地方政府在地社會治理的功能,比如開展鏈上政務。更重要但是在長治市打造全國首個“異地辦理、一鍵註冊審批、全功能服務”的分佈式商業平台,使全國各地的“鏈商商戶”通過平台服務功能,將公司註冊在高新區,實現全國開展業務、高新區(註冊地)統一納稅,打造全國“鏈商聖地”,助力長治市發展萬億級商業集群。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這個平台,企業可以實現註冊在長治,交稅納稅在長治,但異地辦公的“分佈式商業”形態。
長治不是自貿區,自貿港,拿什麼優惠政策吸引企業來長治註冊?
二級標題
企業辦公所在地的政府難道會輕易放任企業遷往長治?
然而,面對著18億投資的巨款,5000萬元的首批招標項目,我們寧可相信,長治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只不過沒有對外公佈。
二級標題
互鏈脈搏以技術公司的角色聯繫了參與5000萬元招標項目評審的部分專家。對於上述問題並沒有給與解答。有位專家表示:“沒有仔細看,不方便隨便評論。”
長治如果最後真的實現了通過區塊鏈技術的加持,實現了萬億級商業集群,那麼長治也就真的轉型成功,實現“長治久安”。
二級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