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等待,波卡主網終上線,一個時代的第一步
区块链研习社
2020-05-30 06:30
本文约5945字,阅读全文需要约24分钟
波卡的未解之謎即將解開。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一、讓Web3.0 的世界聯通

區塊鏈行業看似熱鬧非凡,但能聚焦於有意思的問題,提出有價值的解決方案的,其實並不多。七拼八湊,東抄西借者有之;上窮碧落下黃泉,一門心思割韭菜者常見;願景產麟鳳,落地成綿羊者,更是數不勝數。更不必說那些動輒將項目"還給社區"的袞袞諸君了。

大浪淘沙,波卡(Polkadot) 是少數值得關注的項目之一,本身自帶的多重光環:

  • 創始人Gavin Wood 是頂級區塊鏈開發者,以太坊的聯合創始人、Solidity 語言的創造者之一,被稱為以太坊之母、Vitalik 背後的男人;
  • 二級標題
  • 二級標題

波卡(Polkadot)想做什麼?

波卡(Polkadot) 項目包含概念眾多,理解不易。不過對於了解計算機歷史的讀者,來自Parity ( Polkadot 核心開發團隊) 的Shawn Tabrizi 的一個比喻,或許更容易懂:

比特幣就像區塊鏈世界的“計算器”—— 一個為單一目的而設計和建造的計算設備。然後以太坊就相當於區塊鏈世界的第一台計算機。

第一台計算機曾經是倉庫般的大小!對於這些機器來說,來自外部世界的交互是有限的,那時它們當然還無法與其他計算機交互!
對我而言,波卡(Polkadot) 就像是這些歷史性計算機之間的第一個互聯網連接。
(PolkaWorld 翻譯)

如果說不同區塊鏈創建了自為一體、獨立運行的計算機。那麼波卡(Polkadot) 想做的,是像路由器一樣,將這些計算機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多機器、互相通訊、共同協作的計算機生態網絡。

波卡(Polkadot) 創建者Gavin Wood 認為世界需要多條區塊鏈共存,而非一家獨大。如今波卡(Polkadot) 更傾向於將自己描述為"圖片描述"二級標題

圖片描述

(Polkadot 創始人Gavin Wood)

接受火星財經創始人王峰訪談時,Gavin 提到了波卡的設計思路:

波卡(Polkadot) 的設計邏輯並沒有直接聯想到互操作性。我們在等以太坊的分片技術推出。但分片一直沒有實現,現在也沒有推出。因此我想自己做一個擴展性更強的“以太坊”,在設計過程中將分片概念推到了一個比較極端的程度,就乾脆不要分片了,設計獨立的鏈就行。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二、波卡的坎坷與進展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Web3 基金會、Polkadot 和Parity 之間的關係)

不過,儘管遭遇如此挫折,波卡(Polkadot) 的開發進展,並未因此停滯。

波卡(Polkadot) 開發進度一覽

Gavin Wood 在博客中總結:(如果將波卡比作一棟房子) 2018 年是波卡(Polkadot) 打地基的一年,2019 年是構建框架的一年,2020 年則是室內裝修和入住的一年。

除了前述的白皮書發布、代幣私募之外,在波卡(Polkadot) 的發展歷史上,有若干個節點值得一提。儘管“團隊在做事”在漫漫熊市中多了一層戲謔的味道,不過用來形容波卡(Polkadot),還是合適的。 (下面進度列表,參考了PolkaBase 的總結):

  • 2018年5月, 波卡(Polkadot) 網絡發布PoC1 版本(概念證明1.0);
  • 2018 年7 月, PoC-2 版本發布,介紹平行鏈開髮指導、為驗證者設定的獎懲機制,利用Rust 語言開發了libp2p 應用;
  • 2019 年1 月,PoC-3 版本發布,主要包含GRANDPA/BABE 共識算法,NPOS 提名權益證明機制;
  • 2019 年4 月,PoC-4 版本發布, 進一步確保Polkadot 安全可靠;
  • 2019 年6 月發布Substrate(為開發者提供的快速創建區塊鏈的開發套件);
  • 2019 年8 月發布波卡(Polkadot) 先行實驗網絡Kusama,被稱為波卡的野生表親;
  • 2019 年10 月Kusama 轉為POS,解鎖節點收益、Staking、參與線上治理等功能;
  • 2019 年11 月Kusama CC-3 自治版本發布;
  • 2020 年5 月初,Polkadot 主網上線計劃發布;
  • 2020 年5 月27 日, Polkadot 主網候選鏈CC1 發布。

2019 年8 月發布的Kusama 網絡,或許會讓許多人困惑:為何諸多波卡資訊中,頻繁提及Kusama?

