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遭遇黑客洗劫:1個月3項目被盜,1個項目就被捲走659萬美元
一本区块链
2020-04-24 04:08
本文约3275字,阅读全文需要约13分钟
備受安全隱患困擾的DeFi,未來路在何方?

文| 比薩林格

近日,三個DeFi項目接連遭遇黑客,資產被盜,震動了行業。

光是其中一個平台,就損失了659萬美元。

而這並非個別現象。僅僅是在2020年的2-3月,DeFi領域就出現了6起安全事件,損失超過150萬美元。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被盜

4月21日,DeFi平台PegNet遭遇了51%攻擊。

PegNet是一個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用戶可以在這裡進行42種不同資產的交易。

當天,PegNet核心開發人員在網上表示,4名礦工控制了70%的算力,人為抬高了與日元掛鉤的穩定幣價格,從而將一個11美元的錢包變成了670萬美元的。

由此,黑客獲利659萬美元。

萬幸的是,平台其他用戶的資金未受損失。

這已經是DeFi領域近期出現的第三起安全事件。

4月19日早晨,DeFi項目Lendf.Me在區塊高度9899681遭到黑客攻擊,價值近2500萬美元的資產被席捲一空。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DeFi Pulse 數據顯示,lendf.Me鎖倉資產跌至6美元

同時,投資者發現,Lendf.Me上的多筆資金利用率已經高達99%,imBTC的資金利用率甚至高達100%,幾乎所有可藉資產的借出率都居高不下。

Lendf.Me站點很快被關停。開發團隊在用戶界面用紅字提醒用戶,不要向合約地址存款。

詭異的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損失無可挽回之際,事件出現了反轉。

4月19日晚10點左右,盜幣黑客開始向lendf.Me陸續返還資產,並附言“Better future”,似乎在警示平台。

4月21日下午,北京鏈安Chainsmap監測系統發現,黑客向平台歸還了幾乎所有盜竊的代幣,包括57992枚ETH、425.61枚MKR、13.7萬枚DAI、50萬枚USDT,以及252.34枚imBTC等。

Lendf.Me在此次事件中被盜資產,全部被收回。

黑客為什麼要返還所有資產?

4月22日,dForce公佈了事件細節,人們才似乎發現了個中原因:

安全團隊通過黑客留下的痕跡及國內外各方資源,獲得了突破性線索,黑客可能迫於包括警方在內的多方壓力,不得不主動歸還資產。

在Lendf.Me被盜幣的前一天,以太坊上的DeFi項目Uniswap交易所,也遭到了黑客攻擊。

這起盜幣事件的攻擊方式與Lendf.Me被盜事件如出一轍:黑客都採取了“重入攻擊”。

而Lendf.Me和Uniswap都是DeFi界的“網紅”,被盜,或許是因為樹大招風。

Lendf.Me是dForce開發的去中心化借貸項目,去年9月啟動,在半年多後一躍成為最大的法幣穩定幣借貸協議。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黑客提款機

這並不是DeFi第一次集中出現安全危機。

2020年的2-3月,DeFi領域已出現6起安全事件,其中2月4起,3月2起,共損失資金超過150萬美元。

因為安全事件頻發,DeFi項目開始被投資者戲稱為“黑客提款機”。

這劑曾被視為解決傳統金融問題的“良藥”,逐漸變成了受害者口中的“毒藥”。

究竟是什麼讓DeFi在黑客面前變得如此脆弱,不堪一擊呢?

“在一個複雜系統的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安全事件是必然的。” The Force Protocol、ForTube聯合創始人雷宇告訴一本區塊鏈。

他認為,在DeFi領域,引發安全事件的原因有多種,既有開發團隊技術積累不足的原因,也有DeFi應用可組合性帶來的局部風險放大。

區塊鏈安全公司PeckShield品牌總監郝天,也持類似觀點。

“DeFi產品之間有較強的可組合性,這讓不同DeFi產品之間產生了流通性和資產共享,但產品組合可能會因為業務邏輯上的差異,出現一些0day(零日)漏洞。”郝天告訴一本區塊鏈。

零日,最早出現在戰爭中——一些大規模可毀滅世界的事物導致的危機,被稱之為零日危機。而在世界毀滅之後,重新建立新文明的第一天,即為0day。

此後,在黑客文化中,一些大規模、致命性、高威脅性、能夠造成巨大破壞的漏洞,也被稱為零日漏洞。

郝天認為,造成DeFi領域安全事件頻發的原因,還有兩點。

第一,DeFi協議目前主要做的是資產託管或借貸理財服務,管理著大量的用戶資產,且都是開源的,容易吸引黑客。

第二,不少開發者低估了漏洞的風險——目前主流的DeFi協議都基於以太坊網絡搭建,以太坊過往出現的各種漏洞,都有可能在DeFi上復現。

除了安全隱患之外,市場上還不乏一些蹭熱度的偽DeFi項目。

以愛糯米社區為例。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愛糯米社區APP界面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未來何在?

DeFi又被稱為“開放金融”,從業者把它比喻為傳統金融的平行世界。

曾幾何時,它被認為是區塊鏈發展史上在比特幣之後的第二個突破。

“DeFi的目標是構建透明化的金融系統。”區塊鏈行業從業者呂志強告訴一本區塊鏈。

圖片描述

圖片描述

DeFi行業地圖

區塊鏈數據平台DAppTotal數據顯示,2019年,DeFi 借貸市場取得了快速的發展,行業龍頭項目MakerDAO的ETH鎖倉量增長了25.66%。另一個借貸平台Compound也同樣如此,鎖倉資產一年翻了4倍。

DAI成為了DeFi借貸市場流通之王,USDC 則成為新興穩定幣市場中增長最為迅速的新興穩定幣種。

DeFi看起來已經成為了以太坊的殺手級應用。

各大公鏈也開始躍躍欲試,Polkadot和Cosmos在2019年就開始搭建自己的DeFi生態,國產公鏈Conflux也宣布要構建自己的DeFi生態。

但一切並沒有那麼簡單。如今,很多人的態度出現了動搖。

在Lendf.Me盜幣事件發生的第二天,HelloEOS創始人梓岑發文稱,DeFi“沒有能力證明自己不是一劑毒藥”。

BlockVC創始合夥人徐英凱更是直指,DeFi是已被“戳破”的三大區塊鏈應用騙局之一。

今年的“3·12”事件讓DeFi遭受重創,加上DeFi項目頻頻被盜,很多人開始意識到,DeFi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安全。

“DeFi領域會和去年的DApp領域一樣,成為黑客攻擊的重災區。” 郝天表示,DeFi開發者不能掉以輕心。

無論如何,仍有許多從業者對DeFi的未來充滿希望。

黑客的虎視眈眈會對DeFi製造壓力,但也會鞭策後者建立牢固的安全城池。

“換個角度看,黑客攻擊也是促使整個行業更健康、安全地發展的契機。”雷宇表示。

DeFi如同一個出生不久的嬰兒,人們還不知道其未來面貌。

它會創造一個嶄新的金融世界嗎?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

一本区块链
作者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