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大漢、遭逮捕均為惡意謠言:比特大陸“搶奪營業執照”事件真相
吴说
2020-05-08 10:05
本文约1421字,阅读全文需要约6分钟
詹克團單方面不斷對媒體釋放假消息,進而引導輿論。而財新的客觀報導卻因為付費,無法為公眾所知,因此造成各類以訛傳訛。

先說結論,在吳說區塊鏈看來,詹克團單方面不斷對媒體釋放假消息,進而引導輿論。而財新的客觀報導卻因為付費,無法為公眾所知,因此造成各類以訛傳訛。

假消息1:5月8日上午11時左右,在海淀區政務服務中心二樓52號窗口領取法人為詹克團的北京比特大陸公司的營業執照時,營業執照被一群不明身份的大漢從工商行政人員手中搶走。一位現場消息人士向鏈上財經表示,該群不明身份的大漢人數約為60多人,其中劉路遙在現場指揮。

真相:雙方有不少人員到場。據財新報導,當事一方為比特大陸的首席財務官、法定代表人劉路遙等人,他受未能到場的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委託來到現場;另一方則是2019年被驅逐出公司的另一名創始人詹克團和他的兩名律師。現場還有十數名不明身份人員。現場人士對吳說區塊鍊錶示:雙方都有安保人員,部分大漢其實是詹克團方面聘請,雙方報警後公安首先請走的是詹克團的律師,但詹克團的律師不肯離去,並且大罵海淀區工商監管局的工作人員,後警方強行帶離。

六十大漢搶奪更是無稽之談。現場情況是“根據北京司法局的決定,目前是要向公司的登記法定代表人發放營業執照,並要限期繳回(此前的)營業執照。”正當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讀完通告,要把營業執照交到詹克團手中時,比特大陸方面人士突然將其一把奪回。財新記者聽到劉路遙說:“營業執照屬於公司財產,怎麼能交給個人!”

假消息2:5月8日知情人士表示,比特大陸前法定代表人劉路遙被警方逮捕,原因是其指揮搶奪法定代表人為詹克團的比特大陸公司營業執照。即使詹克團被錯誤登記為北京比特法定代表人,香港比特也能依法將其再次罷免。

真相:據財新報導,詹克團及兩名律師、劉路遙及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均前往北京上地中心派出所做筆錄,配合調查。此後有媒體稱劉路遙被警方逮捕,比特大陸方面回復稱純屬謠言,並將保留追究造謠者責任的權利。

外界的疑惑也在財新此文中得到揭示,即為何詹克團可以行政復議成功。

據財新報導,詹克團方面提出的行政復議理由,是在登記法定代表人變更時提交的《股東決定》文件第5條“同意修改公司章程”被塗抹修改並加蓋了被變更公司北京比特大陸的公章,這是在程序上造成了此次登記變更無效。第一次登記提交股東會決議時,由於使用了市場監管局系統模板打印文件,其中有一句“同意修改公司章程”,經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現場提醒,此次並不需要修改章程,於是在現場進行了塗改並加蓋公章確認。 “現在響應國家優化營商環境的號召,讓老百姓和企業最多跑一次,不能為了這句話就讓我們再跑回去重新打印蓋章簽字。”

聽起來很複雜,但道理卻很簡單。中國內地所有比特公司的股東是香港比特,而香港比特的股東又是開曼。只要詹克團在開曼的官司贏不了,那麼香港和內地所有公司的管理權,目前都在吳忌寒這邊。至於詹克團用了什麼"非法”的行政幹預手段,就不得而知了。

財新援引尹繼濤律師觀點指出,包括比特大陸在內的任何企業對法定代表人進行變更登記的工商登記行為均屬於宣示性登記而非設權性登記。因此,北京市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變更情況進行登記的行為,不是賦予比特大陸新的法定代表人權利的行為,該登記行為僅是對比特大陸新變更的法定代表人的事實進行客觀登記並對社會公示。即便海定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比特大陸變更法定代表人的工商登記行為經行政復議程序撤銷,但依據比特大陸內部有關變更法定代表人的有效決議任命的新法定代表人,完全可以代表比特大陸的意志,行使對內和對外的權利。

吴说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