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兩週,受疫情影響,全球資產價格暴跌,美股破歷史地經歷了四次熔斷,連很多不炒股、不持幣的人都感慨:
巴菲特活了89 歲才見證了五次熔斷,我兩個星期就經歷過四次。
就連一向被認為是避險資產的比特幣也出現閃崩,最低跌至3800 USDT,大家紛紛調侃,原來「減半行情」是指「資產減半」啊。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什麼是期權
咬文嚼字一下,期就是未來,權就是權利,所以期權就是未來的權利。
期權是一種金融衍生品,與標的物相關,期權的價值與其標的物自身屬性相關,標的物可以是農作物、房子、股票、基金、數字資產(如比特幣)等等。
把期權理解成保險,保險大家都很熟悉吧,期權買賣雙方的關係好比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的關係:
期權買方=保險投保人,期權賣方=保險公司。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看漲期權
看漲期權(Call),也叫認購期權,鎖定買入價,擁有未來買入某個東西的權利。
假如你看上一套房子,要500 萬,但是呢,最近半年你還湊不夠這麼多錢,你又擔心過半年房價漲了,錢倒是湊夠了卻買不起了。所以你就和售樓公司商量,希望能有一個半年內用500 萬買下這套房子的權利。但是吧,人家售樓公司也不能白給你留著,所以要求你支付3 萬塊錢,這個就是權利金。
©️ 3 小時快學期權
一個期權交易就這樣愉快地達成了!
幾個月後,一則八卦新聞爆料,易烊千璽居然就住在這房子隔壁,一時房價也跟著漲到了800 萬。因為之前已經簽了期權合同了,所以在到期日,你可以用500 萬的價格拿到這套房子。
照現在的價格來算,你淨賺:800 W-500 W-3 W=297 W,是不是開心地跳了起來?
如果是另一種情況,期權到期日房價跌到了500 萬以下,放棄行權。因為你買的是期權,並沒有義務必須要買下這套房子,你可以選擇不買,所以你最終損失的就是之前支付的那3 萬權利金。
剛剛我舉的這個例子就可以表現出期權的兩個特點:
二級標題
二級標題
看跌期權
看跌期權(Put),也叫認沽期權,鎖定賣出價,擁有未來賣出某個東西的權利。
舉個例子,二丫是一名比特幣忠實粉,非常看好比特幣未來的發展。光長期看好還不夠,在最近的暴跌中,她希望能通過對接下來短期走勢的判斷,輔以期權產品帶來一些收益。
比如說,比特幣現價為6000 USDT,二丫判斷比特幣未來一周大概率會下跌,於是買了一份7 天的看跌期權,花了10 USDT 的權利金。 7 天后,比特幣下跌至5500 USDT,二丫就賺了490(500-10)USDT。如果到期結算價高於6000 USDT,二丫將損失投入的10 USDT 權利金,這就是「收益無限,風險有限」。
在這個例子中,標的物是比特幣,比特幣跌得越多,看跌期權就越值錢。
總而言之,對於接下來的行情,如果你看漲,就買看漲期權,漲得越多,你賺的就越多;如果你看跌,就買看跌期權,跌得越多,你賺的就越多。
這是Cobo 小課堂期權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未來我們將陸續發布更多期權的科普文章,敬請期待。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須謹慎。