Kusama 是什麼?

Kusama 名字源自日本前衛藝術家Yayoi Kusama(草間彌生)。舊時煤井工人下礦,會用一隻裝在籠中的金絲雀試探煤井中是否能容人生存。若金絲雀死,則人不下井。

Kusama 採用金絲雀為標識,恰當描述了Kusama 網絡的定位:為波卡探路,確保波卡主網順利上線。通過Kusama 探知風險。

Kusama 也有自己的網絡原生代幣:KSM。據波卡官方信息,持有KSM 除了可以在Kusama 上參與測試、參與提案投票鏈上治理之外,未來還有可能參與波卡代幣DOT 的空投:未來會將1% DOT 空投給所有KSM 持有者。

可以說,Kusama 網絡包含了兩層意義:

  • 是波卡的測試網絡,全面模擬波卡的真實運行環境,供開發者測試、供社區反饋。波卡的治理、Staking、驗證人節點的提名和驗證等功能,都可以在Kusama 上進行;

  • Kusama 在波卡上線之後仍會繼續存在,後續Kusama 也將繼續充當先行實驗網絡。波卡的新增特性,早期可能會有隱含風險,也都會在Kusama 上先行實驗反饋後,再增加至波卡主鏈之中。

正因如此,Kusama 被稱為波卡的野生表親。在Kusama 網絡運行大半年之後,2020 年5 月份,隨著波卡的主網上線計劃的發布,波卡主網呼之欲出。

三、還要經過哪些過程?

候選鏈啟動,僅僅是主網上線的第一步

2020 年5 月27 日,波卡官方發布文章稱,波卡首條候選鏈(CC1) 上線。儘管部分媒體不吝讚美之詞,高呼波卡主網已經上線,但別激動,這還不是波卡主網。

如果技術需要,後續會推出候選鏈2,候選鏈3。不過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候選鏈CC1 也很有可能成為未來波卡的主網。

候選鏈(CC1) 跟正式的波卡主鏈(或者按照波卡的設計,稱之為中繼鏈(Relay Chain)) 有什麼區別?

最主要的區別在於:Web3 基金會是否具有超級管理權限(Sudo)。

在候選鏈(CC) 階段,如果存在重大bug、代碼中有重要更改或其他情況,這條鏈可能會重置並進行明顯的修改。這也是為何當前的CC1,僅僅可能會成為波卡主鏈的原因之一。如果有必要,還會出現CC2、CC3,正如Kusama 網絡曾經也發布過CC3 候選鏈一樣。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主網上線六步走


根據2020 年5 月初波卡官方發布的上線流程介紹,總共分為六個階段:

1. PoA(當前階段)

在第一階段,波卡的候選鏈由Web3 基金會的6 個驗證人節點維護,稱之為PoA 階段。

此時DOT 持有者可以安全的映射DOT 代幣、嘗試抵押DOT 代幣,並提交意願,表達他們成為驗證人或提名人的意向。不過此時DOT 代幣仍然不能轉賬、抵押代幣,也不會獲得獎勵。這也是我們在2020 年5 月底的此刻,所處的時間節點。

此時Web3 基金會擁有超級管理權限-- Sudo 權限。在網絡移交給DOT 持有者之前,Web3 基金會將使用該權限完成啟動過程所需要的命令和升級操作。換句話說,波卡網絡將會以中心化的方式啟動,然後逐漸過渡、移除超級管理權限,將網絡移交給社區自治。

2. NPoS 階段

隨著網絡的運行,如果Web3 基金會對網絡的穩定性有信心且有足夠數量的驗證人節點提交申請,Web3 基金會將使用超級管理權限Sudo(一個可以訪問治理功能的超級用戶帳戶)來啟動首次驗證人選舉。

3. 治理

3. 治理

候選鏈如果在NPoS 階段在大量社區驗證人參與運營的情況下運行良好,Web3 基金會將啟動波卡中的治理功能模塊。波卡網絡中,治理可分為三類:理事會、技術委員會和公投。一旦有了理事會和治理工具,DOT 持有者如果想要改變系統中的功能,就有了合適的工具了。

4. 關鍵一步:移除超級管理權限Sudo 權限

通過社區公投,候選鏈會進行升級,刪除Sudo 權限。移除了Sudo 權限之後,Web3 基金會將不再具有超級管理權,波卡網絡會交還到DOT 持有者手中。此時候選鏈就正式轉為波卡主鏈,成為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活躍網絡。

5. 啟動轉賬功能

社區通過公投,解除對DOT 代幣轉賬功能的限制。這是在移除超級權限、將網絡還給社區之後的第一次升級。如果社區公投通過,經過一段時期,轉賬功能將自動啟動。

6. 啟動其他核心功能

此時儘管轉賬功能已經可用了,但是波卡網絡之中仍然只有一條中繼鏈的存在。波卡的其他核心功能,如平行鏈啟動、跨鏈通訊等,仍需要社區發起提案逐漸解鎖。

現在我們可以回到文章標題中的問題了:首條候選鏈啟動後,波卡主網上線還需要等多久?

答案是:什麼時候候選鏈中Sudo 權限移除,就可以認為波卡主網正式上線了!考慮到Kusama 已經持續運行大半年,諸多的功能性測試和治理嘗試,也已經在Kusama 進行過,並且波卡主網上線的路線圖規劃已經非常清晰。我個人認為,如無其他意外,波卡主網正式上線的日子,不會超過今年十月份。

而決定這一切進度的,除了技術因素之外,還要看驗證者的積極性,以及DOT 持幣者的參與度。畢竟波卡網絡,是DOT 持有者所有的。接下來聊一下DOT 代幣的作用吧。

四、DOT 代幣的分佈和用途

DOT 分佈

DOT 代幣當前總量為1000 萬枚。

  • 50% 部分,2017 年通過私募方式售出,募得1.44 億美元等值以太坊,約四千人參與。

  • 30% 為Web3 基金會所有,除項目運營開銷外,也會用此部分代幣激勵社區發展,目前Web3 基金會公告稱已贊助100 個項目。
  • 20% 部分,用於未來在主網上線前代幣分發,包括代幣拍賣等方式。 2019年,波卡進行了第二輪融資,私募方式出售了50 萬個DOT 代幣。就是說,還有15% 的代幣,按計劃會在波卡主網正式上線前進行分發。

剩餘的15% 代幣,如何在上線前分配?至今為止,尚未有明確的計劃。不過波卡會考慮將1% DOT 空投給所有Kusama 網絡代幣KSM 的持有者。如果感興趣,或許你可以一試。

順帶一提,Web3 基金會曾建議修改DOT 代幣總量。數週前,Web3 基金會曾提議修改波卡代幣單位,將DOT 重新命名,讓代幣總供應量增加100 倍。這一提案在Kusama 實驗網絡上發起過投票,在代幣分配比例不變的情況下,將代幣總量從原先的1000 萬更改為10 億。

儘管Kusama 鏈上投票結果是提案得以通過,但是Web3 基金會隨後發佈公告稱,由於社區對此做法有爭議,決定暫緩實施,後續再主網上線後再發起投票,決定代幣單位變更事宜。

DOT 有什麼作用?

根據波卡官網介紹,DOT 有三重用途:

  • 參與治理,例如鍊上公投等事宜;
  • Staking 操作,如果所選擇驗證人行為良好,持幣人可以獲得Staking 獎勵;反之則會有所損失;
  • 綁定功能,競買平行鏈的卡槽,通過綁定DOT 代幣,獲得平行鏈接口的使用權。

對於普通持幣人而言,其中可能最感興趣的是Staking 操作的一些細節。

波卡的Staking 機制


Polkadot 目前使用混合共識算法GRANDPA/BABE。

在波卡網絡中,我們這裡重點關注兩類角色:驗證人和提名人。

提名人是DOT 代幣持有者,他們抵押代幣、提名驗證人,如果驗證人不作惡、有出塊獎勵,這些DOT 持幣人能夠獲得相應的獎勵。當然,如果驗證人表現不佳,提名人也會有所損失。

成為提名人沒有最低要求,但餘額必須至少有0.01 DOT,並應足以支付交易費用。

一級標題

一級標題

五、小結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區塊鏈研習社(公眾號)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1、https://wiki.polkadot.network/docs/en/learn-launch

2、https://economy.p2p.org/polkadot-brief-overview

-END-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區塊鏈研習社(公眾號)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區塊鏈研習社(公眾號)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区块链研习社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